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原本是在机枪掩护下,其他小组交叉掩护发起进攻,现在就要改为三个小组互相掩护,实现机枪运动歼敌了。

  现在是大量换装下来的旧式装备如何处理的问题了,没钱,再好的装备也是肥皂泡罢了。

第一二一章 临时型号

  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

  南京美国大使馆隔壁的尼森公司办事处,尼森伯姆正惬意地品着一杯幽香的清茶,一名英国绅士一本正经地喝着醇香的咖啡,另一名蒙着头巾的非洲人则有些苦涩看着同样的一杯咖啡,最后还是让员工换了一杯开水。

  “既然英国方面认为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交易价格的问题了。”尼森伯姆眯着眼睛,一脸奸笑地说,那副德行让人很想打一拳到他脸上。

  英国人耸耸肩,没有回答。

  虽然谁都知道尼森公司在国际军火市场大肆走私贩卖各种军火弹药,有些是有生产许可证的,但一般都没有许可经营权限,理论上尼森公司销售军火需要另外授权付费。

  可惜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就不能指责尼森公司,况且北方军政府也不会受理对尼森公司的起诉。

  这一回为了给埃塞俄比亚紧急提供军火,英国方面也着急了,只好亲自带着埃塞俄比亚的代表找到了退到南京的尼森公司。

  李氏步枪的生产从来没有满足过,英国人自己都不够用。而满世界唯一有能力大规模提供的,估计就是代表北方军政府的尼森公司了。

  北方军政府战略库存中,还留有当年换装下来的大量7.7毫米口径枪械。

  尽快拿到军火才是最关键的事情,这个时候英国方面很干脆,直接回避了许可销售权的问题。

  埃塞俄比亚代表愁眉苦脸地说,“只是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我们也没有远洋货轮来运输这批军火呀?”

  尼森伯姆耐心地解释,“这是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三成各方面费用,毕竟各方关节都需要一一打通。再加上你们要求的数量非常大,我们需要紧急调度,甚至必要时候要全力赶工才能满足,这都需要另外增加五成额外费用的。”

  英国人插了一句话,“临时调度的话,国际上往往都是增加一倍以上,确实很实惠了。”

  沉吟了片刻,英国人再加上一句,“要不这样,英国人的船运公司负责将这批货物送抵埃塞俄比亚港口,不过费用要增加三成。”

  倒吸一口冷气的埃塞俄比亚代表,半响说不出一句话来。

  尼森伯姆和英国人显然很有耐心,各自品茗着自己杯中的茶水。

  终于,埃塞俄比亚代表一咬牙,苦着脸答应下来,国王给他的密令是不惜一切代价。

  也是了,王国都已经生死存亡了,还斤斤计较那些即将成为别人的财富干什么?

  三方皆大欢喜,马上就签订了秘密协议。

  英国人走的时候,尼森伯姆顺手将一张巨额支票塞进他的口袋,两人相视一笑,颔首告辞。

  尼森伯姆和英国人联手多坑了埃塞俄比亚一笔,自然是大家发财了。

  原本按照通行的计算办法,那增加的三成价格应该包括大约两成运输费用的,结果被英国人一打岔,变成了另外增加三成给英国船运公司负责运输。

  尼森公司没有过于贪婪,自己增加的那些利润,很是爽快的分了很多出去。英国人也没有多要,毕竟已经增加了一成船运利润。

  埃塞俄比亚代表也是大有斩获,连夜拜访的尼森伯姆同样递上了一张巨额支票。

  唯一被坑了金钱的就是埃塞俄比亚王国了,但是弄到了急需的军火,也不能说吃了大亏。

  一切根源都在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准备向埃塞俄比亚发动吞并战争。

  英国人虽然执行绥靖政策,但也不愿让意大利过于狂妄,马上就在背地里动黑手了,大量搜罗军火武装那支本来只有长矛的土著军队,就成了最便捷的选项。

  埃塞俄比亚王国大约拥有四五十万参差不齐的土著军队,从理论上说,这支目前以长矛为主的军队要想实现近代军队武装,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军火蛋糕。

  但是,真要给他们五十万支步枪的话,估计误伤自己的概率,比意大利军队即将发动的进攻所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不过这一切都不管尼森伯姆的事情,一口气卖出了二十万支库存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和近万支麦德森轻机枪,以及连带大批弹药后,他就溜到西班牙去看风景了。

  原本库存里还有大量的维克斯重机枪,但是英国人却不让卖,唯恐装备了大批重机枪的埃塞俄比亚军队会给意大利军队造成过多的伤亡。

  那时候,西方文明世界的脸面就不好看了。

  这一笔军火交易,终于让好几年都是靠借贷过日子的北方军政府,总算是再一次走进了国际军火市场。

  现在西方列强的军火工厂还没有大规模扩张,国际军火市场上的价格受政治影响波动较大,总体来说还是蛮贵的。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出厂价格,目前大约是38美元,扣除尼森公司的一成佣金后,陈安还可以拿到巨额差价利润。阶州大本营生产这些军火的实际费用,只有原厂出厂价的一半左右,即使加上这么多年巨大的保养维护开支,包括机枪和子弹,勉强拿到了一千六百多万美元。

  开张大吉吗,生意很快就来了。

  痛定思痛,在兵员数量上始终不如苏俄的远东共和国,终于开始正视步兵火力的问题。于是,远东共和国的大使拿着一份美国人的首肯函找到了尼森公司。

  这次可是远比贫穷的埃塞俄比亚要有钱得多的客户呀,而且轻重武器包括飞机火炮全部都要。

  李燮和军团手上的7.62毫米口径枪械,甚至包括迫击炮、速射炮、山炮和野战炮,统统就地移交给了白俄军团。

  大八粒半自动步枪价格就贵的多了,单是出厂价格就达到131美元,尤其弹药耗费更是巨大,远不是李氏步枪可以比拟的。

  尼森公司一共转手了五个军团的庞大物资给远东共和国,因为是友好邻邦又是长期客户了,所以那个邪恶的调度费用被减免了,但是依然让陈安获得了上亿美元的不菲利润。

  关键是后续的弹药辎重问题。

  用习惯了美式半自动火力的白俄军团,估计以后的弹药消耗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年没有上亿美元的投入是无法拿下来的,这又是一笔巨大的稳定收入了,远不是原来那种叮叮当当慢速莫辛纳干步枪消耗量可以相提并论的。

  事实上,子弹消耗不了多少,最贵的反而是炮弹。

  每千发子弹不外乎是50美元上下的出厂价格,但是炮弹可是按每发计算的,一千发子弹的价格只够买两三发炮弹,而且不是较大口径的。

  在民国二十四年前后,一门制造精良的德国克虏伯75毫米野炮不过12000多美元。

  进入战场的话,一天打上近百发炮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万一战况激烈达成了十天半月的,就要消耗掉一千五百发左右的炮弹。

  而75毫米炮弹至少要25美元一发,弹药消耗就高达37500美元,可以购买三门同样口径的火炮了。

  所以战场上真正的消耗品,除了无路可逃的士兵外,就是堆积如山的炮弹了。

  第三个意想不到的生意,却是德国人的。

  德国军方忽然注意到了北方军武备中,一下子大量出现的MG34机枪。德国本土军工企业生产MG34机枪的速度,却迟迟不能满足军方的迫切要求。

  于是,德国军方在测试完尼森公司提供的山寨产品样枪后,居然向尼森公司反过来订购了一万支MG34机枪,以弥补快速扩张的德国国防军武备的不足。

  尼森伯姆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这确实不能怪德国本土军工企业。

  MG34机枪实在是太难生产了,而且成本亦非常高。

  生产一挺12.1千克的MG34机枪,需要用到49千克的优质钢材以钻削的方式,长时间精细加工之后才可以得到。同时因为射速高,枪管较易过热,每挺机枪还要另外配备两根枪管才能构成一个机枪小组。

  这种耗时耗材的加工方式,无论怎么赶工,也不及如同作弊一般的阶州大本营军火车间生产效率呀。

  陈安的军火车间,几乎就是直接用原材料堆砌而成似的。

  只是后来觉得有些没面子的德国军方,不想付款给尼森公司,而是打起了出售另外一款火炮生产许可证的主意。

  尼森公司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德国军方推荐的105毫米le.FH18榴弹炮系统。

  说句老实话,浴火重生的德国火炮工业,真正的底蕴还是不如法国的施奈德集团。

  105毫米le.FH18榴弹炮确实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压制火炮,而且在五年前进入德国国防军后就立即成为了标准制式火炮。

  这款105毫米le.FH18榴弹炮,战斗全重1525千克,炮弹重14.97千克,最大射程10671米,最大射速约7发每分钟。其曲射弹道不但可以进行远距离曲射压制射击,而且还能灵活调整火炮弹道进行有效的直瞄射击,在近距离具有反坦克炮的直射弹道特性。

  但是105毫米le.FH18榴弹炮最大射程仅有10671米的性能,就完全不符合北方军历来崇尚火炮射程第一的传统了。

  北方军如今普遍装备的法国M1913式105毫米火炮,比德国人列装的105毫米火炮超重了近800千克,但是其最大射程达到12700米,就射程而言德式火炮完全没有优势可言。

  当初购买Gr.W.34型80毫米迫击炮就已经有些勉强了,如果不是看着德国34型迫击炮精度更高、拆运更便捷、弹种配备又多,尼森公司是断断不会购买其生产许可证的。

  陈安最后拍板买下的Gr.W.34型迫击炮,口径80毫米,全重57千克,其中身管长1143毫米重19千克,发射34型3.5千克迫击炮弹,最大射程2400米。虽然射程抵不上法国人更显粗糙的M1927式81毫米迫击炮,但是德国人的80毫米迫击炮更符合一线步兵机动作战的要求。

  显然,这回德国军方又是硬塞来的105毫米榴弹炮,尼森公司直接就放弃了。

  生产105毫米榴弹炮的德国莱茵公司被惊动了,很快给出一个折中方案,愿意给尼森公司设计一款加大射程的同款火炮。

  即使是强大的德国莱茵公司,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更好的修改方案,干脆尝试着直接加了一个炮口制退器,结果意外发现效果非常不错。随后对炮管和炮座进行加强之后,就紧急生产了六门提交军方测试。

  德国国防军更是敷衍了事,随便测试了几次之后,就赶紧添加了一个105毫米le.FH18M型榴弹炮的临时编号,匆匆推给了尼森公司。

  虽然改进之后,射程达到了12325米,但是重量也增加到1985千克,崇尚机动作战的德国国防军看不上这增加的400多千克炮重。

  思忖二三后,尼森公司接受了这款改进版105毫米榴弹炮。虽然射程依然少了数百米,但减少的300千克炮重以及优异的弹道性能,让北方军的大本营点头同意了。

  被收入北方军囊中的105毫米le.FH18M榴弹炮,却被德国国防军华丽的忽视了,直到多年后战略进攻势头明显颓势,发觉远程压制火炮射程不够,才匆匆忙忙在资料库的故纸堆中重新翻出并疯狂生产。

第一二二章 德惠败北

  北方军的德械化过程在不断加快。

  只能说是大体上的德械化,毕竟还有很多军火领域,德国制造并不都是出类拔萃的。比如工艺品般的鲁格P08手枪,就远不如厚实的M1911手枪更受官兵喜爱。

  还有98K毛瑟步枪虽然更精良,但是也不如粗制滥造的捷克ZH-29半自动更具有威力,如果碰上更胜一筹的美式大八粒半自动那就只能甘拜下风了。

  M35头盔是德国人免费送给尼森公司的专利技术,因为德国人无法履行当初接收北方军提供的一战德国潜艇技术资料时候的承诺,在北方军政府控制区域内帮助建立一个大型船坞,并协助生产潜艇。

  北方军控制区内根本没有不冻港。

  吃了一个哑巴亏的北方军,只好无奈的接受了所谓M35头盔生产技术作为道歉。

  当然,背后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毕竟M35钢盔即使不用技术资料,光是兰州机器局那些技艺精湛的老师傅用铁锤都打得出来。

  德国政府不顾日本的多次抗议,同意了南京政府购买二十四门150毫米榴弹炮的军购协议,据说最大射程达到15千米,光是炮弹就重42千克。火炮重量高达6吨,只能使用汽车牵引。

  大喜过望的南京政府,当即宣布以这些火炮和附属的机动车辆为核心,将成立一支摩托化重炮团。

  虽然真正接收这批火炮还尚需时日,南京政府已经迫不及待地派人赶赴德国,一边督促进度,一边设法偷师学艺。

  只是刚付完订金的南京政府,马上被泼了一盆冷水。

  收到钱后的德国政府,忽然告诉南京来人,提供的火炮系统因为军工企业生产任务非常繁重,需要延长一年供货时间,至少要到民国三十六年才能供货。

  随后,某些德国政府消息灵通人士,又悄悄透漏一个情报给南京驻柏林代表。

  万般无奈之下,南京政府终于勉强同意了一个附属条件,放两门重加农炮过境给极端仇视的北方军政府,这样就可以疏通某些环节加快自己订货的生产时间。

  于是,两门自重达10730千克的K16重加农炮,在专门的12吨级Sdkfz8半履带牵引卡车的拖动下,缓缓在广东港口上岸。

  K16重加农炮,德国人一战时期发明的恐怖杀人武器,150毫米口径,全重10730千克,炮弹重51.4千克,最大射程22000米。

  为了给这门超过十吨的重家伙提高机动力,德国军方专门生产了一种12吨级的半履带式卡车,这就是新生的德国国防军第一种生产的半履带卡车Sdkfz8了。

  Sdkfz8半履带牵引车,长7.34米,自重就已超过12.7吨,载员10人,汽油发动机功率185马力,最大时速50千米,最大行驶距离250千米。

  在齐齐哈尔战役中,北方军对日本关东军使用专门牵引车的八-九式150毫米野战加农炮是羡慕不已。但是战斗的过程中,无论是**式重炮,还是专门的牵引车都被炸得粉身碎骨,没有任何缴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