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尼森伯姆如梦初醒,急忙托人了解双方恩怨。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事,福特公司的汽车原本就是道奇提供的底盘,只是后来福特准备抛开道奇自己生产底盘,道奇公司干脆就建立了自己的汽车生产厂。

  知道自己受了无妄之灾的尼森伯姆简直是哭笑不得,他以前都是委托福特公司的人帮助谈判,如何能够成事。

  知道道奇公司和美国军方的关系非常好,尼森伯姆马上投桃报李,直接出手购买了一百万美元的巨额军方债卷。

  要知道这个时候美元还是非常值钱的,一美元就相当于二银元左右。只是在三十年代初,美元放弃银本位,而选择金本位后,才大幅度相对贬值。到那个时候,就差不多是五美元略等于一银元了。

  砸下一百万美元,几乎就是二百万银元了,尼森伯姆这几年积存下来的资产一下子也去了不少,硬是让他后来待在家里后悔了很长时间。所幸债卷还是还本付息的。

  这笔巨额军方债卷惊动了军方,甚至引起了政府高层的注意。要知道,去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也才七亿六千万美元而已。

  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竟然亲自出面邀请尼森伯姆参加了一次午餐会,以表示这位爱国人士的感谢。

  没过多久,和道奇公司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军方派人陪同尼森伯姆,提出到道奇公司参观一次,道奇公司的老板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涵义。

  道奇公司给尼森伯姆开出的条件是,每辆道奇卡车在中国生产,就要付给道奇公司一百美元专利授权。他们的理由是,在美国每销售一辆道奇卡车,道奇公司就获得至少二百美元纯利润。同样的,中国生产的道奇卡车不能进行对外销售。

  尼森伯姆听得是目瞪口呆。

  形势比人强,尼森伯姆咬咬牙,竟然答应了。但是作为以前的良好合作伙伴,尼森伯姆主动找到福特公司,在福特十分惊讶的情况下,将原有的特许生产福特汽车专利授权也做了适当提高。

  作为陈安的军火代理商,尼森伯姆脑子清楚的很,只要满足了北方集团的要求,才有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军火。而军火才是永远的利润来源,就是不让我卖,也可以走私销售。尤其是,现在尼森公司答应的费用,只要不离谱,陈安都会买单的。

  果不其然,阶州的陈安在收到由美国电报机构代发的尼森公司急电后,非常爽快地同意了尼森伯姆的自作主张,全部买单。

  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当年欧洲最大的军火商扎哈罗夫,在代表英国维克斯公司与俄国人谈判马克沁重机枪生产授权时,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扎哈罗夫提出,俄国必须在十年内每生产一挺重机枪,付给维克斯公司八十英镑专利费。也就是说,俄国人如果接受协议,每生产一挺重机枪,要付出相当于四百美元或者八百银元的专利费。

  即使当时俄国人财大气粗,最终也未能马上答应,要价实在太高了。最后在日俄战争爆发时,俄国人迫切需要大批马克沁重机枪,赶紧不再计较价钱了,很快签署合同。这笔交易让维克斯公司赚得是盆满钵满,扎哈罗夫更是一举奠定了其在军火交易界大师级的地位。

  民国六年初,尼森伯姆在美国商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先后拿下了通讯技术设备和道奇卡车的许可生产,并且成功地转型成为美国颇有盛名的商界精英,尼森公司也正式落户美国。

  有时候运气来得也是非常奇妙的。

  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协约国耗费了无数弹药和生命,虽然没有击败德国人,但是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权。为了弥补弹药生产的不足,北方集团的军火产能是协约国绝对不能放弃的,尤其是双方已经良好交易了这么多年之后。

  英法两国驻上海领事寻找尼森伯姆洽谈新一年度军火订单时,才发现他已经去了美国。北方集团驻上海办事处的克劳泽,也没接手过军火生意的谈判,最多只是按照陈安的电报转达而已,所有的交易和装卸都是尼森公司负责的。

  陈安觉得尼森伯姆做得很好,也不想搞什么线外交易,仍旧让克劳泽通知两位领事去找尼森公司谈判。

  无奈之下,英法两国领事只好将这件可以立功的差事转给美国的同事。

第一四七章 黑暗的幕后

  英法两国驻纽约的领事,很快就找到窝在豪宅里的尼森伯姆。

  尼森伯姆正在私人宴请成为商业合作伙伴的道奇公司几位高层,随即干脆邀请两位领事参与午宴。

  听完两位领事的来意,道奇公司的几位高层顿时睁大了眼睛,其中一位不可思议地问尼森伯姆,“你们尼森公司还生产军火?”

  尼森伯姆连忙解释,“不是生产,我们只负责代为销售而已。但是基本上国际市场上的军火,尼森公司代理的军火厂家都可以进行生产。”

  另一位顺口溜了一句,“军方不是正头疼155毫米加农炮一时半会搞不到手吗?你们尼森公司不如把这个单子接来吧。”

  尼森伯姆稀奇了,还有这种事情?

  原来美国军方引进刚刚定型的施奈德155毫米1917年式长管加农炮,甚至设计了一种专门适用于卡车牵引的炮架后座,正巧是请道奇公司承担制造任务。

  但是法国也只是刚刚定型,自己的生产线更是忙得很,无法将火炮成品提供给美国军方。而美国自己的工厂,正在法国技术员的指导下,正在加紧建设和调试新的火炮生产线,一时半会也不能提供火炮成品。

  军方的火炮部队训练已经开始,要列装的火炮却没有着落。

  尼森伯姆问清楚了事情,马上对道奇公司的高层说,“你们帮我联系一下军方这个部门,我们愿意向军方提供足够的火炮,只要法国人同意授权生产并提供样品。”

  道奇公司高层有些吃惊地看着尼森伯姆,他们只是说笑,没想到尼森公司当真了。

  尼森伯姆笑了起来,“要么请军方自己向法国方面求证就是了,尼森公司代理的军火厂家有足够能力完成这个任务的。如果不是军方需要的是长管加农炮,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提供短管榴弹炮。”尼森伯姆倒是不知道,短管榴弹炮也是分1915年式和1917年式两种的,陈安手上只有前者。

  英法两国领事倒是没有参合这件事情,和尼森伯姆谈妥新一年度的炮弹交易后,大快朵颐了一阵就告辞了。

  民国六年,英法仍然要求陈安提供大量的75毫米炮弹,几乎把北方集团当成专用的协约国炮弹生产车间了。

  按照陈安和尼森伯姆事先说好的安排,尼森公司继续承接了协约国五百万发75毫米炮弹的生产任务。这笔超过三万二千多吨的军火,几乎耗尽了陈安军火车间的大半产能,却只能满足协约国一两次大规模进攻的物资消耗而已。

  意料之外的收获是,美国军方真的找到了尼森伯姆,将信将疑地订购了二十个炮兵连的155毫米加农炮,而且慷慨地表示如果能够按时提供,法国人购买样品和授权费的问题都由美国方面负责了。

  这个时间要求是比较紧张的。美国军方要求半年内必须供货,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到时候,美国国内估计生产线也可以启动生产这种火炮了。

  法国施奈德155毫米1917年式加农炮,全重8800千克,炮弹重43.1千克,最大射程17300米。

  尼森伯姆满口不迭地先应承下来,如果不是法国人要送样品的时间,以及火炮漂洋过海到美国的时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他都想在三个月内就完成订单。

  正陪着老婆踏春的陈安,很快收到了两封军火合同的电报。

  回到大本营会议室,陈安对着匆匆赶来的徐永昌等人,直接就说了一句极为震撼的话语,“美国人准备参战了,而且是协约国方面。”

  很快,仍在阶州闲着的李夑和也被邀请到了大本营,一同参详这个重大消息。

  只不过经历过了上海事件和筹安会事件的李夑和,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政治上是个白痴,除非是军事问题,否则干脆紧闭嘴巴懒得开口了。

  陈安在军事上自然也抵不上徐永昌等职业军人,但是政治敏感性却是远非这些人所能比拟。

  “美国人只有要参战了,才有可能准备扩大炮兵部队,否则利益至上的美国政府绝对不会扔下这么多军费建立一支昂贵的炮兵。而购买法国货,是为了以后保持盟友之间军火供应的一致性,减轻后勤补给的压力。当然,我觉得美国人没有什么好的火炮,也可能是一个原因。”陈安示意将尼森伯姆的电报传给大家看看。

  “英国人、法国人在拉拢美国人,没道理德国人不拉拢美国人呀?难道没有可能参加德奥同盟吗?”孙岳还是觉得需要更慎重一点。

  徐永昌也觉得有些不确定,“协约国看上去已经夺回了战略主动权,但是参谋本部几次演算,都觉得按照索姆河伤亡比例打下去,两方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并不会出现一方彻底胜利的前景。”

  陈安摇摇头,“连我们都看出俄国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德国人和美国人难道都看不出来?只要德国人搞上一点小动作,说不定俄国就内讧分裂了。我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一定要投入协约国阵营,总是有着很多内幕交易吧。但是现在看来,再迟上半年,可能会引发俄国倒台,德军就会云集西线,那时候绝对不是英法两国所能独力对抗的。”

  陈安所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的德国,真的选择了搞点小黑手。历史上最大的骗子,被德国人秘密安排,返回了俄国。这个骗子日后还忽悠了中国人近百年,一面堂而皇之地宣布放弃一切源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权益,一面私下里却嘱托接班人不仅要让蒙古成为俄国的领土,落后的中国也应该是俄国的附庸之一。

  “所以美国人要选在俄国人没有彻底跨掉之前参加这次大战,防止协约国彻底失败。”孙岳马上接口下去。

  徐永昌一琢磨,却说了另外一段,“说不定协约国就可以战胜了,而美国恰巧就获得了最大的战争红利,因为英法两国已经打得够惨了。”

  几个人忽然凛然一惊,是有这个可能,德国人已经筋疲力尽了。

  战争红利,列强实力,世界大佬?几个词语排在一起,似乎就有了一种可能性。

  陈安也有些迟疑了,轻声嘀咕了几句,“难道这场大战是美国人故意挑起来的?日不落帝国衰弱之后,真正的得益者就只有一家了。”

  没有人吭声了,**裸的丛林原则真是无所不在。

  半响之后,陈安出声了,“我们也要派兵参战,否则战争红利就没有北方军政府的份额了。”

  一旁正听着的李夑和大吃一惊,吐口而出,“我们就这么十几万人的弱小实力,怎么可能参战?”

  “态度,表明我们的态度而已,否则这么多年的军火支援都成了无用功,国家之间有个狗屁感情。”陈安沉声道。

  难得发言的虎子,有些奇怪地问,“我们不是购买了他们的国债吗?难道那不是态度的表示?”

  “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是并不代表你可以享受别人牺牲众多生命之后才获得的权益,否则美国人就不需要参战了,只要拿钱砸就是了。”陈安解释了他的理由。

  徐永昌却已经跳到了如果参战怎么办的思维上去了,“我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水师肯定是不行,连大海都没有去过,哪有什么优势。陆军方面,我们都是学习他们的战术,而且一旦步兵参战,一次大战下来,北方军就没几个剩了。那么只有空军了,足够数量的优秀飞行员队伍。”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是这个道理。

  这一年的春季,克劳泽代表北方集团秘密拜访了英法两国驻上海领事。同一时刻,尼森伯姆也带着陈安的密电,向有着一面之缘的威尔逊总统提交了会面请求。

  几周后,北方集团向协约国继续提供五百万发炮弹的合同正式签署,同时还商定向美国提供法式155毫米加农炮八十门。但是私下里,陈安代表北方军政府,向英法美三国表示,如果美国愿意参战,北方军将派出至少二十个战斗机中队的志愿飞行员协同美军参战。

  这个表态,并没有明确准备参加哪一方面的阵营,但是你当着英法两国领事直截了当说这个态度,而且又和美国总统事先都约定了,岂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英法两国政府也立即发来了善意,将北方军政府视为友好盟邦。这个就稍微有点过了,只有独立的国家才可以有这个讲法。但是急需新鲜血液补充的协约国已经顾不得了这么多了。

  美国军方更是愿意了,因为长期的孤立政策,空军的建设几乎都停滞了,现在有一个盟友愿意承担部分空中掩护任务,自然是非常高兴了。

  所有的一切,中国政府都一无所知。后来,美国人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隐晦地建议北京中央政府向德国宣战。

  一开始和俄国人有密约的段祺瑞,只想阴陈安一把,并没有真的参战打算。美国人一伸手,段祺瑞看到有好处可以拿,自然也心动了。没多久,日本人很快黏了上来,利用贷款的诱惑主动鼓动段祺瑞参战。

  但是被日本人抢了风头的美国人,又不高兴了,心想反正北方军政府已经参战了,也不需要段祺瑞这么假惺惺了,就出面反对段祺瑞参战,搞得北京政府稀里糊涂不已。

第一四八章 北方的债卷

  民国六年初春,北方军实力已经暴涨至一百八十个营十七万人的规模,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军事势力。军政府下辖七个省,拥有人口一千六百多万,战略纵深和民族基础都已经形成。

  但是,陈安仍然下令要大肆扩张军备。起先军政高层以为,是为了应对欧洲战事所需的二十个飞行中队,可随后参谋本部得到的指令,却是一年内整训一百八十个营的新兵,使北方军规模一次性翻一番。

  无法理解,徐永昌等人绕着弯子,将这个荒唐的指令提交到早已颐养天年的陈老爷子和林老爷子手上。

  陈老爷子马上找来了儿媳妇。林月儿觉得这个命令根本无法执行,因为今年整个军政府的财政收入预测也不过一千六百多万银元。如果按照陈安的计划,进行疯狂扩军的话,至少要预算二亿二千多万银元。在仍然十分贫瘠的西域和北域中国,除非是刮地三尺,或者倾全国之力供养北方军,否则根本不能养的起这么一支军队。

  况且军政府还欠着北方银行五千六百万银元债务没有归还,即使北方银行财大气粗也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很快,一个财团内部会议紧急召开了,看到老爷子也持反对意见,陈安干脆组织了整个个北方集团高层进行思想统一。

  大本营会议室内,陈安没有直接明说为什么需要大扩军的原因,而是首先罗列了一些数据。

  根据陈安的数据,北方集团对外军火交易,包括美国的八十门155毫米加农炮订单,总共可以获得七千七百多万银元利润。

  兰州机器局在民国六年,全力满足北方军自己的订单,比如亚德里安钢盔、子弹、迫击炮弹等,北方军按照市场价支付。因为成本远高于大本营军火厂家,还要增加近一千三百万银元。再加上当年承诺付给布政司的铁路建设最后一年款项近三百六十万银元,实际需要军费列支的款项应该是二亿三千七百万银元。

  即使不偿还旧债,也还有一亿六千万银元的巨大亏空。

  陈安说完这些数据,看了一下大家,结果都没有人接茬,估计是被吓住了。

  “安子,不要说这些了。就说你干嘛要大规模扩军吧。”陈老爷子一看会场都快冷场了,只好自己发话了。

  陈安摸了摸鼻子,感觉有些好笑,但是老爹的话只好先应下了。

  “我的目的很简单,如果俄国出了问题,就夺回巴尔喀什湖地区。”陈安的大手笔,一下子就让与会人员大惊失色了。

  有人做过统计,沙俄帝国先后侵占了中国五百八十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举世无双英明贤德的康熙大帝首开赠送国土方式,将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送给了战败国沙俄帝国。

  他的儿子雍正自然有样学样,又将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送给了沙俄,使得我们苏武牧羊过的北海彻底沦陷,以至于最后只好在北京意思了一个小小的北海聊作怀念。

  他的孙子乾隆号称十全老人,却更是无知,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沙俄暗中吞并后,竟然还说蛮荒之地要之无用,不如赠之。估计这就是日后慈禧宁赠友邦的来源。

  鸦片战争后,满清王朝的腐朽没落,终于让沙俄帝国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吞并行动。在中国西域,最大的一次侵略行动,就是将原属我国大的巴尔喀什湖地区以东哈萨克一带占为己有,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

  随后,葱岭以北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布鲁特一带十万平方公里、布哈尔一带百万平方公里、浩罕一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塔尔巴哈台一带二万平方公里、伊犁以西二万平方公里、帕米尔地方一万余平方公里都陆续被沙俄夺取。

  不仅在西域大肆吞并,沙俄又在中国东北先后侵占了八十九万平方公里国土。

  只是在后来,眼看外蒙古一百四十四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十七万平方公里就要落入沙俄手中,却被陈安意外插手,抢了回去。

  “沙俄一定要乱,否则欧洲战事结束,我们的压力就实在太大了。如果沙俄不能内乱,我们都要想办法让它乱起来。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做好火中取粟的打算。”陈安说道。

  陈安指了指地图,“但是只要沙俄一旦平息了内乱,下一个打击目标肯定就是我们。所以,我们更要做好打大仗的准备。我所设想的预设战场时巴尔喀什湖一带,外蒙古主要是防备远东地区俄军的突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