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沙俄帝国军队的主力都在欧洲,如果和北方军开战,自然选择越近越好的中亚地区,而不是随时有可能被北方军切断铁路线的远东地区。

  既然有可能在巴尔喀什湖地区开战,那么提前做好准备,甚至首先动手形成自己的主场优势,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军费不足的问题,可以用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发行战争债卷,二是就食于敌。霍去病当年封狼居胥,就说过就食于敌才是征伐异族时的常规做法。”陈安倒是丝毫不掩饰境外作战的手段。

  美国人既然要准备参战了,那么欧洲战事肯定打不了太长时间了,也许两年内就会结束了。而在这之前,德国人布置的暗手,肯定会在沙俄爆发。因此,留给北方军的准备时间,也就一年左右。

  这也是陈安如此着急,要实施大扩军计划的原因。至于兵源倒是丝毫不愁,只要连续五年都有这么多移民进入北方军政府辖区,足够形成良性循环了。

  陈安甚至巴不得多整训一些士兵,这些受过军方严格训练和思想教育后的官兵退役后,必然是北方军政府统治的基石。

  假托财务会议名义的集团高层紧急会议,在陈安说完想法后,先是一片安静,随后是激烈的争论。无论是前因,还是后果,都实在动静太大了,大得甚至北方集团都有大树将倾的感觉。也就是在陈老爷子的主持下,大家才有勇气敢于和陈安叫板。

  第一次开了整整两天的会议,陈安亦是挠头不已。

  最后是勉强达成了三条意见。徐永昌的参谋本部抽调人手,秘密拟订一个大的战略方案,设想在巴尔喀什湖地区与俄军大战。赵四的军务署,则对今年扩军计划进行修改,一旦军费得到解决,就可以迅速转入大规模扩军,如果不能解决仍按原定计划执行。克劳泽的北方银行,则在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尝试一下发行北方军政府战争债卷。

  克劳泽在上海执行的时候,觉得战争债卷这个词实在有些碍眼,很干脆地改成了建设债卷。

  很快,北方银行在上海的办事处,忽然放出了出售北方军政府五年期建设债卷的消息。

  只是克劳泽的介绍中,除了债卷的利息参照当时上海金融界普遍利息的说法之外,债卷的总规模竟然是无可奉告。这让上海金融界的那些精英们一头雾水。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不是随口说说的。

  民国初立开始,国内民间商业银行拥有的金融规模据说有三十六亿银元,而到了十年后,就超过了五十六亿银元。说明整个中国实际蕴涵的金融资本是无比巨大的,而且有着足够的吸储放贷能力。

  这些民间商业银行绝大部分都在上海,或者是在上海有办事处。比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就是著名的上海银行,民国四年由张謇与他人合伙创立,起家的时候银行自有资本金不过十万银元,几年后就已经暴涨资本金达到一百万银元,存款规模更是超过五百万银元。

  至于老牌的浙江兴业银行,起步最早,开始于满清末年。民国四年,看到上海金融市场开始兴旺,当即决策从杭州迁址于上海,一举将自身的存款规模从不过二百六十万银元提高到一千万银元以上,成为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

  起初,很多上海金融界人士以为北方军政府出现了财务危机,就连北京的中央政府都被惊动了,大家都等着看北方军政府的笑话。

  可是没过多久,很多人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大移民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大铁路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玉门至安西的铁路工地上丝毫没有停工的迹象。国人谓之陈安有两大疯狂,就是指疯狂的移民和疯狂的铁路。

  有心人甚至搞到了北方军政府布政司的财务数据,惊奇地发现财务状况好得很,甚至有可能出现盈余。如果把北方军政府的布政司的财务数据和北京一比,中央政府几乎是漏洞百出的巨大负债财务根本不是给人看的。

  陈安的军费开支,他们是搞不到的。但是布政司的钱都快有盈余了,军费难道还会出问题吗?

  上海银行首先出手,购买了二十万银元建设债卷。出面的代理人很是隐晦地表示,陈安收回漠北漠南的功绩让他们董事会很是敬佩。言下之意,估计是准备当赞助了,压根就没有想到要收回本钱。张謇是个大能,外蒙古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他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了第一个购买者,第二个很快就会有的。

第一四九章 机械的力量

  第二个上门试探的却是意料之外的。花旗银行的代理人,找到克劳泽,咨询是否允许外资银行购买北方军政府的债卷。

  接到克劳泽的急报,陈安亦是懵了半响。克劳泽和莱恩,当年就曾力主拒绝尼森伯姆代表犹太人金融团体入股北方工业公司。如今北方债卷一发行,这些贪婪的外国金融大鳄马上就盯住了。

  陈安知道自己小看债卷发行的直接影响了。虽然对还清债务有足够的信心,但是万一还不了的话,北方集团是否因为这些债务而变成外国金融家的美食大餐呢?

  很快克劳泽就接到了陈安的指示,继续执行以前的政策,婉拒外资金融机构购买国内债卷。陈安干脆将北方军政府的建设债卷定义为国内债卷,以便找出借口推拒外资。

  事实上,是很难禁止外资购买北方债卷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用代理人的方式购买。但是有个限制,今后万一有什么纠纷,总是有个坎子是不,陈安心里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花旗银行代理人失望而去,但是曾经试探购买的消息却传了出去。

  兴业银行仗着无利不起早的想法,购买了十万银元债卷,成为了第二个购买债卷的买家。但是整个债卷仍旧是咨询者众,但购买者却寥寥无几的情况。

  克劳泽马上转变销售思路,建议陈安首先在军政府辖区内发售债卷,而且允许个人购买债卷,军政府辖区内是北方银行一家独大,如果不取消这种限制就没有办法销售了。

  半信半疑的陈安同意了克劳泽的新提议。第一名个人购买者就是克劳泽自己,他联合科瓦尔和莱恩一次性购买了一万银元的北方债卷。林玉山又给克劳泽出了一招歪点子,在北方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购买债卷,就是支持军政府。

  结果马上就在基层掀起一阵购买债卷的高潮,毕竟这几年前前后后散在民间的钱也是非常多了。甚至出现了一些民众借款买债卷的事情,不少地方政府也把购买债卷当成了政务工作,准备向基层施压。

  一看势头不对,克劳泽慌忙向陈安请示。

  陈安大骂了出鬼主意的林玉山一通,马上命令北方日报重新刊登广告,要求民众量力而行,军政府并不鼓励大家都买债卷等等。同时,下发政令严禁各地政府参合债卷发行任务。几经波折之后,总算压住了甘肃等地民众误认为购买债卷是交税的羞事。

  只是事后一统计,甘疆蒙三地就出售了三千万银元的债卷,让克劳泽等人亦是大吃一惊。彭英甲也是觉得不可思议,超过去年布政司税收一倍以上的债卷就这么被消化掉了。

  消息传到上海,原本门可罗雀的北方债卷销售忽然热火起来。

  很快就有不少国内银行认购了大批北方债卷,尤其是当张謇的上海银行再一次购买了五十万银元债卷后,众多的金融资本纷纷出手了。

  就当北方债卷销售情况出现好转之时,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北方军政府的全盘计划。

  得到德国人秘密支持的列宁,充分利用俄国经济濒于崩溃的现状,开始发动工人和士兵建立布尔什维克,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

  俄历二月,也就是民国六年三月初,几个革命政党联手,利用总罢工的名义聚集了大批革命力量,然后再首都突然爆发起义。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覆灭。但是很快,革命政党之间分歧马上暴露出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联手,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不甘心大权旁落,马上组织了苏维埃政权。

  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两个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开始出现。

  北方集团所有人都懵了,实际上除了始作祟者德国人,英法美等国高层也都看傻了。谁也没有料到号称欧洲压路机的沙俄帝国,说倒就倒了,甚至沙皇都没有什么机会进行反扑。

  陈安当即不顾众人反对,强行要求立即执行大扩军计划,真正给北方军政府准备的时间已经丧失了。

  但是机会却仍然存在,不是两个政权并存吗?天无二日,肯定要出事的,陈安笃定。而且两个政权之间相互斗争,更加无暇顾及北方军的行动了。只是不知道北方军要有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进攻准备。

  阶州的新兵大营,马上就被云集而来的新兵搞得拥挤不堪了。幸好去年,曾经因为大幅增加新兵而扩张了一次大营,否则还真挤不下九十个营八万多人的新兵。前期已经训练了一半的十五个营新兵,马上提前组建正式部队,准备一边训练,一边接手震慑地方治安的职责。腾出两个旅的老兵部队,迅速补充到胡景翼的北方军团。

  原本磨磨蹭蹭做计划的参谋本部马上集中几十名优秀参谋军官,连日连夜加班草拟了一份战役方案。只是当参谋本部根据这个方案,对战事进行推演之后,赫然发现无论如何,北方军都是必输的结果。

  实力相差太大了。只要西伯利亚铁路源源不断地将驻扎欧洲的俄军调回来,根本没有什么战争潜力的北方军政府,没有丝毫的胜算抵挡住上百万俄军的疯狂进攻。

  得知参谋本部推演结果后,大失所望的陈安立即下令,用飞机将所有的军方高层全部运回大本营,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研讨,从各个方面考虑对俄作战可能的优势或是劣势。

  一周后,所有的军方高层都筋疲力尽,仍然没有找出正面对抗俄国庞大军队的办法。于是,已经脱离军界的科瓦尔,军工界的徐尚武,以及柳石、林玉山、赵四等人全部加入研讨行列。

  关键是军队实力太弱小了,陈安也在整日琢磨着这件事情。

  大本营会议室内,大家都茫然地喝着茶水,没有人想要发言,要说的早就说过了,要算的也早就算透了。

  “要不是我们军政府现在实在没钱,军队也不会如此窘迫了。”科瓦尔喝完了茶水,有些感慨地说。

  柳石接茬道,“已经不错了,当初甘肃才拿下了的时候,也不过四百万银元财政收入,去年都一千两百多万了,这才几年呀。”

  徐尚武倒是感触另外的事情,“如果不是彭英甲提出来的五年铁路建设,估计军政府现在还在喝西北风吧。”

  赵四轻笑了起来,“当年,我们跟着少爷从辽东南下,过草原的时候,可是足足几十天路程呀,现在火车几日就到了。”

  说起当年敢于批准这个疯狂的铁路计划,陈安亦是非常得意,“火车跑得可比马车快多了,这几年经济就全靠它了。”

  马车?火车?铁路?徐永昌似乎想到了什么灵光,但是又好像什么都被遮挡着,一头雾水呀。

  孙蔚如极为鄙视地说,“还火车呢?我坐运输机一天就跑到二千里外去了,比它快多了。”

  运输机?徐永昌猛的抓住了一闪而逝的灵光,机械?!

  徐永昌忽然站了起来,大喊一声,“老板,我出去一下。”话音刚落,人已经跑到会议室门口了。

  陈安哦了一声,对徐永昌难得的失态非常奇怪,暗自嘀咕难道是拉肚子了?估计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满脸古怪的表情。

  一个小时过去了,徐永昌仍然没有出现。陈安稀奇了,拉肚子不用这么久吧,难道掉进茅坑了?正准备叫虎子去看一下,徐永昌推门进来了。

  满脸红光的徐永昌抱着一叠资料,信心满怀地走了进来。

  不会是徐永昌老婆同意他纳妾了,才出去一会儿就这么高兴了,几个人不怀好意地私下嘀咕起来。

  徐永昌咳嗽了一下,示意他要发言了,“老板,各位同仁,我刚才粗粗做了一下统计,发现北方军成立之后到现在,战斗力始终领先国内其他军阀,但是并不是全部靠官兵人数来实现的。”他倒是毫不客气地将陈安和其他人都称为军阀了。

  大家都不解地看着他,这个大家都知道呀。

  徐永昌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推测,“火力,火力制胜的原则,在北方军甚至超过了军队规模的重要性。火力是由什么构成的,当然足够的人数是一个方面,但是优势军械的使用更为重要。因此,我大胆判断,不仅可以用人数来评判军队的战斗力,更要用某些军事装备,或者说机械的力量来评判军队的战斗力。”

  所有人都如梦初醒,是呀,干嘛只用人数来判断一个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常用的评判标准,但是在这个技术时刻进步的时候却是有些过时了。

  尤其是北方军早已身体力行,大量列装的卡车和汽车,数量众多的运输机,都构成了北方军远超国内其他势力的战斗力基础。

  参谋本部马上推翻了以前的所有设想,重新开始拟定新的计划。

第一五零章 空军联队

  趁大家都还在大本营,徐永昌牵头的参谋本部几日之内就搞出了一个粗线条的框架计划出来,先提供给北方集团高层进行讨论。

  实质上的内容不过是几段数据对比分析而已,甚至只是半是猜测半是评估的数据,但是已经够令人吃惊了。

  徐永昌认为,要攻击一个步兵营规模的的野战防御纵深,可以有三个作战方式。比如一个重炮旅下辖六个155毫米重炮营,一次齐射可以覆盖整个步兵营防御纵深。如果齐射十五分钟,那么这个步兵营基本上就是灰飞烟灭了,重炮轰击之下五六十米方圆之内基本上有死无生呀。

  又比如使用亨氏轰炸机携载十枚五十公斤炸弹,一次性投入四个中队九十六架轰炸机,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摧毁效果。当然,高空轰炸没有命中目标的不算。

  最后的手段是使用步兵营徒步发起进攻,如果对手是火力配置同样不差的沙俄军队,估计至少需要两个步兵团也就是六个步兵营相互支援发起进攻,而且战损可能高达一个半步兵营。

  俄国人在欧洲战场属于伤亡最惨重的一方,但是凭借着不错的炮火组织,仍旧达到了和德军一比二左右的交换比。而号称欧洲最精锐陆军的德军,和英法两国军队交手的交换比也不过一比一点五左右。

  徐永昌评估北方军是不可能达到德军那么百战精英的程度,所以将奉行炮灰战术的俄军和北方军战斗的交换比,暂时估计在一点五比一左右。

  由此可见,轰炸机方案使用人力最省,除了机组人员,再加上保障地勤也不过千余人。而使用道奇卡车机动的重炮旅,人手需要很多,大概要四千人。步兵营进攻,前后支援的、组织进攻的,加起来至少两个步兵团,那就需要六千多人了。

  但是计算成本的话,则又反过来了。轰炸机方案无论是飞机、炸弹、汽油,还是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都是无比昂贵的。重炮旅也是所费不菲。而步兵营则是最省钱的,毕竟乱世里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了。

  国内各军阀走的其实都是靠人命往上填的路子,毕竟技术装备不仅采购昂贵不说,使用的耗费更是吃不消,远不如大头兵六七块银元月饷来得实惠。

  而北方军因为人口基数始终偏低,从一开始就强调火力多于人力的思想,不知不觉之中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机械化的道路。

  也就是方案出台前二天,陈安突然走到参谋本部,私下拉来徐永昌轻声说的一个绝密,所有军事机械装备,大本营采购的成本只是从其他国家采购的一半左右。

  徐永昌当时有些奇怪地多嘴了一句,那不是越贵的东西,我们采购的越省钱。

  陈安笑眯眯地直接走人,根本就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倒是虎子跟着去的时候,顺手拍了一下徐永昌的肩膀,提醒整个集团现在也仅有三人知道这个绝密。

  徐永昌当场就懵了,半响之后才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随后就有只要贵,不要便宜的方案框架出台了。

  陈安也是没办法,如果不让徐永昌知晓这个窍门,那么参谋本部拿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大规模增加军队员额这种老调重弹的东西。即使徐永昌已经发觉了机械的力量,这个改变军事战争的关键因素,但是陈安仍然觉得是时候透露一些核心给他了。毕竟,所有的军事计划,都要徐永昌竭尽全力谋划。

  这么多年来,徐永昌也被证明是一个完全值得信任的优秀军事家。当然,其他人也都是受到陈安的无比信任。只是既然是绝密,就没有必要搞得人尽皆知吧。

  结合现在仍在进行之中的欧洲大战,徐永昌根据几乎是日新月异的大量新式武器出现的情况,大胆做出推测,决定将来战争胜败的因素将有三个,排在第一位赫然就是轰炸机,其次是最新的出现的坦克,最后才是无穷无尽的步兵。

  北方军的水师几乎不出海,参谋本部主动将海军的影响排除了。

  只要北方军有足够的轰炸机,所有的敌军防御阵地、进攻集结地、铁路线、兵工厂、指挥中枢等等,完全可以反复轰炸,直至被彻底摧毁。这样就可以基本上消灭了敌方的战术战役进攻能力,甚至直接改变了战略态势。

  只是轰炸机的生产费用实在太昂贵了,维护费用也是非常恐怖的,这还没有算上那些机组地勤人员的培养费用。只是采购费用只有一半的话,那就无所谓了。我买两架轰炸机在那里放着,到时候只用一架,另一架拿来拆零件备用就是了。

  不仅如此,征询了空军两位主将后,徐永昌郑重地将轰炸机中队的两股配套力量写进框架。如果没有专事空战战斗机中队的护航,轰炸机将被对方的战斗机全部打下天空。如果没有专事地面攻击战斗机中队的清除,地面的防空炮火也足以将轰炸机一架架的揍下来。

  这样一来,空军就更费钱了。陈安最热心的运输机,徐永昌还特地暂时性忽略了。

  至于坦克,徐永昌虽然直觉这种集合了机动、火力、防护为一体的新式武器,绝对是今后地面战争的核心,但是英国人现在的坦克实在太笨重了,丝毫看不出还有什么重大突破。还不如使用道奇卡车机动的重炮旅,来得更加实惠和威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