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324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郭铭彦相当满意,不停地点头,说道:“好!钱粮的事,你不用操心,本幕使尽心尽力地为你当好后勤大队长!”

说完,郭铭彦又转头对田楚云和田楚信说道:“湖州的安稳,就交给两位了。”

田楚云和田楚信轻松地回道:“保证完成任务!”

郭铭彦挥了挥手,吩咐道:“趁着要过年了,先让弓兵队长们和乡亲们多乐呵乐呵!”

郭铭彦的命令,得到了三人有力的回应:“诺!”

第六百零九章 中计

自雄威军团突然入驻湖州后,江南的老爷们睡觉时都用一只眼睛盯着他们。

这可是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的荆州军,容不得他们有丝毫轻忽。

雄威军团在江南老爷们的密切监视下,陆续建设了长兴县新塘军营、德清县禹越军营,并将第二军、第三军陆续派遣至两地驻扎。

江南的老爷们,绝不愿意看到雄威军团扩大驻地范围,尤其是禹越军营,距离杭州仅仅只有五十里,这如何能容忍?

他们千方百计地反对,然而,任何反对措施,在雄威军团强大的武力面前,显得如此地苍白无力。

无奈之下,江南的老爷们只好默认了这一事实,并且自己安慰自己:雄威军团兵力过两万,总不能指望他们全部挤在狭窄的塘甸军营。

此事告一段落。

紧接着,田楚信开始在湖州招募兵员。

湖州人多地少,闲散人员一抓一大把,此举,倒未遭到湖州豪强的反对,只是冷眼旁观。不过,招募兵员引起的轰动,多多少少让他们心里有点不舒服。

雄威军团将士的月军饷至少有三个大圆,可以买到三百多斤粮食,也就是说,一人当兵,足以让一家十口人温饱,这显然是高工钱。于是,招兵得到湖州贫民的热烈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湖州并不是一个招兵的好地方,田楚信费了老大劲,方才从万余报名者中选取了千把多人。

于是,雄威军团中多了千把多名湖州子弟兵,湖州人看雄威军团的感觉,开始起了变化。

刚开始,由于老爷们的口口相传,将雄威军团说成了荆州蛮子,还说荆州人辖制了湖州人。老百姓对雄威军团的感觉并不好。

然而,现在雄威军团内也出现了湖州人,老百姓渐渐地将雄威军团看成了湖州人的军?

?,开始为雄威军团的战绩、军威感到自豪。

这算意外之喜,田楚信并未意识到这点,倒是郭铭彦在湖州设置的货栈总管敏锐地察觉了这点,将此情汇报给郭铭彦。

郭铭彦立即知会都督府后勤司总管程舒,并建议程舒在湖州就近采购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

程舒觉得有理,遂言听计从,将雄威军团除军械外的绝大部分物质采购放在了湖州。

雄威军团足足有两万多人,每日消耗的粮食,就足足有两百多石,更别谈肉类、蔬菜类的生活必需品了。再加上将士们的军饷高,购买力十足,这一切,为湖州的商家带来了绝佳的机会。

数月之间,围绕着雄威军团,居然形成了一些小集镇,专门针对雄威军团的将士。集镇内的商家、伙计,无不视雄威军团为衣食父母。

慢慢地,湖州人逐渐接受了雄威军团的存在。

不过,当塘甸军营派出将近千名弓兵队长分散至乡村后,江南的老爷们一下子蹦了起来,大呼:绝不能让一名弓兵进入乡村!

难怪这帮老爷们反应这么激烈,因为他们对林纯鸿控制各地的节奏太熟悉了。

弓兵进入乡村后要干什么,这帮老爷比谁都熟悉。首先,弓兵们会在乡村组织武装,这股武装,绝非老爷们的家丁所能比,这意味着,老爷们想在乡村里作威作福,首先得问问弓兵们是否答应;其次,弓兵们会抢夺老爷们的司法权,代替老爷调解百姓纠纷;紧接着,弓兵们会抢夺老爷们的征税权,本来,乡村里的税收皆由老爷们代收,然后上缴至县衙,老爷们可以趁机从中揩油,要是被弓兵抢夺了代缴税权,他们去哪里揩油?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弓兵们会胁迫老爷们降低田租,或者干脆胁迫他们出售土地,将他们的土地购买成为荆州的私产!

这点最为可惧,当初,林續林纯鸿在枝江,可不就是这么干的?

无论从哪点出发,老爷们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弓兵大摇大摆地进入乡村!

老爷们蹦得比谁都高,自然引起了瞿式耜、张溥、史可法诸多大佬的注意。大佬们可比这帮老爷敏锐多了,他们立即意识到,江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若不能阻止林纯鸿派遣弓兵入驻乡村,他们在江南的根基将被连根拔起!

瞿式耜焦躁不安,一连闯入红豆山庄数次,求钱谦益出来主持大局。钱谦益却醉心于修明史,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瞿式耜一筹莫展时,忽然接到拜帖,史可法、张溥联袂至常熟。

瞿式耜见史可法亲至常熟,颇为惊讶,张溥无官一身轻,到哪里都不奇怪,史可法可是有官在身,擅自离开职守,于风评不利。

不过,转念一想,江南的根基都快没了,史可法当然不用顾忌虚无缥缈的风评。

果然,史可法初一见到瞿式耜,立即叫道:“先是湖州,接下来估计是扬州、安庆、松江,如此一步又一步,林纯鸿会把我们吃得连渣都不剩!”

史可法说的四处,分别是雄威军团、神机军团、霹雳军团及龙虎军团的驻地,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林纯鸿之所以敢于把他们的根基连根拔起,所依仗的,就是武力!

瞿式耜和张溥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史可法的意思。

瞿式耜对史可法的看法表示赞同,皱眉道:“武夫就是武夫,能干出什么好事?只可怜咱们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张溥沉吟片刻,摇头道:“若林纯鸿真是一介武夫,倒好应付。据某观察,林纯鸿早在崇祯四年时,对占据江南就有了非常清晰的思路!其谋划之深远,诚为可惧!只怪我们都瞎了眼,愣是没有看出来!”

瞿式耜和史可法愕然,异口同声地惊问道:“崇祯四年?”

张溥点头道:“的确是崇祯四年。两位可曾记得,崇祯四年时,林纯鸿至扬州,与王大俊达成协议,由王大俊协助他建立扬州货栈?扬州货栈,便是江南噩梦之始!依托扬州货栈,手中又有足够的粮食,林纯鸿率先打击江南的粮商,彻底控制了江南的粮食市场。紧接着,林纯鸿又仗着湖广棉花产量丰富,又打击江南的棉布商人。林纯鸿把触手伸往江南的每个角落,并依托强大的舰队,控制了江南与海外的联系渠道。现在,江南除了瓷器、丝绸及茶叶,还有什么能与荆州方面竞争?”

张溥显然说的是实情,让史可法和瞿式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是瞿式耜,甚至想起了在荆江中得林纯鸿所救之往事。

张溥滔滔不绝,接着说道:“打击江南的商人,仅仅只是第一步,有了遍布江南各地的据点,林纯鸿又借助报纸大肆妖言惑众,尤其是上次的讲学,直接将两成以上的士子拉向了荆州!”

“相比较经济渗透和引领思想,武力仅仅排在最末。这些,难道都是武夫所为?”

史可法默然半晌,嗫嚅道:“的确是蓄谋已久!的确非武夫所为!难道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林纯鸿步步为营,将江南窃为己有?”

张溥决然道:“当然不能!由于我们的疏忽,致使林纯鸿得意至今,时至今日,即便已经有两成以上的士子向着荆州,我们也要奋力反击,人心,还在我们这里!各地的士子、官绅目前是敢怒不敢言,百姓们也不会容忍荆州方面肆意妄为!”

张溥的话,让瞿式耜频频点头,亦说道:“正是奋起反击之时!”

张溥和瞿式耜很少操作实务,经验非常欠缺,或者说根本意识不到反击的难度。而史可法一直担任地方官,知道处理实务的难处。

就拿反击林纯鸿的弓兵入驻而言,该采取什么办法?是武力驱逐,还是发动百姓反对,与或是通过朝廷来阻止林纯鸿?

这些,都需要相当强的组织能力。

史可法担忧地说道:“时至今日,恐怕我们想反击,也找不到发力点!”

史可法如此悲观,张溥和瞿式耜正待反驳,却忽然收到了堵胤锡从北京传来的密信。

三人一观之下,不由得面面相觑。

良久,史可法叹道:“林纯鸿左右开弓,朝廷有麻烦。这次我们帮不上朝廷,朝廷也帮不上我们了!”

张溥亦说道:“相比较湖州弓兵入驻乡村,江南在大明银行能否说得上话,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根基都没了,即便有说话的权力,也是为荆州说话。”

瞿式耜忽然猛拍额头,大声叫苦。史可法和张溥不解,忙问何故。

瞿式耜道:“我们中了林纯鸿的算计了!林纯鸿故意抛出设置大明银行的诱饵,让我们看到介入货币发行的希望,从而随着他的节奏对朝廷施压。他却暗地里釜底抽薪,将整个江南变成他的势力范围,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张溥和史可法细细思来,觉得果然如此,一时皆脸色大变,说不出话来。

最终,史可法颓然道:“立即将堵胤锡叫回来吧,大明银行已经与我们无关了。我们还是先考虑如何阻止弓兵入驻乡村吧!”

张溥和瞿式耜皆以为然,赞同史可法的提议。

三人殚思竭虑,开始苦苦思索反击之策。

第六百一十章 大明银行

崇祯十一年腊月二十,长江水师在扬州附近水面的演练正式开始,李蒙申下令:所有船只不得靠近扬州段运河。

长江以南与北方的联系,就此中断,偶有通过陆路跨越扬州,将货物运至高邮的数量少得可怜,与平日完全不能相比。

商家的反应,最为敏锐,听闻扬州运河中断后,仗着手头有存货,不是涨价,就是囤积,北方的市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里面,最惨的要算北京。

别的城市,要么人口很少,要么大部分货物能自给,扬州运河中断后,影响还不算大。而北京人口将近百万,每日消耗的粮食和货物足以堆成一座山,几乎有一半以上来源于江南。扬州运河中断,整个北京一下子陷入恐慌之中。

去年,鞑子入侵,运河中断数月,好歹还有天津海路救急,然而,现在抵达天津码头的船只完全看不到踪影。

甚至,市面上还冒出传言,海舟在进入渤海时,被周林佬舰队所阻,压根不能靠近天津半步!

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市面萧条,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这就是过年时的北京。

杨嗣昌并未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希望江南货物从陆路跨越扬州外,还准备了一些应急措施。其中,范永斗在其中就扮演了关键角色。

杨嗣昌令范永斗提前准备了大量的人力,从山西、山东及北直隶其他地方紧急往北京调运物质。范永斗拿出了十二分的干劲做这事,毕竟,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能运入物质,所赚取的就是平日数倍的利润。

除了范永斗外,各地的商家也纷纷行动起来,使出浑身解数往北京输运物质。

然而,这对北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且,山东、山西及北直隶的物质本身就不丰裕,骤然运出物质后,物价也急剧上涨。

北京的混乱,逐步波及至周边,呈逐步扩大之势。

到了最后,包括范永斗在内,所有的商家发现,已经找不到可运之物!

饥荒,终于降临在北京头上。

北京无粮,百姓会自动疏散至乡村,减轻粮食压力。可是,边关要是无粮,后果可是灾难性的,谁能保证那帮兵老爷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杨嗣昌每日对着南方翘首企盼,希望江南豪强认清形势,通过陆路,繆力将物质转运至高邮。同时,他又心惊胆战地期盼,林纯鸿不要铤而走险,撕破脸皮。

经过数日的煎熬之后,杨嗣昌终于等来了堵胤锡,却也等到了他绝不愿意听到的坏消息:林纯鸿在湖州派遣弓兵入驻乡村,江南的老爷们如临大敌,严阵以待,伺机反击,压根就没有精力搞什么陆路转运!

通报了这条消息后,堵胤锡奉史可法之命,向杨嗣昌辞行,彻底退出了大明银行的谈判。

杨嗣昌头晕目眩,差点栽倒在地。他甚至希望,自己就这么栽倒在地,再也不要爬起来。

然而,他还不能逃避: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检召他进宫。

杨嗣昌心里明白,他将面临着朱由检滔天的怒火。只是,事已至此,杨嗣昌也顾不了这么多,强撑着进了宫。

当朱由检问起林纯鸿为何突然截断扬州段运河时,杨嗣昌将大明银行谈判事宜一一向朱由检汇报。

这些事情,杨嗣昌一直瞒着朱由检,这也是杨嗣昌准备承受朱由检雷霆之怒的主要原因。杨嗣昌之所以瞒着朱由检,主要是担心朱由检这个外行插手大明银行的谈判,将大明银行这事搅黄,最终引来林纯鸿的报复。

哪想到,朱由检并未插手,最终还是引来了林纯鸿的报复,把京师搅得鸡飞狗跳。

朱由检听了大明银行谈判的过程后,一时哑口无言,沉默下来。

朱由检沉默,杨嗣昌可不能沉默,长拜于地,泣道:“臣驽钝,有负皇上所托,臣欲归老,还请皇上恩准。”

杨嗣昌想到这些年来,朱由检对他信任有加,言听计从,任他施为,哪想到,大明的局势丝毫不见好转,却越来越险恶,他心里悲苦,禁不住老泪纵横。

朱由检安慰道:“不是你驽钝,是林纯鸿太狡猾啊!”

杨嗣昌心情激荡,竟口不能言:“臣……臣……”

朱由检长叹了口气,说道:“朝廷能任命管委会主席,还不算太坏,就依钱秉镫所说的办吧。不过,要加入一条,大明银行隶属于户部,调整本金率、发行多少华夏币此类大事,需走正常奏章程序。另外,管委会成员由朝廷赐予官身,发放俸禄。”

朱由检的意思,杨嗣昌一听就明白:朱由检希望,大明银行名誉上属于朝廷,乃朝廷所设,与林纯鸿扯不上半点干系。至于走平常奏章之流程,也仅仅只是形式而已,其作用仅仅在于向外界宣示,大明皇帝还掌管着帝国的一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3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