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357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官府通告,趁着农闲,招募劳力铺路修桥,每日五十五文工钱!”

乡民们大喜,这么看来,延续几千年的徭役,算是彻底废除,为官府干活,都要拿工钱的!

什么为官府干活?铺路修桥,不都是为自己干活嘛!

有部分乡民正在忍饥挨饿,忍不住问道:“我不想要钱,只想要粮食,可以吗?”

话还未说完,就被乡民们嗤笑:“有了钱,还买不到粮食?县城里,不是新开了几家粮店么?价钱还算公道!”

粮食乃战略物质,大明饱受缺粮之苦,顺带着,荆州早已废除招工发放粮食的做法,全部发放工钱。这个做法,自然被马世奇带到了交趾。

当然,马世奇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以钱代替粮食付工钱,还有推动工商发展的奇效。

这个就不为弓兵队长所知了。

弓兵队长和乡民们只知道,现在挣钱比以前容易多了。而且官府的效率也非常高,稍稍等了十数日,各大工程便相继开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马世奇以工程建设为治理之始,堪称最为理智的选择。不仅有赈济乡民的功效,而且将交趾底层百姓迅速收心,不复当初的惊惶与不安。

当然交趾的各府各县,也不是毫无规划,乱修一气。得益于锦普这个据点,交趾早就被军情司渗透得一塌糊涂。军中、民间关于交趾的地理民情记载非常详细,早在五年以前,行知书堂便有人专门组织各路人马,对交趾的交通和工商布局进行详细设计。

这份设计在中书府睡了三年大觉后,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除了大规模工程建设外,马世奇又令各县调查当地土特产、特色手工艺品,并拿样品至海安展示。

马世奇在海安专门设立了商品展销会,并利用交趾任职官员的私人关系,说服各路商人至海安参会。

这个展销会非常成功,商人们骤然发现,原来交趾有这么多好东西!

比如牛角工艺品,牛角梳、牛角饰品之类的,既便宜,又精致,只要转手至广州后,就是暴利!

再比如药材,白虎活络膏,采用山中的草药,利用祖传秘方配制,在止痛上有奇效,还有通经活络之效,受到了药材商们的热烈追捧。

还有尖顶斗笠、红木工艺品、家具等等,销路都不错。

商人大量收购交趾的手工艺品,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还让交趾人每日忙碌,腰包越来越鼓。

商人中,总有一些眼光长远、感觉敏锐的优秀者,他们观察林纯鸿治理一地的过往,立即推断出,交趾将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待交趾稍稍安定,这帮商人便前至交趾,烧制石灰者有之,进山伐木者有之,烧制青砖红瓦者有之……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郑梦帆见红河三角洲类似于江南,认为造船有极为广阔的前景,立即利用温州造船工坊积累的人手和技术,跑到海安勘测海岸线,准备在海安造各种内河船只及海舟!

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交趾五府的总人口目前才不到二十万,哪堪使用?几千年来,交趾第一次出现了人力不够用的情景。

考虑到康定博还要在太原施展拳脚,又考虑到迅速同化交趾人的现实需求,马世奇专门组织了一帮写手,拼命描绘交趾的美好前景,并许诺,凡是到交趾者,都能分配六亩年产稻米四石的良田,纳税一如内地。

文章在广州、荆州、扬州乃至西安的各大报纸上刊登。这些文章,甚至还流传至京师、沈阳,就连朝鲜的汉阳,也听到了交趾的传闻。

马世奇在海安专门设立接待部门,对前来交趾安家的汉人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安家落户。短短的三个月内,前来交趾的汉人居然超过了两万,直把马世奇喜得合不拢嘴。

不破不立,交趾五府被摧残后,治理反而显得容易。在马世奇的精心烹制下,五府终于慢慢踏上了正轨,开始高速发展。

第六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八)

交趾红河沿岸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除了极个别北部山区外,没有明显的冬天,与广州相差不多。

自从贯彻清野一策后,达官贵人、地主老财还好说,从东部迁移时,多多少少还带了一些粮食和家当,过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对普通乡民来说,这三五个月堪称地狱。

交趾虽无冬天,但到了冬腊月,还是会有寒潮的。前不久,就从北部山区吹来一股寒潮,直把乡民们冻得瑟瑟发抖。

况且,粮食已经陷入极度紧缺的窘境。郑梉为了备战,绝无可能拿出一粒粮食赈济,乡民们开始忍饥挨饿。

好在乡民们见聚在交州断无生理,慢慢向四周扩散,相当一部分进入山林,什么树叶、块茎,都采集过来果腹,暂时还未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郑梉对这一切,着急上火,却无可奈何。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厉兵秣马,等待狄威来攻。

至于主动进攻,想都别想。郑梉怀疑,一旦御林军主力出交州城作战,交州恐怕会发生叛乱,他甭想再回到交州城。

更何况,狄威控制了水道,机动性远远超过御林军,进攻就等于送死。

郑梉的脑子还未秀逗到那一步。

郑梉一想到荆州军中恐怖的火炮,就觉得心惊肉跳。更何况,太平江航道疏通在即,绥靖舰队的战舰随时可以开到交州城下,将数不清的重炮瞄准交州城。

依靠城墙抵挡狄威的攻势,没有任何前途。

郑梉下令,在交州城内到处修筑工事,大肆招募弓箭手,期待着在交州城内流尽荆州军将士的血。

另一方面,郑梉深感兵力不足,有心将南面的御林军调回交州附近,又惧怕阮福澜趁火打劫。于是,郑梉派出使臣至阮福澜处,极言唇亡齿寒之道,希望阮福澜不要进攻北方,如有可能,还应该派兵袭击荆州军腹背。

平叛令中,林纯鸿视阮福澜和郑梉为一丘之貉,并视整个南方为大明故土。

阮福澜很清楚,林纯鸿尚未进攻南方的唯一原因就是腾不出手来,待解决了郑梉后,迟早就把矛头指向他。

基于上述考虑,阮福澜答应郑梉,绝不趁火打劫,至于从腹背袭击荆州军,阮福澜还不想选择如此痛苦的死法,理所当然地拒绝了郑梉的提议。

得到阮福澜的回应,郑梉心头大定,立即将南方军从广德、河静调回,驻扎在美德附近,与交州呈犄角之势,并保持对南定及海阳的压力。

南方军由大将军武大恒率领。武大恒乃郑梉心腹,对郑梉极为忠诚。

郑梉想尽一切办法,应付即将到来的决战。可是,他足足等了月余,也未见到荆州军的身影。

郑梉大奇,令人打探五府的动静,哨探的汇报,让郑梉心如刀绞。

按照马世奇和徐允的搞法,不出一年,五府的交趾人会把郑梉、黎朝彻底忘记,会变得如广东、广西人一般,认同大明朝廷,认同大明前军都督林纯鸿!

郑梉着急上火,立即令武大恒向南定进兵。

武大恒刚动,整个荆州军全部动了起来,蔡明山率领骁卫军从太原南下,第二军沿着嘉平向交州进兵,南定的第一军向武大恒逼近,第三军则从海阳插入交州和美德之间,隐隐有将武大恒合围之势。

郑梉大惧,慌忙令武大恒退回美德。

武大恒当了缩头乌龟,狄威似乎毫无进取之意,也当起了缩头乌龟,令所有军队退回原驻地。

郑梉无策,只能坐守交州,苦挨日子,而马世奇这边,则是大展拳脚,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康定博亲自率领四百多名技术工匠抵达太原。

原本,龙虎军团全部上岸后,康定博就决定从荆州起程,奈何荆州内部起了纷争,拖延了月余,方才出发,比马世奇晚到了一步。

康定博原计划在太原修建大规模的钢铁中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张道涵、朱之瑜等一帮人的坚决反对。

张道涵等人认为,交趾化外之地,一旦最先进的炼钢技术流入交趾,后患无穷,不如从太原挖矿,运至广州冶炼,就如琼州的铁矿一般。

康定博寸步不让,辩解道,琼州无煤,所以才运到广州,此举致使广州的钢铁冶炼成本比大冶高得多,很不划算。若从太原运送铁矿至广州,首先得用内河运输船运出,然后转装至海船,再从海船上卸下铁矿石,这一路下来,成本会高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再说,大东洋商号早就在南芬建立了钢铁冶炼炉,既然不怕技术流入满清鞑子手中,为何独独担心技术会流入交趾?

双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把官司打到了林纯鸿处。

林纯鸿只说了一句话“交趾如广西”,便终结了争辩,还令康定博放手去干,不用顾忌其他。

康定博踌躇满志,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太原。在太原,除了常规的冶炼钢铁外,他还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几年,钢铁价格急剧上涨,刺激工程院投入巨资改进钢铁冶炼的工艺流程。经过无数工匠的日夜探索,终于在实验室内成功实现了转炉炼钢。相比较以前的炼钢工艺,转炉炼钢产量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可以大幅度缓解当前缺乏钢铁的困境。

由于各大冶炼中心任务极为繁重,暂时顾不上技术革新,致使这套工艺流程尚未处于实验室内,并未在钢铁工坊投入实用。康定博琢磨着利用太原钢铁工坊新建的机会,建立转炉炼钢炉,看看这套工艺在工程上是否实用。

康定博一到太原,立即激情澎湃地投入至工作中,在深山密林、河流沟涧旁实现他的梦想。

他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人手极度紧缺。马世奇倒是做了一番准备,提前招募了千余矿工。这千余矿工对即将建设的转炉来说,就是杯水车薪,连建造炉子都嫌不足,更别谈去挖矿。

康定博着急上火,立即找到马世奇,放言道:“我需要的是五万、十万,就是二十万,我也吞得下!区区千余人,打发叫花子啊?”

康定博的态度,激怒了马世奇,马世奇面若冰霜地说道:“五府总共才不到三十万人,现在铺路修桥,疏浚河道,到处都需要人,我去哪里给你弄几万壮丁?”

康定博非常蛮狠,丢下了一句话:“我不管!我只要人,你想办法帮我解决!”

说完,康定博不管不顾,离开了海安,又钻入太原琢磨他的转炉。

马世奇气得直哆嗦,最终,他考虑到康定博就这副德行,方才消了气,开始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马世奇南洋的猴子。当前,唯有期待卢诗源从吕宋、爪哇、苏门答腊抓捕大量的猴子运到太原供康定博购买。

马世奇隐隐约约听说过卢诗源在南洋将奴隶贸易做得好生兴旺,他是标准的儒生,内心本能地抗拒奴隶贸易。只是那时事不关己,也不怎么关注这事。

现在,康定博居然逼着他亲自主持奴隶贸易,这叫逼良为娼!

当然,交趾也不是真缺劳力,在交州以西,还有将近八九十万壮丁在山林中混日子。不过,将八九十万壮丁从山林中引诱出来,怎么看都是长远的事,解不了燃眉之急。

犹豫良久,马世奇提笔给卢诗源写了一封信,邀请卢诗源到交趾太原府一游。

这封信写得尴尬,卢诗源倒是一眼看出了马世奇的企图,当即哈哈大笑:“天下就属这帮儒生最为奸猾,明明想买卖奴隶,又装作不知的样子,掩耳盗铃?”

卢诗源没有拒绝的道理,立即唤来一帮奴隶贩子,告知他们太原有了大生意。奴隶贩子们大喜,加大了抓捕猴子的力度,仅仅半月之后,就把四千余猴子运到了太原。

康定博大喜,请求徐允派遣弓兵小心看护奴隶。徐允欣然应同,足足派遣了两千余弓兵严阵以待。

原本,这帮弓兵心里还疑疑惑惑的,对大明人这个新身份总觉得不舒服,甚至潜意识里还有所抗拒。现在卢诗源一口气送来了几千猴子供他们欺负,一个个喜得抓耳捞腮,觉得自己成了人上人。他们打心眼里接受了自己是大明人的事实,并为此感到骄傲。

徐允敏锐地观察到弓兵心理的变化,大喜,索性将所有弓兵分成数批,轮流维护矿区的安全。

于是,五府弓兵几乎都成了死心塌地的大明子民。

买卖奴隶终不是长久之计,马世奇把主意又打到了交州难民身上。

马世奇宣布,任何大明交趾子民,凡是在太原挖矿者,日工钱五十文以上,工作满两年者,全家每一位成人都可以租种六亩良田,租税不到一成。

此布告经军情司传播至交州以西,激起了难民极大的兴趣。

日工钱五十文,每月工钱至少有两圆,两圆在交趾差不多可买两石粮食!难民们动心了,即便没有租种良田一说,难民们冲着这份工钱,也会慢慢向太原靠拢。

果不其然,难民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洪流,流向太原。

这下,该轮到康定博难受了:十万,二十万壮丁,立即给他们工作吧!康定博敢肯定:马世奇一定在海安望着太原偷笑。

第六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九)

当难民们聚集在交州城附近时,郑梉觉得他们是累赘,是负担,恨不得将他们驱逐一空,落个眼不见心不烦;然而,一旦难民流向太原,为康定博所用时,郑梉又觉得林纯鸿占了他老大便宜,心里异常烦躁。

至于这帮难民会给林纯鸿带来多大的后勤压力,郑梉全然不顾,对着朝臣嘶吼道:“占我土地,夺我百姓,欺人太甚!吾誓报此仇!”

郑梉的话,得到了群臣的一致响应,皆愤恨出声,齐齐声讨林纯鸿之罪恶,颇有点同仇敌忾的意思。

原本,相当一部分大臣及地主老财,做着万一形势紧急,索性投降的打算,但是,马世奇数月之内,剥夺了他们的土地所有权,已经彻底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自古以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点郑梉倒是心知肚明。

郑梉甚至还有点感谢马世奇:幸亏你是个草包,倒让我有了抵抗的本钱。

马世奇是不是草包,姑且不谈,至少徐允的工作卓有成效。数月功夫,在五府招募了一万五千多弓兵,将触角伸入各个乡村,对五府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无缝隙的管理。

狄威见弓兵已经成型,终于想起了安南小朝廷还在交州,军队开始动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3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7/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