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嗯。”摩根赞许的点了点头,然后用夹着那根粗壮的雪茄烟的右手轻轻的挥动了一下,示意那个黑衣人可以离开了。黑衣人向他弯腰致意,然后转过身,就像一只猫一样轻轻地走了出去。

半躺在沙发里,摩根又狠狠的抽了一口雪茄,然后自言自语的说:“使用信使,这是多落后于时代的手段了?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手段呢?前不久在法国据说他们发生了一点矛盾,约书亚肯定是去处理这些矛盾的。最后是什么结果需要他用这样的方式传递信息呢?嗯,很显然,他们谈出了某个结果,这个结果还很复杂,以至于如果通过电报发送这个结果,就有让家族一贯使用的密码被知道协议内容的史高治破解。所以才用了这样原始的手段。而且,从采用这样慢的通讯方式来看,他们之间应该是接近达成了某种协议。不存在直接冲突的危险了——真可惜呀!”摩根叹了口气。

“什么事情很可惜?”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摩根不用抬头,就知道说话的是他的妻子咪咪。

“没什么。一点生意上的事情而已。嗯,也许我需要去找史高治探探口风。”摩根随口回答说。他知道妻子对这些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

“亲爱的,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摩根问道……

“爷爷,您问我觉得麦克唐纳家族的这个提议怎么样?”维特望着老人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有意思,但是其中的利弊却不是一下子可以判断的。我需要去做更多的研究才能做出判断。”

“维特,谨慎是个优点,重视资料的分析也是。但是,你要记住,有一种错误就是沉没在资料的海洋里,被各种信息弄晕了脑袋,结果反而做不出正确的判断。战略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基本的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最基本的力量对比。”老人盯着维特的眼睛,这样说。

“我觉得,我还是要好好想想。”维特回答说。

“好吧,我再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到隔壁的房间里去好好想想。然后再来给我一个答复。”老人说。

……

一个小时后,维特再次站在了自己的爷爷面前。

“怎么样,想好了没有?”

“没有完全想好,只想到了一点东西。”维特回答说。

“说出来听听。”

“爷爷,很显然,麦克唐纳先生并不是真的想要阻止我们重返美国。因为即使是在美国,他在金融这个行当上占据的地位也不算太高。可以这样说,在美国,几乎可以说在麦克唐纳先生涉足的任何一个行当,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无可争议的垄断者。只有一个行当例外,那就是金融。麦克唐纳财团的创投银行虽然也是非常强大的银行,但是它的强大几乎完全是因为麦克唐纳先生对于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全表现在会向那些有前途的技术投资。至于在一般的投资方面,只要不是在麦克唐纳自己的优势产业范围内的投资,它的表现就很一般。再在这个范围内,即使我们重返北美,也很难对他们产生什么威胁。所以,麦克唐纳财团阻止我们的意愿并不算高。他们更多的只是不愿意因为和我们的合作得罪其他人而已。

但是我们借着和他的两年左右的合作,自然也能慢慢的强化对北美的了解。这样一来,我们既不会错过这一轮赚钱的机会,将来,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断,也会比现在直接做决定来得强。而在欧洲,和麦克唐纳的合作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利益,而且我们在欧洲能做到的事情,可不是麦克唐纳财团两年时间能准备好的。所以,两年后,他们对我们的依赖程度可能还会更高。因此,我倾向于支持这个提议。当然,协议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退也是门学问

几天之后,约书亚得到了家族的回复:就以史高治的建议为基础,将条目细致化,最后达成协议。于是第二天,约书亚再次前往鸭堡,与史高治进行会谈,最后达成了堪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大的幕后黑手的合作协议。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罗斯柴尔德家族用木桐酒庄换走了史高治手里的三个南方酒庄。木桐酒庄虽然没有拉菲酒庄那样出名,但在1855年的波尔多酒庄评级中也被评到了第二级别第一这样的位置。而事实上,能够进入1855年波尔多酒庄评级的酒庄都是非常出色的。仅仅这个加以本身而言,史高治绝对是赚到了。因为在现在,这个酒庄至少价值两百万法郎也就是四十万美元以上。而史高治给出的那几个酒庄加在一起,能值得十万美元就不错了。

不过四十万美元这个数字在现在,在老牌有钱人的代表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及暴发户的代表麦克唐纳家族的眼睛里,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最多不过就是一个余兴项目。倒是小时候照料过葡萄园,并且从父兄那里听过不少有关波尔多葡萄酒的传说的多萝西娅对此很感兴趣,甚至嚷嚷着明年九月一定要到波尔多去看踩葡萄。嗯,虽说有说法要求踩葡萄的是未婚的少女,但是,有钱人就是这样任性。

如今史高治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法国的产业扩展以及国内的铁路相关的股市上了。

在法国,史高治旗下的企业很多本来就是没有竞争者的,比如合成氨和农药。有些虽然有竞争者,但是因为技术上的优势,这些竞争者也都无法和麦克唐纳财团的企业相抗衡。比如钢铁和发电。本来在法国市场,乃至于欧洲市场,能够限制这些企业的只有政府的政策和麦克唐纳财团本身的财政上限而已。

不过现在,在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合作之后,借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以及融资方面的帮助,麦克唐纳家族的企业在法国迅速的扩张开来。当然,合作当中留一手也是必须的,比如说,史高治就生生的把原本应该是一体的化肥厂给拆分成了两个部分:合成氨工厂和尿素生产厂。后者大量的使用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融资,而前者则几乎就是麦克唐纳家族的独资企业。其他的行当大多也是如此,比如发电厂大量的使用了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钱,但变电站却绝对是独资的。

相比在法国的轻车熟路的工业扩张,在美国进行的金融圈钱活动对于史高治而言反而是更新鲜一些。据传现在在和史高治就美国铁路投机进行合作的约书亚就曾对自己的妻子这样说:“一般来说,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根本就不算是个人类,他就是一个饕餮怪,只要他涉足的领域,他都会迅速的将一切的竞争者消灭光,并且把几乎整个的市场全部吞掉。就像军火、就像医药、就像钢铁、就像电气和通讯。他也的确有着一般人类不可能有的可怕的本领。看到他,甚至会让我想起传说中的浮士德博士(中世纪传说中,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换取知识和力量)。但是,他毕竟不是无所不能的,比如在金融方面,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就不算太厉害。虽然他能轻松的弄懂各种复杂的金融技巧,但实际操作起来,他的表现就相当的一般了,嗯,我是说他对于时机的把握很一般,这不仅是技术问题,甚至是天赋问题。在这个方面,他甚至远远不如你。不过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有两点非常可怕,一是他对大方向的判断几乎不会出错,这使得他不太可能掉进大坑里,二是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你看,史高治在处理和金融相关的事情的时候,非常的谨慎。这样虽然会少掉不少赚钱的机会,但是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损失。你看他的那个创投银行,除了技术投资之外,其他的活动基本上都是采取最保守的手段,依靠着整个家族的优质产业,靠着本钱大和人家玩力量派。”

而据说约书亚的妻子是这样回答的:“亲爱的,要不是这样,我们的合作对象也许会变成摩根先生吧?”

正因为这样,史高治和约书亚的合作基本上就变成了,史高治做大局判断,约书亚来处理具体问题。

“约书亚(现在他们已经很熟悉了),我觉得,现在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史高治对约书亚说,“你看这是你们提供的欧洲资本流入美洲的数据,最近这两个月来,资金流入的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了,而资金回流的现象倒是多出来了。而且,就我们所了解,运力过剩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在客运方面,有些线路上已经出现列车工作人员比乘客多的情况了。货运方面的问题更是明显,为了竞争,一些货运线路采取了恶性降价竞争的手段,已经在亏本运行了。这样的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我觉得我们该考虑撤退的问题了——我们赚的已经够多了,不要跑得太晚被人家看到了,会挨骂的。”

约书亚明白史高治这个家伙的习惯,这家伙又要坑人,又喜欢装圣母。他相当的看重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问题。所以有时候他宁可少赚点,因为他认为,他的名誉现在还相当值钱。现在显然,他是打算先撤掉,损失一点利润,让摩根来背这个幕后黑手的黑锅。

“好吧,”约书亚说,“我们的确可以考虑撤出资金了。这事情就交个我来处理吧。”

“约书亚,你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嗯,就是让股市在我们撤出后不要立刻崩掉。”史高治说。

“嗯,没问题。史高治,你要知道,只要操作得法,现在的价格其实还有一定上涨的空间的。你真的决定要把自己手里的股票都变现?”

据说在战场上最为复杂,最为危险的作战方式就是撤退。在金融市场上也是一样,撤出资金是最考验技术水平的。因为庄家在股市上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眼睛盯着,一旦庄家直接撤退,几乎可以可定,股价就会迅速下跌,如果庄家为了减少损失而加快撤退速度,那恐慌性的抛售就会迅速出现,到时候,股价下跌的速度甚至会比庄家们出逃的速度更快。所以庄家如果真的想要把钱从股市里真正带出去,就必须撤退得不动声色,不能让其他散户发现。套用一句老台词,就是:“悄悄地出村,打枪的不要。”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般有这样的几种办法:首先,你可以准备两个马甲。今天一号马甲卖出,二号马甲就用稍高一点的价格买进,明天二号马甲卖出,一号马甲又用稍高一点的价格买进。这样就可以造成一种购销两旺,股价节节攀升的势头。然后散户们,就会傻乎乎的跟进,于是在这样的几个马甲的相互换手中,就可以不知不觉的将手里的股票悄悄地卖出去。

当然,这种做法在后世是非法的,被严格禁止的,就像后世禁止吸毒一样。至于是不是真的禁住了,真的没人这样干或者变相的这样干了,那可不保险。就像马克思说过的那样,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世界上的一切规则都是狗屁。而在史高治的时代里,这样做甚至直接就是合法的。

第二种做法就是放出利好的信息,诱骗散户吃进,趁势将手里的股票变现。

着两种办法史高治都懂,但是要操作的让一般的散户看不出问题,需要非常细腻的手法。而这正是约书亚的优势。

……

“我的朋友们,我可以肯定,史高治和约书亚他们准备要把铁路股票变现了。现在,我们要一起商量一下,我们该怎么办?”摩根对着他的联盟的成员们说。

看看其他人并没有太多的反应——这也正常,看出史高治他的花样,对于散户们来说固然不容易,但是对于这些家伙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现在我们有两种选择。”摩根说,“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抢先大量抛出,迅速撤退,这样股价就会迅速崩盘,然后,嗯,如果史高治和约书亚反应慢一点,就会被高位套牢……嗯,能够坑这两个家伙一把,想想都让人神往呀。”

“如果只有史高治在操作这些,那我们多半能坑到他。但是现在,操盘的是罗斯柴尔德的人,这些家伙没那么好坑的,稍不注意,说不定反而会把我们自己坑进去。”一个银行家站出来表示谨慎的反对。

“要是操盘的是史高治,他只怕早就退出了,根本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有人在一边说。

“如果只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那个家伙,拼着少赚点,坑他们一家伙也不是不行。可是现在还牵扯上了麦克唐纳。要是坑这么一把,可以让他们都破产,那倒也值得冒险试试,但是,就算他们一分钱都收不回去,对麦克唐纳有这么大的打击吗?”

“而且这样也会减少我们的盈利。”

听着这些七嘴八舌的议论,摩根露出了微笑,他说:“诸位,我和史高治此前有过交流。他向我保证,他不会支持罗斯柴尔德家族重返华尔街。我觉得,他的这个保证应该是可靠的。罗斯柴尔德回来了,对他也不见得是好事情。不过,就我的了解,在金融市场上,史高治是个一心求稳的人,但约书亚不是,他是个追求高效率的人。如果我的判读正确的话,现在他们的行动多半是史高治强烈要求的,约书亚不一定愿意。因为只要操作得法,股价还有一点的上涨的空间。我了解约书亚,他很可能会留下来追求更高的效率。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要在这个时候坑约书亚一把。我们先和史高治一起将大头退出去,然后拼着后面少赚点,猛的抛货,制造一个崩盘,给罗斯柴尔德狠狠的一击,你们看怎么样?

第二百九十七章 崩盘(一)

“嘿,丁丁!好久不见了!”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丁丁突然听到背后有个声音朝着他大喊着。他回过头来,看到是自己当年在阿拉斯加认识的老熟人维托·科莱昂。当年,丁丁还加入过维托的那个近乎黑帮的组织。后来还依据这个过程,写出了一篇叫做《血酬——黄金黑帮》的长篇报告。

按一般的看法,在自己的队伍里混进来了这么一个记者,最后还写了这么个东西,维托应该是对丁丁恨之入骨的了。但事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一来因为丁丁并没有把维托他们的真实姓名写出来;二来,嗯,这一点更重要,在丁丁的报道中并没有丑化这些黑帮人员,反而承认在阿拉斯加,这些所谓的“黑帮”至少为淘金者们提供了基本的秩序和安全。而且在这篇报道中,丁丁甚至将维托写得相当的宽厚公正,颇有些现代罗宾汉的味道。让维托看了很是开心。据说维托对这篇长篇报道只有一个不满的地方,那就是在这篇报道里居然没用他的真名而是用了个叫做“亚森”的化名。以至于维托在向人家吹牛的时候,需要特别强调,我就是《血酬——黄金黑帮》里的那个亚森。而这个时候,很多人却会表示:“少喝两杯,别乱吹牛。”

“真的,我认识那个叫丁丁的记者,我们是哥们!”维托则会一本正经的这样说。

“嘿!头儿!您现在也到纽约来了?”丁丁问道。同时米卢也记起这个家伙,冲过去,顺着他的裤腿就往上爬。

“嘿!米卢,不要太热情了……见鬼!我刚洗了脸的……你这条淘气狗!”维托一边努力的推开米卢,免得它的舌头舔到自己脸上,一边对丁丁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在阿拉斯加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我就是没办法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农场主。还是大城市里更热闹,更有意思,所以我就到纽约来了。”维托笑呵呵的说,“还有我们的‘黑帮’里的那些兄弟,大多也不习惯老老实实当农民了,基本上也都来了,就是少了阿道尔那个大胡子。那家伙虽然嘴巴臭,但是没他在一边,还真有点想他。”

“大胡子现在在干啥,您知道吗?”丁丁问道。

“听说买了条船,当船长去了,好像在加勒比海那边做走私买卖,从古巴贩卖雪茄过来,然后再带着武器呀,药物呀什么的卖给古巴抵抗组织。嗯,丁丁你要是没什么东西可写了,到那边去找大胡子,和他一起转转,肯定能写出一份好东西来的。老实说,要不是因为晕船,我都想去和大胡子干走私了。既然好不容易碰上了,我知道那边有家酒吧,还不错,里面的小妞也都够热辣。嗯,他的老板就是汉尼拔那个死人脸。要不我们一起去坐坐?”维托说。

听到维托的话,丁丁又想起他们在阿拉斯加发了一笔财之后,一起乘船回旧金山的路上,维托先生吐得简直不成人样的事情,不觉露出了微笑。

“反正今天是星期天,我也没什么事情。”丁丁说,“我们去聊聊吧。”

两个人一起朝着前面走去,绕过一个街角,果然有一家酒吧,两个人就一起走了进去。

“嗨,科莱昂老大,您怎么来了?还有这位帅气的小哥是?”一进门一个穿着暴露,身条热辣的酒吧女就迎了上来。她把腰肢扭得像条水蛇,缠绕在维托身上。

“玛丽,去叫那个死人脸出来,我们有老朋友来了,另外给我弄个安静点的位置。”维托伸手在那个叫玛丽的女招待的屁股上拧了一把,说。

玛丽带着他们在靠窗的一个桌子边坐了下来,又给他们都倒上了一杯朗姆酒,然后就离开去找汉尼拔去了。

“那么老大您现在在干什么呢?”丁丁抿了一口酒,问道。

“我在纽约开了一家买比萨饼的小店,生意还行,另外,我也帮大胡子销售那些走私来的哈瓦那雪茄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太正规的买卖。嗯,现在铁路股票好像很赚钱,我也买了一些。”维托笑笑说。

“嗯,您在投资铁路股票?”丁丁问。

“怎么了?有问题吗?”维托看到丁丁的表情好像有点不对,就问道。

“啊。”丁丁这准备说,就看见一个人走了过来。

“汉尼拔,能见到你真高兴。”丁丁说。

“嗯,要是阿道尔也能在这里,那就更好了。要不要来一支船长贩卖来的雪茄。”汉尼拔一边顺手拖了把椅子过来坐下,一边说。

“丁丁,你消息灵通,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铁路股票有什么问题吗?”维托并没有忘记刚才的话题。

“铁路股票?丁丁,你有内幕消息?”这一下,连一向不太爱说话的死人脸汉尼拔也动容了,显然,他也在那里面投了钱了。

丁丁向四下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各位,现在我和你们讲的,不要出去乱说。能做到吧?”

“没问题!”维托说。

“我也没问题。”汉尼拔也说。同时他们也都意识到,这里面也许会有大问题。

“就在两天前,我的一个做经济报道的同事,告诉我说,‘手里要是有铁路相关的股票,都尽快处理掉吧’,他告诉我,现在大部分铁路都没有任何盈利的可能,它们的股票价格完全是被人为的抬起来的,就像当年荷兰的郁金香。”

“什么是荷兰的郁金香?”汉尼拔问道,显然,他对于金融史上的那些故事一点都不知道。

“十七世纪的时候的事情,在荷兰,郁金香球茎的价格突然高涨,一度涨到每个球茎的价值高达数千荷兰盾的地步。所有的人都想发疯了一样的购买它,完全不考虑这东西凭什么值那么多的钱。然后到了某一天,一夜之间,这东西的价格从数千荷兰盾跌到几个荷兰盾,一大批的人血本无归,那一晚上据说就有数千人跳进了阿姆斯特尔河。”丁丁回答说。

“上帝呀!”维托说。虽然维托自己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都干过不少,但是,这样的灾难性的事件还是吓了他一跳。“等等,丁丁,你是说……”

“客运铁路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运力是空置的。货运嘛,你听说过吗?运一车皮奶牛到一百公里外去,运费只需要一个美元(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那为什么报纸上还都是利好的消息,为什么现在……”维托条件反射式的问道,不过他立刻意识到了自己问的话有多幼稚,于是黑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丁丁,你是说报纸在故意压制这些消息?”

“这一类的新闻的确很难在报纸上发表出来。现在成交量很大,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也许是最后的疯狂了。股价也许还会涨一段,但却非常危险,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知道那些人……哦,我是说你根本猜不到什么时候它就会向雪崩一样崩塌下来。我建议你们尽快撤出来,落了口袋的钱才是真钱。别忘了上次的石油风潮。”

维托想了想,将手里的酒杯向丁丁举了举,说:“谢谢你,丁丁。你一定是上帝派来的。”

“老大,你打算将资金撤出去?”丁丁问。

“我已经赚了不少了。”维托说,“我打算先把它全部变现。说真的,在这里我已经赚到了百分之两百的利润了。然后再拿一半的钱出来冒一次险,做做空。汉尼拔,你打算怎么做?”

“老大,我打算直接把它全变成钱,然后存到麦克唐纳银行里去。”汉尼拔回答说。

“嗯,老大,汉尼拔。今天我们提到的事情,除了我们当年的兄弟,谁也不要说。这里面的水很深的,水里的大鳄鱼不是我们这样的小虾米能去惹的。”丁丁又强调了一句。

“我明白。”维托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

“我不会乱说的。我还想多活几年呢。”汉尼拔这样回答说。

……

第二天一早,维托和汉尼拔就到股票市场将手里所有的铁路相关股票全都卖掉了。

然而此后的一个月里,股市上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股价的确一度有过下挫,但这种下挫看起来更像是在下挫整盘,到了第二天,立刻就又恢复了增长。甚至于有时候股价还会在某个位置反复震荡,但是总的来说,股价还是在不断的上涨的。

“老大,你说丁丁说的靠谱吗?要是没有退出,我们现在又多赚了不少了。”汉尼拔问道。

“丁丁这个人我觉得还是信得过的。他不会瞎说的。而且我也发电报给其他城市的一些朋友,从他们那里了解铁路运输的情况。情况和丁丁说的没什么两样。所以,铁路股票崩盘只是时间问题。上次的石油风潮你没有经历过?”

“老大,我是新移民,没赶上那档子事情。”汉尼拔说。

“难怪你还有这样的想法。上次……哎,要不是石油风潮,我怎么会跑到阿拉斯加冒险呢?别急,说不定明天就得崩盘。”

第二百九十八章 崩盘(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