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和维托想的不一样,第二天,股市依旧没有崩盘。一切似乎都还很正常,股价继续上涨,然后在收盘的时候小幅下挫,但总体上,还是涨了那么一点。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持续的繁荣让很多人都忘记了危险,甚至将股票的上涨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常态。嗯,史高治曾在家族的聚会上用这样一个满怀恶意的故事来嘲笑这样的家伙:“有一群小鸡,它们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每到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一个农妇,然后天上就会掉下美味的玉米。日复一日,都是如此。它们也都觉得只是一个常态的规律了,于是有一天,时间又到了,农妇又出现了,然后,农妇家里的餐桌上多了一只烧鸡。”

不过至少目前,这只鸡还没有被端上桌子。还活蹦乱跳的在等着新的玉米呢。

“该死的!怎么还不崩盘呀!”维托望着刚刚经过了一轮所谓的震荡整盘之后,有略微上涨了一点的股票价格,在心里恶狠狠的骂道。他手中的股票早就卖出去了,算起来也已经给他赚了三万多美元的落袋钱的,这简直比在阿拉斯加挖黄金都来的快。如今维托将其中的一半,也就是差不多一万六千美元拿出来,做空铁路。这么做风险很大,如果在他预定的时间里崩盘没有发生,以现在的涨幅,他就可能要亏掉七千美元左右,即使是现在,这对于维托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了。

……

“麦克唐纳先生,如今您名下的需要抛出的了。”约书亚对史高治说。

“啊,那么约书亚,你打算要开始做空了吗?”史高治问道。

“还没有,现在还有一点升值的空间。”约书亚说。

“这么说你的资金还没有撤出来?”史高治说,“约书亚,你的技巧我是非常佩服的,但是,在已经胜利的了情况下,过分的去追求全歼什么的,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市场上总还是有一些在我们控制之外的力量的。”

“您说的是指摩根他们吧?”约书亚说,“我注意到了最近他们好像也在撤出资金。他们也许要准备开始做空了。我的资金已经撤出了一部分了,即使现在在里面的全赔掉,也不至于伤筋动骨了。而且,我撤出去的那部分资金已经开始在做空了。这样一来,如果真的下跌速度太快,让我剩下的那些来不及撤出来而蒙受损失的话,那么狂跌让我在做空部分获得的收益也已经够弥补这些损失,甚至还能让我赚到不少了。”

“你最好在这个月底之前把做多的股票全出手吧,因为下个月会有一个好消息被公布出来,它可能会导致铁路股票的下跌。”史高治不动声色的说。

“什么样的‘好消息’?”

“暂时保密,而且……”史高治笑了,“这个消息的内容太过专业,嗯,算了,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

“约翰先生,您看,这里有一份稿件,非常的有突破性,他的第一作者是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编辑助理杰克将一份厚厚的文稿递给编辑约翰先生。

“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稿件?我还以为他已经放弃了科研了呢。”《柳叶刀》杂志的编辑约翰有点吃惊的转过身来,看到杰克手里厚得像是一本书的稿件,他不由得又笑了起来:“啊,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老习惯一直不改呀,他又弄了一本书来,想让我们出个新的专刊吗?让我看看……”

自从上次史高治发表了那篇被普遍认为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名为《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成因及某种化学物质对它们的治疗效果的研究》的长篇论文之后,虽然柳叶刀多次向史高治约稿,但史高治此后再也没有在《柳叶刀》上发表什么新的文章了。后来大家都了解到史高治变成了大富豪,于是大多数的编辑人员也就认为史高治多半是放弃了科研,一门心思赚钱去了。

约翰打开文稿,首先看到了这篇论文的题目《由黄热病引起的对于某种新的微生物的推想以及实验结果的研究,及其致病机理、传播方式及预防和治疗手段的探讨》“啊,麦克唐纳先生给论文取的名字还是长得可怕呀。”约翰一边说,一边翻阅起了文章,渐渐地,他的脸色越来越严肃。

过了好几个小时,约翰总算是将论文看完了。他抬起头看了看挂钟,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了。

“哎呀,只有三十分钟了,必须马上去见普尔先生,赶在下班前让他看到这个。”约翰抓起文稿,从办公室里冲了出去,朝着三楼的主编办公室猛冲了过去。

主编普尔博士这个时候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回家了,今天是妻子的生日,他要赶回去给妻子庆祝生日。就在这个时候,门一下子被推开了。

“约翰,有什么事情吗?”普尔诧异的看着跑得气喘吁吁的约翰。

“普尔博士……有一篇新的论文……”约翰喘着粗气说,“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我……我觉得它……它的质量不亚于他的上一篇。”

“拿来给我看看?”普尔博士说,嗯,一般的论文,略微翻翻也就大致知道质量如何了,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至少普尔博士就是这样想的。再说,普尔博士对于自己的阅读速度一向是非常自信的,虽然离下班的时间近了,但粗略的看看还是没问题的。

从约翰那里接过论文,普尔博士才发现,这篇文章可够厚的,多半来不及看完。不过既然拿到手上了,而且还没有下班,那就先看看吧……

“约翰,可惜现在我们无法立刻重复这里面提到的实验,这真是篇高水平的论文。可惜,可惜这种被麦克唐纳先生命名为‘病毒’的新的微生物现在还无法用显微镜看到。而只能通过一些相对间接的方式来证实它的存在,不过麦克唐纳先生的实验设计真是非常非常的有创造性……啊,约翰,帮我把电灯打开一下,该死的这里的光线太暗了……”

就这样,普尔博士一边看着论文,一边和约翰讨论着里面的内容,并且商量什么时候安排实验验证,以及如何安排版面的问题。也不知过了多久,约翰的肚子首先发出了“咕咕”的声音,然后普尔博士的肚子也不甘示弱的加入了合唱。

“哎呀,下班时间过了好久了吧?”普尔博士突然想起来今天好像是妻子的生日,于是不由得变了脸色说,“真该死,今天是安妮的生日,我答应她会按时回家的。啊,约翰,我不能和你再谈这个了,我必须马上赶回家去,要不然今晚我可能就得在阳台上过夜了!主呀……”普尔博士放下论文,也顾不上风度形象了,撒开腿往外就跑。

“对了,约翰,把论文收好,这篇论文极其重要!”普尔博士的声音伴随着急匆匆的下楼梯的声音传进了约翰的耳朵。

……

“有大笔的资金开始做空,这多半是史高治和约书亚他们。”一个银行家对摩根说。

“有统计资料吗?拿给我看看。”摩根说。

一个助手立刻将一些材料递给摩根。摩根接过这些材料,细细的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就皱起了眉毛。

“的确有一大笔资金在准备做空,但是看数额,并不太像是史高治和约书亚他们,他们的资金逼着要多得多。难道是他们并没有把获利的资金都拿来做空?嗯,这也很有可能,史高治这家伙虽然是做空起家的,但是在玩金融的时候,胆子其实很小的。而且他赚钱的门路很多,该不是他又发现了什么更可靠的赚钱门路,所以把那些钱拿去派上别的用场了吧?究竟是什么新的用场呢?难道他又向阿拉斯加那次那样发现了什么金矿了?”摩根这样想着。

“资金的数量虽然不小,但是却比我们所知道的史高治和约书亚当初投入到做多股市的时候要少很多。这大概只是约书亚手里的资金,甚至也不是约书亚手里全部的资金。不过依照这些数字史高治的资金应该已经获利退出了。但他的这笔钱并没有投入到做空当中。他想要干什么?”摩根问道。

“也许,也许就像是上次石油危机一样,史高治为了名声,想要撇清自己。”有人说。

“不一样,那次危机完全是史高治发动起来的。而这次不是。而且这次他完全可以让那些犹太人出头来干。”摩根说,“他一定有什么新的赚钱的计划,可惜,我们不知道。要不然,跟过去也能赚不少钱。”

……

“史高治,马上做空铁路肯定能赚一大笔钱,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多萝西娅问到。

“因为马上做多另一个行业也能赚一大笔钱,而且还不会像做空铁路股,让整个经济崩盘那样招人恨。”史高治笑眯眯的说。

第二百九十九章 崩盘(三)

虽然摩根很想坑约书亚一把,但是在史高治的信息支持下,约书亚很快发觉了危险,在月底前从股市里把钱都撤了出来,并转向做空。而约书亚一直很好奇,到了月初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能让股市崩盘的“好消息”。

……

“所有的实验,我们都验证过了吗?”普尔博士问道。

“是的,博士,实验本身毫无问题。”约翰回答说。

“实验本身毫无问题,推导的过程也几乎没有漏洞,一个一个实验构成的证据链也非常详实。虽然没办法看到这种叫做‘病毒’的新的微生物,但是这种新的物种存在的证据已经非常清楚了。这是一篇和他的上一篇论文一样的具有开创性的,突破性的,极端重要的,极其富有讨论价值和前瞻性的高质量论文。”普尔博士将他能想到的各种美好的词汇都用到史高治的这篇新的论文上了。虽然因为这篇论文,他错过了为妻子庆祝生日,并因此被流放到阳台上和猫头鹰呆了大半夜,但他却似乎一点都没有迁怒于这篇论文的意思。

“啊,博士。它害得您错过了夫人的生日,您一点都不怨恨它吗?”约翰打趣的问。

“啊,当然不。你要知道科学是永恒的。和永恒的科学相比,个人,甚至整个人类都是非常渺小的。我们都不过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而已,就像侏罗纪的那些巨大的蜥蜴一样,许多年之后,我们的存在都只能靠化石来显示,当那个时候,个人的一点点小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当那个时候人类说不定都已经完蛋了,地球都属于新的,说不定长着三个身体的智慧生命了,我晚上被放逐到……有算个什么呢?简直就不值一提嘛。”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说漏了嘴的普尔博士赶紧用别的话题来转移约翰的注意力。

“可是我对这篇论文的作者确非常的不满,非常的不满!”普尔博士夸张的摇着头,“要是他在我面前出现的话,有一定要把他痛骂一顿!”

“为什么?”约翰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走了,而没有注意到,嗯,也许是故意装作没注意到普尔博士提到的“晚上被放逐到……”什么的玩意儿。

“因为你看看他的论文,你看看,他居然能从这样的最常规的实验出发,敏锐的发现问题,并且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合乎科学的大胆假设,然后又能用符合科学精神的严密的实验证据链条来证明它。这样的研究上的直觉是多么可贵!约翰,你和我都是搞科学的,我们还能不知道么?论这方面的才华,我们两个都远远的赶不上他,你看他初始研究的那个现象,我们都遇到过不是?这个该死的家伙!他在这方面的才华甚至足以和达尔文,甚至是牛顿爵士相提并论!我并不妒忌他,但是这个家伙居然如此的挥霍上帝给他的恩赐,有着这样的才华,却把心思都放到赚他喵的该死的钱上面去了!钱有什么用?够花不就够了吗?难道钱还能够永恒不成?难道等到了我前面说到的那种三体人统治地球的时代,他的化石还能拿着钱去和三体人做买卖不成?他简直是在浪费生命!这个该死的花花公子!”普尔博士恨恨的说。

“博士,那么这篇论文我们也想上一篇论文一样出一个专号?”约翰问道。

“当然,因为它太重要了。”

……

刚刚做完了今天的第四个手术,史怀泽医生疲惫不堪的从手术室里出来。刚刚的那个病人是个阑尾炎患者。阑尾炎以前是个大问题,大部分的病人都会死于手术后的感染。但在现在这已经不算什么大问题了,只要在肚子上开个口子,然后,割掉发炎的阑尾,再把腹腔整理干净,缝合起来,再用海洛因镇痛,用大量的磺胺来阻止感染就够了。自从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发现了细菌感染的危害,并拿出了好集中消毒手段以及磺胺这种对抗细菌的武器之后,术后感染出现的几率就小了很多。作为外科医生的史怀泽也不用再感叹自己的工作大部分时候都是无用功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史怀泽医生倒进了大高背椅里,闭上了眼睛。他实在太疲惫了,连续的四个手术,整个十二个小时,从昨天晚上一直忙到今天。有时候,外科医生这个活还真不是人干的。

史怀泽医生倒在椅子里就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小护士轻轻的推开门走了进来。她看到史怀泽医生睡着了,知道他今天一定又是做了好几个手术,就没有叫醒他,而是把一本杂志轻轻地放在他的办工作上,然后轻轻地帮他把窗帘拉上,又像一只猫一样轻轻地带上门走了出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史怀泽医生总算醒过来了。他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然后就发现,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新的《柳叶刀》杂志。

“新的一期出得好快呀。”史怀泽医生这样想着,伸手拿起了那份杂志。杂志入手很重,很厚,简直抵得上以前的好几本的厚度。“难道是又有一篇像《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成因及某种化学物质对它们的治疗效果的研究》那样的超长的论文?”史怀泽医生不负责任的这样想着。

翻开杂志,第一篇论文是《由黄热病引起的对于某种新的微生物的推想以及实验结果的研究,及其致病机理、传播方式及预防和治疗手段的探讨》,嗯它的作者是……是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

史怀泽医生立刻打起精神来,认认真真的看起论文来。

“再黄热病人的血液中没有发现特别的细菌……我怀疑是某种毒素……将黄热病人的血液用生理盐水稀释之后通过滤菌网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溶液注射给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出现黄热病症状……而且症状强度和此前的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这种毒素一定能自我繁殖,它一定是种比已知的细菌更小的能够通过滤菌网的微生物,我将它命名为‘病毒’……我试着用琼脂来培养它……毫无疑问,任何没有生命的营养物质都不能使之增殖,这说明它绝不是细菌……由此我想到既然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这种‘病毒’,那么以吸血为生的蚊子是否会是传染这一病毒的凶手,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事实证明,蚊子的确有传播这种‘病毒’的能力,因为避免蚊虫叮咬是避免感染危险的黄热病的关键……为此,我做出了这样的建议……就像细菌不但会袭击动物,也会袭击植物一样,我猜测也许会有一些专门袭击植物的病毒存在……”

……

“专门袭击植物的病毒?烟草花叶病的病菌总是无法发现,难道是这个?”皇家科学院的一位专门研究烟草种植的专家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嗯,也许我也能按上面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

《柳叶刀》发表的这篇具有开创性的,突破性的,极端重要的,极其富有讨论价值和前瞻性的高质量论文,立刻就在欧洲的科学界引起了一场大讨论。而在有了无线电之后,这个消息几乎是立刻就被传回了美国。

这个时候的美国,总是被欧洲人歧视为半野蛮人,但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能比出现大科学家更能表明自己的文明程度的事情呢?史高治的这篇得到广泛称赞的论文同样也就让无数的美国人觉得脸上有光。于是很快,一大堆媒体都找上门来就这个复杂的科学问题来采访了史高治。

第二天,在无线广播节目里就出现了有关病毒这种微生物的访谈节目:“听众们好,这里是‘discovery探索频道’,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比尔。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他将向我们讲解病毒是怎么回事,以及病毒的发现过程。麦克唐纳先生,欢迎您,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比尔先生,这是我的荣幸,我也是‘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忠实听众。”

“麦克唐纳先生,能告诉我,您是何时开始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不同于细菌的微生物呢?这种叫做病毒的微生物和我们以前在显微镜里看到过的细菌有什么区别吗?”

“啊,这还要从我的公司在巴拿马的那次灾难说起。当时,我和当时的日本政府成立的劳务公司签订了一份用工合同,雇佣一批日本工人去开挖巴拿马运河。接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可怕的传染病——黄热病袭击了这些工人,数以万计的工人病倒了。当时我和一些勇敢的医生们一起赶到巴拿马——在这里,我要向那些勇敢的医护人员致敬,因为他们冒着染病的危险一直在帮助那些病人和死神作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以前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对于黄热病好像都没有什么效果……”

第三百章 崩盘(四)

在采访节目的最后,史高治告诉大家:

“目前对于病毒,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这真是一个可怕的事实。我们手中的任何药物,无论是磺胺,还是其他的东西,对于病毒都没什么作用。而且,因为我们还不明白病毒的致病机理,是的,我们对此只有最粗浅的认识,我们观察到过红细胞在感染后迅速崩溃,但是病毒是如何侵入细胞,如何摧毁细胞的,我们一无所知。所以我们短期之内造不出针对性的药物,有关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在完全就像是古代的炼金术一样,靠运气乱碰。”

“但是,麦克唐纳先生,我记得您刚才提到过引起流感的也应该是病毒,对吧?可是为什么我们都觉得用海洛因就可以很有效的治疗这种疾病呢?”比尔问道。

“啊,比尔,这里面有一个通常的误区。事实上即使没有任何的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病人也能在一个星期之后康复。这里面的机理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是的,在大自然的面前,我们非常无知。而海洛因在使用后起到的作用只是缓解症状而已,原先需要一个星期好,用上了海洛因,还是需要一个星期才好。海洛因只是保证你这一个多星期里更舒适一点,不至于全身酸痛,动弹不得罢了。但如果你不幸得的是某种致命的流感,那海洛因对于挽救生命几乎一点效果都没有。”史高治回答说。

“那么岂不是说我们在病毒面前一点办法都没有吗?”比尔用一副担忧的口气问道。

“那也不是。至少,我明白了它的传播方式。比如流感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在流感流行的时候,一副口罩就能挡住绝大多少的流感病毒。另外,我们已经证明了,黄热病的病毒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只要能控制这个环节,就能战胜黄热病。”史高治回答说。

“那么我们现在有控制住这个环节的手段吗?我们现在如果重新去开凿巴拿马运河,能控制住黄热病的传播吗?”比尔问道。

“当然可以,我们现在有了DDT这种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完全可以用它将运河区的蚊子一扫而空,这样没了蚊子这种载体,黄热病也就不成为威胁了。”史高治回答说。

“我记得当年当您离开巴拿马运河的工地的时候,您曾经宣誓说,您一定会战胜黄热病,一定会回来的。现在,您觉得您可以宣布,‘我回来了’吗?”比尔问道。

“我想我可以这么说了,嗯,巴拿马丛林,我史高治又回来了!很快,我和我的朋友们就会重返巴拿马,重新启动巴拿马运河工程。”史高治回答说。

……

约书亚伸手关掉了广播,他现在已经知道所谓的,能让铁路股票崩盘的好消息是什么了。发现了新的致病因素——病毒,这在生物学、医学和病理学史上绝对是好事情,科学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找到了病毒传播的途径,并且有了掐断这种传播途径,从而让人类远离危险的疾病的技术这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好事情。能够重新开始开掘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交通也是好事情,对于欠了一大笔债务的巴拿马人民更是好事情。但是对于美国的铁路就不见得了。

在货运方面,至少是在大宗货物的运输方面,直到二十一世纪,海运依旧是最为便宜的运输方式。对于那些对时间不是很敏感的货物而言,走海运绝对比走铁路来得便宜。如果巴拿马运河能够通航,虽然从东海岸走海路到西海岸依旧要比直接走铁路远得多,当然也要慢得多,但是就运输成本而言,却要比走铁路不知道便宜多少。这当然也就意味着,一些原本需要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不再需要走铁路了。这对于铁路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有了这个消息作为起始,然后在配上一系列的做空的家伙,铁路的股票不崩盘才怪呢。

而且现在,约书亚也能想到史高治刚刚赚到的钱要用在什么地方了。当初巴拿马运河项目一样发行了股票和长期债券。后来在大瘟疫爆发后,这些东西都跌得像废纸一样。连带着巴拿马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也跌得一塌糊涂。如今在这个消息披露出来,而且史高治宣布将重新开始这一工程之后,尤其是如果工程开始后,黄热病真的不再造成问题被证实之后,这些东西的价值肯定会出现暴涨。约书亚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些东西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被史高治不声不响的买进了口袋。

……

这个道理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约书亚想得明白,各家报纸的财经新闻之类的也都想得明白,他们就像接到了什么指令一下,一起开始了对铁路股的看空大合唱。

于是预料中的崩盘出现了。这个年代还没有后世的跌停和涨停的制度,这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时代,在股票交易时间内,股票想怎么涨,就怎么涨,想怎么跌,就怎么跌,一切都是自由的。

在这种完全自由的市场上,最容易形成非理性的狂潮,在这个交易日一开始的时候,做多的惯性还稍微抵抗了一会儿,但随着抛出的股票越来越多,股价很快就失守了。首先是受货物运输影响最大的太平洋铁路。然后带动着各种铁路的价格迅速下跌。穿着马甲的交易员以最大的速度来回奔跑着,擦掉黑板上的旧的价格,写上新的成交价,然后立刻有擦掉新的,写上更新的,甚至直接写上更更新的。几乎所有的代理人都接到了电话,这些电话都只有一个内容:抛掉,抛掉,不顾一切的抛掉,越快越好!

当抛售成为一股狂潮之后,一切的理性的判断就都靠边了,越是抛售,人们就越是恐惧,于是恐惧,就抛售得越快。股价就像一个从高处滚下的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快,最后甚至连带着其他的一些相关行业的股票也开始了跳水,于是一场大雪崩就这样形成了。短短一个交易日,整个的铁路股票就一定跌掉了三分之二的价格,如果不是时间到了股票交易市场关了门,还不知道最后会跌成什么样子。

怀斯今天没能把股票卖出去,他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而已,就那么一眨眼的功夫,然后,每当他写出一个新的价格的时候,他就看到现在的成交价已经低于他的抛售价格了,到了后来,他干脆就不写了,因为以后来的价格卖出去,也已经剩不下多少钱了。

“还好,我不像尼尔森,我没有贷款来炒股票。只不过是吧家里十多年的积蓄一次败光了,但我还能工作,而且我们家并没有欠债,至少还能活下去。只是不知道尼尔森怎么样了,他借了那么多的钱,不知道他及时抛出了没有。尼尔森是个机灵的人,他应该……”

怀斯一边想着,一边徒步往家里走。他的家很有点远,徒步走要走一个多小时。前几天股市很热的时候,赚到了钱的怀斯会优待一下自己,花钱搭出租马车回家。而现在,走吧……

转过一个街角,前面就是全纽约最高的建筑——纽约塔了。据说在上面有一个非常豪华的餐厅,你们出售世界上最美味的,美味到你都想象不出来的珍馐。在股市非常赚钱的那会儿,怀斯曾经幻想过,有一天,能带着老婆孩子到这里来大吃一顿。不过现在,幻想中的装在银盘子里,身上插着银光闪闪的刀叉的烤鹅已经拍着翅膀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怀斯只能望着高耸入云的纽约塔叹气而已。

仰望了一会儿纽约塔,怀斯低下头,看到他的邻居尼尔森也正呆呆的站在街边上仰望着高塔,他的神色格外的狰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