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所以,无论是布尔人还是英国人,他们对战争的准备其实都还是不够充分的。布尔人只是为正规的作战准备了武器和弹药,至于用于长期游击战的武器弹药,准备得并不充分。而且他们的武器库也集中在几座防御严密的主要城市。一旦这些城市陷落,他们的武器弹药的补充就会出现大问题。而英国人也一定会严密的封锁他们的海岸,截断他们通往葡萄牙控制区的道路。到那个时候,他们就只能依赖于美国人的这种海运,而在这个时候,这些军火一定能卖出一个天价来。

不过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卖军火,史高治倒也用不着这样格外的上心思。这样的买卖虽然利润率非常高,但是单靠一两条潜艇能够运进去的武器又有多少呢?哪怕卖出天价来,总的收入也还是有限的,至少,对于现在的史高治来说,这已经是小钱钱了。

这条潜艇还有一个更大的任务,那就是把布尔人的黄金运出来!

布尔人已经把一部分的黄金存在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金库里了,不过史高治知道,布尔人手中还有更多的黄金,再加上他们和英国人宣战之后,立刻查封了英国人开的金矿所得到的,以及此后他们自己开采出来的,总数绝对不少。等到到了战争中后期,他们的城市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的时候,史高治相信那些布尔人会同意将这些黄金通过潜艇,运到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金库里来的。这样即使最后,布尔人战败了,有了这笔钱,布尔人也就有了为复国努力的经济基础。

然而史高治知道,布尔人是复不了国的,而且,他们的流亡政府也很快就会云散,到那个时候,只要收买几个关键的人物,这些黄金就会永远存在麦克唐纳的金库里了,虽然名义上,这些东西依旧是别人的,但在事实上,它和是麦克唐纳的又有什么区别?

第四百七十八章 黄金(二)

温斯顿·丘吉尔和哈利几乎走了一整天才到达第十步兵团的驻地——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第十步兵团的团长本尼特·奥斯汀是丘吉尔的熟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老贵族家族,想当年在丘吉尔的爷爷的那一代,奥斯汀家族还相当的兴旺,只是他爷爷是个花花公子,他的爸爸也一样,两代人又喜欢乱花钱,又喜欢瞎投资,结果他们的钱呀,土地呀什么的,很快就跑到犹太人的口袋里去了。总之就是,到了本尼特这一代,甚至连维持贵族的基本的体面都困难了。所以,为了重振家族,本尼特就进入了军队,靠着爷爷时代留下的人脉,加上自己也肯努力,于是渐渐地在军队中爬了起来,如今已经是一位中校团长了。

“嘿!本尼特,好久不见了!”一看到奥斯汀团长,丘吉尔就热情的上去打起了招呼。虽然他真的好久都没见过奥斯汀了,他们上次见面的时候,丘吉尔好像才刚刚开始上小学呢。老实说,丘吉尔一点都不记得这个奥斯汀是什么样子了,他如今认出对方来完全是因为对方肩膀上的宽宽的肩章。

“啊,是温斯顿吗?我们可有好久没见面了。”奥斯汀团长也做出了一副非常的熟悉,非常的热情的样子。活见鬼,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本尼特·奥斯汀虽然比丘吉尔要大上一两岁,但也完全是个小孩子,那里还会认得这个目前看起来还很精壮但是若干年后会变成一个半秃顶大胖子的家伙。只不过他知道,出身名门,而且家族日益兴旺的温斯顿·丘吉尔将来注定是要进入政坛,并且爬到一个他望尘莫及的位置的家伙。而这个家伙现在到南非来当战地记者,就是在为未来的政坛之路做准备,刷声望。当然,丘吉尔要刷声望,也少不了他的配合。所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趁着这个机会和他把关系拉好了,那将来升迁的机会自然会大很多。

奥斯汀团长走上前来,热情的给了丘吉尔一个熊抱。

“到我的房间里来喝杯咖啡吧。”奥斯汀说。

“恭敬不如从命。”丘吉尔也这么说,两个人就一起走进了奥斯汀作为临时指挥部的,临时征用来的房子里。

勤务兵在餐桌上铺好了洁白的桌布,然后给两人倒好了咖啡。

“在这里条件艰苦,没有好的茶叶,也没有好的器具,只好请你将就一下了。”奥斯汀笑着对丘吉尔说。

“这我能理解。”丘吉尔笑笑说,“前线的环境的确是艰苦,不过这也是为了帝国的利益和荣誉。”

“对,为了帝国的利益和荣誉!”奥斯汀微微的举了举手里的咖啡杯,向丘吉尔致意。

“本尼特,能和我谈谈战斗的情况吗?”丘吉尔问道。

“这当然没问题。”奥斯汀回答说,“总的来说,那些布尔人的确是不错的对手,比起一般的土著白人都要更狡猾。你知道他们长期的和那些祖鲁人打仗,所以枪法都很不错,论起平均的水平,不比英国士兵差。而且他们的士兵也有不错的勇气,至少比大部分的土著白人都强得多。我们刚刚到达开普敦的时候,正是这些布尔叛匪围城的时候,依靠着工事的帮助,我们打退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他们进攻的时候很狡猾,很会借用地形来隐蔽自己。不过面对舰炮的轰击,这些都没什么大用。但是他们的指挥官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不够坚定,缺乏勇气。他们太习惯与靠阴谋诡计来打仗,比如他们攻下金伯利的时候,都是使用了携带短枪的穿着平民服装的家伙先发动偷袭,然后再里应外合的攻下城市的。到了真的要硬碰硬的时候,他们的指挥官就缺乏勇气了,所以一旦进攻受挫,他们就立刻放弃攻击,完全不像帝国的军队,能够顶着巨大的伤亡一直冲上去。所以,如果是正面对战,我敢肯定,我们能碾碎他们,就像用铁锤砸碎一个核桃……”

总的来说,奥斯汀团长虽然有点过分的拔高了英国军队的水平,但是他却并没有太过分的贬低自己的对手。奥斯汀可不想丘吉尔在报道中将布尔人说得太不堪一击了,毕竟,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这样的战绩,是完全没法拿出来吹的。只要把敌人描绘得凶恶强大,战胜了敌人才显得有英雄范儿嘛。比如说后世的赤兔国的网民,在讨论朝鲜战争的战损比的时候,一般都只算赤兔国和白头鹰的伤亡,至于南棒子和北棒子,虽然他们的伤亡更大,但是非人类的伤亡一般来说是不能算进来的。

就在两个人正在聊得起劲的时候,传令兵却送来了一道新的命令。

奥斯汀团长看了看传令兵送来的电文,然后站起身,对丘吉尔说:“原本我们要在这里修整两天的。只是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必须加快行军速度。所以温斯顿你也要跟着辛苦一点了。我们今天要急行军到前面的肖特镇了。”

“发生什么事情了?”丘吉尔问道。

“没什么,那些布尔人知道挡不住我们,所以在破坏他们占领的而一些城市的设施。我们当然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肆意破坏,所以上面命令我们加快速度,阻止布尔人的破坏活动。”奥斯汀团长回答说。

……

当天下午三点半,第十步兵团顺利的赶到了肖特镇。从上午10点左右到现在,部队急行军了三十多公里,士兵们都相当的困乏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们还不能松懈,因为他们还必须构筑营地,布置明暗哨,准备做饭,总之,事情还多的是。

而且这一晚上他们还没能睡好,因为到了夜晚,布尔人开始不断地从远处开枪骚扰。甚至还用迫击炮向着营地射击,好在,晚上布尔人也打不准,没炸到人,但是大家的休息状态也都不是很好。

“明天就能赶到贝尔维尔了,到了那里大家就能睡个好了。”奥斯汀团长也只能这样鼓舞士兵了。

……

此后的一段日子就是不断的行军,然后就是布尔人不断地骚扰。那种骑士之间的,光明正大的战斗一直都没能出现。布尔人拥有大量的马匹,据说足够给每个士兵配上三匹马。这使得他们的军队有着非常好的机动能力。他们会在英国人的行军路上埋设地雷,然后拿着狙击步枪躲在一边的某个小山包上面,等到英国军队因为踩到了地雷而停下来的时候,他们就趁机开枪射击。开了几枪之后,他们就跳上在旁边准备好了的战马,然后扬长而去。

在一开始受到了这样的袭击之后,奥斯汀团长立刻就采取了措施。他让骑兵部队负责清理那些布尔人的骑马狙击手。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骑兵在追赶布尔人的时候追得远了一点,结果中了布尔人的伏击,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显然,布尔人的这些骚扰性的活动都是为了让英军的进军速度减慢,一边为他们一边撤退,一边破坏城市和铁路的行动争取时间。反正直到现在,丘吉尔所见过的各处城镇的火车站都被破坏了。铁路也被严重破坏,铁轨什么的全被布尔人拆走了,枕木也没给英国人留下半根。虽然路基还在,但是短时间内,真还指望不上这些铁路了。至于布尔人把这些铁轨和枕木都拆去干啥了,很多传言都说,布尔人在约翰内斯堡修建了非常坚固的堡垒,而且还在不断地加固它,那些铁轨枕木都被运到约翰内斯堡去了。

一个当地的英格兰移民告诉丘吉尔:

“布尔人开着一列列车,每开出两三百米就停下来一次,然后就有祖鲁工人从车上下来,将后面的铁轨和枕木全部拆掉,装上火车,然后他们再接着往前开,然后……他们从铁道上经过,就像是一群蝗虫从田野上经过一样,连一根铁道钉也没剩下来。”

“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一直跑回到约翰内斯堡去不成?他们要真的这样干那倒是正好,我们就能够一次性的把这些无赖全部消灭掉。所以,这些无赖套路其实有什么用处呢?”奥斯丁团长是这样对丘吉尔说的,丘吉尔也深以为然。

不过战斗的爆发要比他们想象的更早一些。这天在新到达的一个小镇里,他们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这里的铁路居然还保留着枕木。

这说明他们距离那些布尔人已经不远了,以至于布尔人已经来不及彻底破坏铁路了。这样看来,如果他们能加快前进的速度的,那么就完全可能追上那些布尔人,消灭他们。

受到这种情况的鼓舞,奥斯丁团长在和上级商议之后,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将辎重部队留下,全团的战斗部队轻装前进,争取尽快追上并且消灭那些布尔人。

第四百七十九章 黄金(三)

“摩根先生,我们的人得到一个情报。史高治正在做多黄金。”摩根的商业情报部主管伊戈尔前来向摩根报告说。

“史高治在做多黄金?”摩根吃了一惊,因为最近不断传来英军胜利的消息,所以大多数人都有着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预期。而这也将意味着黄金供应的恢复。当黄金供应总量突然下降的时候,单位黄金的购买力自然就会上升,而导致其他的一切商品,相对于黄金的比值下降。而反过来,如果黄金的供应马上就有望恢复了,那么它的购买力自然也就要下降到正常水平了。既然英军节节胜利,那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都意味着黄金的供应很快就会正常,于是黄金的购买力自然就会下降。而史高治在这个时候看多黄金,也就是说,他认为黄金的购买力还将继续上升,这就显得有些不一般了。

摩根当然知道,在期货市场上,当大多数人都一致看好某个东西的时候,并且投入其中的时候,赚钱的机会的大头就已经过去了,那些悲催的大多数人,其实都不过是接盘侠而已。就比如现在,当布尔人没能一鼓作气的拿下开普敦的时候,像摩根这样的消息灵通的人士就已经认定,胜利的天平会倒向英国一边。就已经开始为此而布局了,结果后面战局的发展也印证了他们的预期,让他们赚了不少。

现在虽然继续看空黄金,正常情况下,能够赚到的钱已经不多了,但是这还远远没到就可以反转过来,看多黄金的时候,别的不说,摩根自己,还有罗斯柴尔德的那帮子犹太人手里的筹码还没来得及完全抛出去呢,市场趋势不断向看空黄金的方向继续在发展,而那些早就拿到了足够的筹码的大鳄们,也正在推波助澜的鼓动着这种趋势,顺带着借着这个机会,将手里的筹码兑现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只有等到这些大鳄们完成了拉高出货的过程之后,才是正常的市场反转的时候呀。而史高治却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做起了多,这不是太早了吗?

一般来说,虽然摩根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在大多数方面自己都不如史高治这个变态,但是,但是至少在金融这一块上面,摩根觉得,自己还是要明显的比史高治厉害那么一大截的。但是在史高治提出并且主导了美联储的建立之后,摩根觉得自己的这个信念也被严重的动摇了。如今摩根觉得,史高治在金融的战略问题上,已经只比自己差那么一点点了。只不过史高治的钱更多,所以他能花在情报的收集呀,信息的研究呀这类地方的钱也比自己多得多。所以综合起来,他在做战略判断的时候的能力已经比自己强那么一点点了。当然,这不是因为个人能力,而是因为史高治有一群神队友。不过,摩根觉得,在进行具体的金融操作的时候,史高治应该还是比不过自己的,毕竟,行情瞬息万变,史高治的那些神队友们,未必来得及细细的分析。更多的时候要靠决断者自身的能力。不过,当史高治做出了和摩根的判断不一致的决定之后,摩根还是感到格外的不安。

“消息确切吗?”摩根问道。

“应该是非常确定的。我们的人一直注意着市场上资金的动向,那么大的资金的加入,他们应该不会弄错。”伊戈尔回答说。

“啊,这样呀。”摩根思考了起来,过了大概一分钟左右的样子,摩根就做出的决定:“我们加快出货,这次我们相信史高治的判断。”

当天晚些时候,摩根对他的盟友们就他的这一做法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我知道,加快出货意味着获利的减少。但是我得到了确切的情报,史高治已经开始做多了。我想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史高治在金融市场上一向很少做太过冒险的事情。而且黄金市场的动荡基本上就源自于南非的战局,史高治很早就在南非布局了,现在南非军队手里一半以上的武器都是源自于麦克唐纳。而且,我相信,他们的雇佣兵也一定在战场上。所以,对于这场战争将如何发展,他一定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他现在做出这样的举动,我觉得也许过不了多久,整个战局就会发生新的变化,英军可能要在战场上受挫了。”

“可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伙们还在……他们在英军中的影响也不少,也应该能知道不少的东西。”有人说。

“啊,有关这个问题嘛。”摩根笑了笑,“这就要看各位在关于战争的判断的问题上,是更相信罗斯柴尔德还是更相信史高治了。”

这个问题还真的很不容易决定,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发战争财不是一次两次了,总的来说,说他们是战争贩子,那绝对不是污蔑。但问题是史高治·麦克唐纳这个怪物,也同样是个擅长发战争财的家伙,是个战争贩子,而且,还是战争贩子中的精英。就像以前,史高治骄傲地宣称过的那样,在对战争的发展进行的判断中,他可是从来没出过任何关键性的错误的。而相形之下,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在对战争进行投资的时候可是犯过不少错误,甚至是决定性的错误的。比如罗斯柴尔德家伙们在对美国内战的前景进项评估的时候,就错误地判断美国将要分裂,并因此做出了支持南方和从美国北方撤出资金的错误决定。结果导致他们在新大陆一度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被一扫而空,直到如今,他们在北美的影响力都没能有效的恢复。如果不是他们决定,那在今天的北美,摩根和史高治他们能不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就还真是个大问题。

考虑到这些,大家普遍还是觉得,在对这场战争的发展的判断上,史高治应该更靠谱一点吧。于是,摩根的做法,也就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不过考虑到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第一手的情报资料来判断英军是否可能在最近严重受挫,所以摩根也建议整个的财团联盟不整体的加入到史高治的行动中,暂且,采取观望态度。当然,个别成员对史高治特别有信心的,也可以自行处理。

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过三天之后,从南非就传来了消息,英军第十步兵团被围,处境危险……

利用英军兵力过于分散的弱点,同时依靠着铁路运兵的优势(在布尔人控制区的铁路当然没有被拆掉),再加上布尔人拥有大量的马匹,这使得布尔人的步兵基本上都是骑马步兵,这也使得布尔人在集中兵力的时候要比英国人快得多。结果就是丘吉尔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奥斯丁团长以及其他的近千名士兵都已经被布尔人包围了。

一开始,奥斯汀团长还相当的镇定,因为,那些布尔人人数虽多,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些土著而已。正面作战,难道大英帝国的军队还会害怕土著吗?而且虽然前几天赶路赶得急,但是英国陆军的基本素质还是很不错的,宿营的时候的防御工事什么的都没有偷工减料。再加上如今在布尔人拆掉的铁路上,还有大量的枕木。所以老实说,英国人的工事修建得比前些日子还要更坚固。所以奥斯丁团长哪怕在了解到包围了自己的布尔军队在人数上超过了四千人之后,依旧没有太过担心。他觉得凭借着这些工事,他可定能守到援兵到来的时刻。所以,在布尔人的军使来到他的面前,要求他和他的士兵立刻放下武器投降,并表示将依照华盛顿宣言保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的时候,奥斯汀团长还轻蔑的表示,如果布尔人愿意立刻无条件的向他们投降,他也愿意依照华盛顿宣言,给与他们人道的对待。

然而这个信心随着布尔人的第一轮炮击就一下子变成了灰烬。布尔人的炮弹落在地上之后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轻松的就在地面上炸出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大坑。士兵们军官们都缩在战壕里,捂住耳朵,同时张大了嘴巴——军事操典里面告诉他们说,这样有助于保护耳朵。

从爆炸时候的震动,以及地面上的弹坑的大小上,奥斯丁几乎立刻就判断出这些正在向着他们开火的大炮口径绝对不会小于六寸。而他的士兵所构建的工事只是一般的野战工事,根本就无法承受这样口径的火炮的攻击。

而且火力的密度也表明,布尔人手中的火炮数量也不少,至少不会少于十门。

“该死的布尔人!”奥斯汀诅咒着。大英帝国和生为贵族的骄傲使得他不愿意承认,但是他已经隐隐的感觉到,他手中的军队怕是顶不到救援到来的时候了。

第四百八十章 黄金(四)

英国第十步兵团坚持的时间比奥斯丁团长估计的还要短,在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布尔人发起了进攻。而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手里能用的重机枪已经只剩下一挺了,根本就无法编织成有效的火力网。更为麻烦的是,为了加快前进速度,奥斯汀抛下了他的炮兵,这使得他缺乏有效的压制敌人的机枪的手段。在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布尔人很快就冲进了英军的战壕,然后,英军就发现他们此前一直不太看得起的几种武器让他们吃了大苦头。

第一种要命的玩意儿是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卖给布尔人的冲锋枪,这东西英国人也有。但是因为它射程太近,又过于消耗弹药。所以英国人对这种武器的评价就是——更适合黑帮械斗什么的,在正规战场上效果有限。而且,在国内的种种测试中也证明了,在最常见的200米左右的交战距离上,一杆新式的李恩菲斯特步枪能够轻松的压制住一支冲锋枪,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冲锋枪的子弹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然而现在,布尔人的机枪和迫击炮压得战壕里的英国人简直就抬不起头来,步枪的射程优势自然也就施展不开,等到到了战壕里,火力凶猛的冲锋枪就占尽了便宜。除了冲锋枪,美国人卖给布尔人的战斗霰弹枪也让英国人吃尽了苦头。

总之,仅仅抵抗到当天的下午,第十步兵团的就完全顶不住了。他们已经被布尔人分割成了好几块,奥斯丁和丘吉尔都觉得继续抵抗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于是奥斯丁团长宣布投降。

“希望你们能够依照华盛顿宣言,给与我们人道的对待。”在见到布尔人的指挥官之后,奥斯丁团长作了这样的表示。

“我们当然会依照宣言的精神对待被俘人员,因为我们是文明人。”那个布尔军官高傲的回答说,“只要你们的人没有做出过不在保护之列的罪行,并如宣言上要求的那样做出适当的配合,我们就不会做出任何有悖人道主义的事情。”

然而在收缴英国人的枪支的时候出问题了。当时英国人一个接一个的上前来交出武器,很快就轮到了丘吉尔。当丘吉尔将他的那只麦克唐纳手枪交上去的时候,负责收缴枪支的那位布尔军士顿时两样放光的吹起了口哨,他拿过那支手枪就把玩了起来。

“真是一支好枪。”那个布尔人一边说,一边顺手就把弹夹退了出来,然后他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达姆弹!他们居然使用达姆弹!”那个布尔人大喊了起来,于是丘吉尔立刻就被一大群的布尔士兵围住了。

一个布尔军官走了过来,问道:“发生生么事情了?”

“长官,那个家伙的枪里面是达姆弹!他居然使用达姆弹!”那个军士愤怒的回答说。

“这支枪是他的?”那个军官问道。

“是的,长官,就是他!”

“好吧,”那个军官说,“你们把他拖出去,枪毙掉!”

刚才丘吉尔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如今才知道,是这些子弹给他惹了麻烦。他赶忙大喊:“不是这样的,请听我解释!”

这个时候奥斯丁团长也一个箭步冲了过来,伸手拉住了那个正要把丘吉尔往外面拉的士兵的手,转过头对那个军官说:“将军,温斯顿先生只是一个随军记者,并不是战斗人员。而且战斗发生后他一直跟在我身边,没有向任何人开过哪怕一枪。我想这里面一定是有误会。”

“是吗?”那个军官冷笑着说,“那好吧,英国佬!我给你的朋友一个机会,让他来说说,他带着一只装满了达姆弹的手枪到前线来干什么?”

“这支枪不是我的。”丘吉尔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了,“这是我在一个小镇上的一间被烧毁了的房子里捡到的。您可以看到我的这支枪今天根本就没有射击过,弹匣里面全是满的,枪油也是刚刚上的。当时有个士兵在一个被火烧黑了的柜子里面发现这东西。我觉得这支枪比我原来的那只英国产的手枪漂亮多了,就用我原来的手枪,加上一个英镑,从他手上缓过来的。”

那个布尔军官熟练地拉开机匣,往里面看了看,然后点点头说:“这支枪今天的确没有射击过。甚至于这支枪直到现在,都不一定打出过二十发子弹,几乎和全新的一样。戴维,你出去看看,看看我们的人中有没有被达姆弹打伤或者打死的。”

于是一个副官就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他进来报告说并没有发现有被达姆弹击中的士兵。于是那个布尔军官就笑了笑,然后朝着丘吉尔说:“英国佬,你很幸运,你的性命暂时保住了。”

……

第十步兵团的被歼灭仅仅是个开始,利用铁路内线调兵带来的战略机动优势,加上拥有大量战马带来得战术机动优势,布尔人连续出击,向着兵力分散的英军连续发起进攻。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布尔人连续对英军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围歼战。使得英军一家伙就损失了整整三个团。

英军在遭受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只能节节败退,不到半个月之后,布尔人的军队又一次的出现在了开普敦的郊外。而原本英军收复了的失地除了金伯利之外,则又一次的变成了失地。

如今在开普敦,除了和上次布尔人攻击它的时候一样的工事、炮台、英国海军之外,又多了两个师的守备部队,虽然这两个师在此前的战斗中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是,他们的残部加起来还是有一万多人的。所以比起布尔人第一次对开普敦发起攻击的时候,开普敦的防御总体上来说,是要强了很多的。相反,当布尔人第一次进攻开普敦的时候,不但城里的英军比现在少很多,而且城中还有布尔人的内应。甚至城外的铁路基本也还是完好的,所以布尔人的补给也更充分。在那样的条件下,布尔人都没能攻克开普敦,如今又怎么可能攻下这座堡垒呢?

所以,布尔人只是派了一些游骑兵到开普敦附近晃悠了一下,并没有向这里集结部队。当然,英国人也知道,布尔人的主力部队去了哪里——他们去了金伯利。这毫无疑问,因为还有一个英国师被包围在金伯利了。

如今英军在南非剩下的力量是绝对不足以用来给金伯利解围的。如果这些英国人傻不拉几的离开开普敦,去救援金伯利,那搞得不好,他们自己都会在半路上被人家围点打援的干掉的。所以,现在一切都只能靠被围困在金伯利的英军自己了。不过,几乎没人认为他们能真正的坚守住金伯利,等到从另一个半球赶来的新的救援部队。

更要命的是,金伯利现在是一座毫无物资储备的城市。这些东西,早在英军收复金伯利之前,就被布尔人运走或者干脆销毁了,而且现在已经是五月底了,这个时节在欧洲意味着初夏的到来,但在南半球的南非,却意味着冬天就要到了。再这样的环境下,试问又有哪一只部队能够坚持得住呢?

……

英军的一系列的失败的消息使得整个的黄金市场一下子被翻转过来了,尤其是当困守金伯利的英军最终不得不可耻的向布尔人投降之后,几乎没有人再相信,英国人能够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将布尔人镇压下去了。而英国指挥官向布尔人交出佩剑的一幕更是让很多的人想起了许多年前发生在北美的那一幕。也许下一步就应该是英国人被迫承认布尔人的彻底独立了吧。这成了很多人的猜测。

“史高治,你觉得英国人会不会收手,会不会允许布尔人独立?”在鸭堡里,洛克菲勒正在和史高治就时局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这是不可能的,约翰。现在的情况和美国独立的那个时候可完全不同。”史高治摇着头回答说。

“美国独立的那会儿,英国还没有确立起不可动摇的全球霸主的地位,至少法国还在全球范围内与英国争夺。所以英国需要用全副的力量来对付法国。这才给了美国机会。但是现在,在这个地球上,还有谁向当年的法国那样正在直接的向英国发起全面的挑战?法国?现在它满心想的都是如何击败德国,重新确立欧陆陆权。德国?在工业上,德国的确已经有挑战英国的资本了。但是暂时他们的海军还远远不是英国的对手。不像当年的法国。至于我们美国,至少现在。我们还忙着消化战争中得到的东西,所以短期内是没有谁能拖住英国的。英国完全有能力向南非增派部队。而现在的南非,在经济上又是如此重要……约翰你难道会因为暂时亏了点本,就放过注定能赚钱的大买卖?况且,英国已经登上了世界之巅,这是这个世界上最舒适也最危险的位置,无数双觊觎的眼睛都盯着他,如果在面对布尔人的时候表现的软弱,那只会鼓舞更多的人起来挑战他。所以,英国绝不会妥协。”史高治这样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