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第四百八十一章 黄金(五)

一八九八年六月六日,也就是英国在金伯利的守军向布尔人投降的那一天,英国期货市场上,黄金对白银等其他贵金属的比价再次创出新高。而且关于英国政府正在和布尔人秘密谈判,打算妥协的传闻也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这个消息倒是让白银的价格一度有所反弹,因为如果英国人真的和布尔人妥协了,那倒是意味着黄金供应可望恢复了。然而,这个期望几乎立刻就被打破了。

仅仅一天之后,英国政府就表明了继续对南非用兵的态度。并宣布,将派出更多的部队到南非去,解决布尔人的叛乱。这个表态立刻又让白银的价格出现雪崩。然后又有新的消息流传出来,说是英国人的这次远征动用的军队将超过十五万人,这使得英军在数量上已经于布尔人取得了均势。而且依据战局的需要,英国还可能继续向南非调集军队。虽然布尔人此前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要说布尔人的军队在没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也能够击败英国军队,在大英帝国纵横四海的积威之下,几乎没人会相信这一点。所以白银的价格再次出现了反弹。

“罗斯柴尔德毕竟是罗斯柴尔德,史高治,你看这帮子犹太佬通过这一段的英国方面的消息的操弄,恐怕不但将前面英军失败带来的损失全部捞回去了,甚至还又多赚了一笔。”洛克菲勒感慨说,“这些家伙真是……”

“的确,罗斯柴尔德的这些家伙们的这番表演的确精彩。不过,他们猜错了大势,即使现在挽回了一点损失,长远上看,他们在这一局当中已经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了,战术性的胜利改变不了什么。”史高治对于罗斯柴尔德的这一系列操作似乎并不以为然。

“这倒是,事实上自从他们错误的放弃了北美之后,他们的衰落就是不可阻挡的了。”洛克菲勒说,“你看到德国媒体对布尔战争的报道了吗?对英国各种讽刺挖苦,幸灾乐祸之情已经压制不住了呀。”

“不错,对于英国来说,这一战最大的问题就是暴露出了英国人的脆弱,让一些国家有了挑战英国的勇气。而对于罗斯柴尔德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的资金没有任何安全的避风港了。”史高治笑着说,“如今,罗斯柴尔德的产业遍及欧洲,无论是英国、法国、或者是德国,到处都有他们的资产。这在很多时候能够让它们逃避风险,但是欧洲新兴国家和英国的矛盾在本质上确实不可调和的。如果德国没有挑战英国的勇气倒还罢了。无非就是德国在一次次的危机中自行解体,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说不定还可以再把在德国的那些投资转移出来。但是这一次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的表现,估计以后很难再吓住德国了。到那个时候,德国人一定会跳起来和英国人展开全面的竞争的,最终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只要我们再适时地添把火,不要让战争停下来,欧洲就会被整个的砸烂,罗斯柴尔德的家伙们再能干,也会在这场战争中输个精光。所以,就算他们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在这个时候赚了一些,又有什么用呢?”

……

两个月后,英国的第二批远征部队开始在南非登陆,准备再次发起进攻。而这段时间里,依照着黑水的顾问们的提议,布尔人开始进行充分的坚壁清野。他们不但将原先的英国控制区内的铁轨和枕木都拆掉了,甚至,就连路基都没放过,这些铺路基用的碎石都被布尔人给运了回去,用于掺在水泥里构建各种防御工事。等到英国人再次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就会面对着一场真正的一战式的攻坚战了。

……

丘吉尔已经在这处工地上干了整整两个月了。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不停的用小推车将那些从铁路上拆下来的枕木呀,钢轨呀,碎石呀什么的从火车站运到远处的一处正在修建的防御工事里去。这当中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只有两个骑马的拿着霰弹枪的布尔士兵盯着他们。

丘吉尔拉着整整一车枕木,累得满头的是汗水。不过相比拖着钢轨和碎石的,他的任务还是相对轻一些的。这个时候,队伍却突然停了下来,因为在前面的路口上,一列火车正在从那里经过,所以整个的队伍都停了下来。两个布尔士兵也从马上下来休息一下。

“嘿,还有香烟吗?”一个布尔士兵朝着丘吉尔喊道。要说,布尔人的确相当严格的执行了华盛顿条约的精神,至少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是这样的。比如说,丘吉尔的钱包就还给了他,里面的英镑也没少。所以丘吉尔也就有钱隔三差五请看守他的布尔士兵抽烟。

“还有最后三根,一人一根,就没有了。”丘吉尔一边说着,一边从衬衣口袋里掏出了香烟来。将两根分别递给两个卫兵,然后自己也叼上了一只。

一个卫兵掏出了从美国人那里买来的打火机,炫耀似的叮的一声打开来,然后给丘吉尔和同伴点上了火。三个人一起吸起香烟来。这个时候,火车已经远去了,路口又开放了。两个卫兵转过身准备上马,其中的一个却一不小心被地上的石头绊了一跤,摔倒在地,而且顺着斜坡滚了下去。另一个卫兵赶忙松开了手里的缰绳,去过扶他。而这个时候,两匹没有人看守的马就在丘吉尔的身边。

丘吉尔立刻跳上一匹马,顺手拉住了另一匹马的缰绳,就朝着远方跑去。两个卫兵听到马蹄声,才发现出了问题。他们从坡下面跑上来的时候就只看见丘吉尔的背影了。他们举起手的霰弹枪瞄了一下,又摇摇头,将枪口垂下了来。因为战斗霰弹枪这东西虽然威力大,射速高,但是霰弹枪的射程却太近,如今丘吉尔已经跑出了至少一百米了,在这个距离上,霰弹枪根本不可能打中任何东西。哪怕是一头大象站在那里让他们打,也基本上没有命中的可能。而且霰弹的速度下降太快,到了一百米距离,恐怕连衬衣都打不穿。

丘吉尔的骑术还不错,骑着一匹马牵着一匹马一口气逃出了老远,而后他一路昼伏夜行,花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逃回了开普敦。

回到开普敦的丘吉尔立刻就开始动笔,写自己从被俘到脱逃的经历。他觉得这段经历如此曲折,一定能让他大大的出名。

不过没等他把稿子写好,一位军官就找到了他。

“是温斯顿·丘吉尔先生吗?罗伯茨勋爵对您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和您谈谈。”那个军官这样对丘吉尔说。

罗伯茨勋爵是这一次的英国远征军的统帅,如今对于罗伯茨勋爵来说,任何有关布尔人的情报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他听说有一位出身名门的小伙子在被俘后又从布尔人那里逃回来了,就让自己的副官约翰赶紧去把这个幸运儿找来,因为他可能知道不少的第一手的材料。

“温斯顿,我知道你刚从布尔人那里回来非常的辛苦,不过有些情况我非常需要了解和布尔人有关的任何信息。我想,您在布尔人那里呆了不少的时间,应该知道一些情况。”罗伯茨勋爵这样对丘吉尔说。

“勋爵阁下,我参加了第十步兵团,经历了第十步兵团的被布尔人击败的那一战。阁下,布尔人不是我们此前想象的那样的完全的民团。他们是非常训练有素的战士。我建议,要将他们作为和英国军队同等的列强军队来看待。他们在战术上非常的有特色。”

“说来听听。”罗伯茨勋爵问道。

“阁下,那些布尔人破坏了传统上倾向于我们的地区的铁路,而他们则可以利用他们控制区域的铁路,将兵力迅速的集结到某一个战略方向上。同时,他们的士兵都有马匹,这使得他们的战场机动能力也相当强。除此之外,他们的作战技法也很有章法。

当时我们被包围前就建有一些临时的工事,包括铁丝网和战壕。面对我们的防御,布尔人首先用重炮轰击我们。勋爵阁下,后来我被俘后在布尔人的铁路上发现过他们的列车炮。他们将一些移动不便的火炮,比如说6寸炮,甚至是8寸炮装到了平板列车上,靠着铁路机动,将这些火炮运动到射击位置。所以,勋爵阁下,一旦我们到达了他们的铁路线的附近,就有可能遭到通过铁路机动的火炮的攻击。

在重炮的掩护下,他们的士兵用一种装满了爆炸物的长棍子迅速的破坏了我们的铁丝网。而他们的士兵也在炮火的掩护下,逼近到距离我们的战壕不过四十米左右的距离。当炮火一停,他们就向我们的战壕投出一排手雷,然后就冲进了我们的战壕。所以我们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冲进了我们的战壕。勋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非常好的训练,非常好的配合,否则他们就会被自己的炮火杀伤。而一旦进入战壕,他们配备的冲锋枪和霰弹枪就比我们的步枪更适合在战壕中作战。很显然,他们对着场战争准备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充分。”

第四百八十二章 黄金(六)

从丘吉尔那里得到的情报让罗伯茨勋爵深为忧虑,首先,依照丘吉尔的说法,布尔人的军事训练水平相当的高。而且装备相当的好,一些重要的据点的防御工事也修得非常结实。这使得罗伯茨勋爵感觉到自己手中的军队的攻坚能力不足了。

自从美国内战中出现了全新的作战方法之后,陆军这些年来在战术上的变化堪称日新月异。而英国陆军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仗了,虽然靠着人家打仗的时候派观察员过去看多多少少的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说,陆军已经不再是一身鲜艳的红色军装了,而是采用了更有利于隐蔽的灰绿色军装,比如说,已经开始全面使用弹夹式步枪,并且开始使用散兵线的进攻战术和战壕、铁丝网、地雷、碉堡相结合的防御战术,但是毕竟没有真正的实战过,模仿的效果到底如何,大家心里也没有数。而且不久前美军对西班牙人的阵地的攻击,布尔人对第十步兵团阵地的攻击中都采用了大炮火力掩护士兵直接突破到接近大炮杀伤半径距离,然后炮击一停止立刻就发起突击的步炮配合战术。这种战术,英军也是在美国和西班牙一战后才开始练习,现在还完全不熟练。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依赖于骡马运输,步兵的火炮主要还都是3英寸级别的。这样的火炮,如果用来和布尔人手中的6英寸,甚至是8英寸的,利用铁路实现高机动的火炮对抗起来,那个画面简直就是美不胜收。

所以,虽然手上的军队越来越多,渐渐地已经达到了十八万人,但是罗伯茨勋爵的进攻行动依旧非常的谨慎,他只是以开普敦为核心,缓慢的向着外面推进,并且一直小心的保持着各支部队之间的距离以及他们和布尔人控制着的铁路的距离。

另一方面,罗伯茨勋爵则不断的向国内发电报,要求国内给他提供更多的军队,更多的战马,更多的物资以及更多的大口径火炮。

这自然就使得这场战争的预算大幅度的上升了。好在英国政府以及议会都明白,这一战英国输不起了,如果在这样的局面下,还要任由布尔人实现了独立,那大英帝国治下的那些殖民地恐怕都会有样学样,而那些对英国一向嫉恨得都快把牙床都磨没了的其他列强,更会毫无顾忌的到处扇阴风,点鬼火。到那个时候,大英帝国的损失就会更大。所以大英帝国必须拿出狮子搏兔的架势,全力以赴,彻底的击败布尔人,就像罗马彻底的击败迦太基一样,这样才有可能镇住其他想要消法的殖民地。

而在英国民间,老百姓们也对战争表示了普遍的支持。这很好理解,首先,对外侵略得到的好处虽然绝大多数都会被上面的那些家伙们吃掉,但是,不要说从那些饕餮们的爪子缝隙里面是不是能漏一点下来,仅仅是那些饕餮们因为忙于吃殖民地,而少吃他们一口,就算是让他们也享受到好处了。所以那些侵略成性的国家,必定也会有习惯与支持侵略的人民。一如二战时期举国疯狂的日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京大烧烤呀,原子弹呀什么的,真的没炸死多少无辜的人。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这些人也都是被媒体所欺骗而已,毕竟媒体掌握在那些吃人的饕餮怪兽手里,要想骗骗下面的小老百姓,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信息轰炸的威力,只要以后世的传销或者邪教为例就可以看出,哪怕是所谓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硕士,进入团队,洗脑数日,便会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深信不疑,如果你去劝他,他甚至会鄙夷你:“你被XX洗脑了!快到网上去查九评XXX有真相……”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那些被欺瞒的底层除了可恨,更是格外可怜。一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人肉宴席上,即吃人又被吃的。

既然英国国内意见统一了,而罗伯茨勋爵的要求也有着充足的理由,这当然就应该满足。只是这样一来,英国人的预算就超支了不少,以至于都需要发行新的国债了。

包销这一轮国债的自然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虽然战争费用超支对于英国政府不是好事情,但是对于金融家来说就真的不一定了。

……

罗伯茨勋爵花了整整一个冬天来训练他的军队,如今他手下的军队已经多达二十五万人,并且,因为他采取了最为稳妥的推进方式,所以,布尔人虽然时常试图发起攻击,但始终找不到太好的机会,几次作战都打成了消耗战。虽然在伤亡人数上,布尔人还是要稍微小一点,但是很明显,这种消耗对于布尔人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英国人消耗得起,布尔人却消耗不起。

于是布尔人干脆放弃了主动出击的试探,而是老老实实的等着英国人打上门来了。

……

曼哈顿外海,海盗号游轮。摩根的俱乐部又一次在这条船上举行聚会。不过这一次的参与者除了摩根的盟友们之外,还有来自麦克唐纳财团的代表人物——约翰·洛克菲勒和葛莱史东·麦克唐纳。这也是葛莱史东第一次作为麦克唐纳财团的代表出现在这样级别的聚会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意味着麦克唐纳家族的第二代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次聚会和以往的那种海天盛筵有些不同,船上并没有成群的美女,这一来是因为来客中的洛克菲勒非常不喜欢这个调调,二来也是因为前不久摩根刚刚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如今才刚刚康复。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聚会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而且很重要。

“葛莱史东,你爸爸还好吧?”见到葛莱史东,摩根这样对他说。

“我爸爸身体很好,他每天早晨都要跑个两千米呢。”葛莱史东回答说。

“年青真好呀。”摩根感叹说,“最近你在处理菲律宾的那些产业上表现得很不错。”

“谢谢您的夸奖。”葛莱史东回答说。

“你爸爸对于发行金元券的事情,有什么意见没有?”摩根问道。

“我爸爸觉得虽然最终来看,发行国家信用货币才是最能赚钱的法门,但是美联储第一次发行金元券,最好还是保守一点,继续采用一比一的准备金为好,等到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之后,再慢慢调整准备金和发行的金元券的比例。”

看到金元券这个词,后世的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千古万人空一格当年搞出来的那个奇葩的让造假币的家伙们都自觉自愿的停止了伪造货币的犯罪行为的,面值堪比天地银行或者是中华冥国银行发行的钞票,购买力也与之相当的金圆券。

但摩根提到的这个金元券却绝不是这样坑爹货。因为这种所谓的“金元券”实际上就是金本位条件下的美元钞票的名称。说起来,空一格其实不过是山寨了人家美国的名称罢了。因为依照当时的美国法律,正宗的美元只能是金币、银币,以及铜币之类的辅币。但是,如果有了大宗的买卖,金币银币什么的还是太重了,用起来不够方便。所以一些银行就开始自行发行起了一种兑换券,上面标明可以凭借这个东西在某某银行兑换多少数额的黄金什么的。这就是美元钞票了。因为它随时可以兑换黄金的真正的美元,所以这东西自然就叫做金元券。当然有金元券,自然也有银元券。所以银元券这个名字也不是空一格发明的,只不过伟大的千古完人把这东西的名字弄得人尽皆知了而已。

依照此时的美国法律,只要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依照一比一的比例向国库(现在是向代理国库的美联储)上缴相应数量的黄金,就可以获得发行相应数量的金元券的权利。这也使得美国境内的美元钞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这自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伪钞太多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防伪技术还很不成熟,想想吧,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么多的防伪措施用上,伪造货币的犯罪行为都依然存在,更何况在十九世纪?在那个时代,找个好美工来,认真地研究,调制一下油墨,制造起伪钞来不要太容易。第二个原因就在于美元钞票的样式实在太多了,而老百姓要分清楚这么多种钞票的特征可真不容易。所以,美联储建立后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统一美元钞票的发行。

麦克唐纳财团将向新的,美联储版本的金元券提供全新的防伪技术,所有的美联储的加盟银行都将使用这种全新的,难以仿造的新钞票,同时,美联储将面对社会收回此前美联储的各个加盟银行发行的金元券。这样用不了多久,整个社会上流行的钞票就会是以更难于仿造,信用也更高的美联储金元券一统天下了。其他银行的金元券就会逐渐被市场拒绝,然后就会事实上,发行钞票的权力就会被美联储垄断。而这里面能带来的好处真是说也说不完。

第四百八十三章 黄金(七)

麦克唐纳的所谓的难以仿制的防伪技术包括这么几样:第一样实际上是非常传统的防伪技术:水印。

水印是指在造纸过程中形成的,“夹”在纸中而不是在纸的表面,迎光透视时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形、人像或文字,它是纸张在生产过程中用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而制成的。这种技术产生得非常早,大约八世纪末,在中国唐朝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技术。不过虽然这技术出现得早,但是却相当的好用,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各国的纸币上面依旧在普遍的使用这种技术。因为这种技术虽然简单,但真要做好,很真有难度。要保证造出来的纸张中的每一个水印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就像是一个印章印出来的一样,在生产技术上就有相当的难度。至少私人的小作坊什么的要做到这一点可还真不容易。大实验室也是花费了不小的力气,才解决了如何稳定的做出清晰的,形象细腻,外形一致的水印的问题的。

另一种防伪的招数就是专用油墨。这些油墨采用了非常独特的配方,经过了近万次的实验测试,有着独特的浅绿色,而且性能相当稳定,在没有配方的情况下,要向做出这样的色彩也是极其困难的。而且在这些油墨中还加入了一些荧光物质,使得使用了这种油墨的钞票在紫外线的照耀下会泛出荧光。当然这只是提供给专业机构识别真假币的手段。

还有一个关键的手段就是独特的钞票用纸。美联储金元券所用的纸张从材料到工艺都是独特的,而其还采用了这个时代还没用上的镶嵌金属丝的工艺。

不过,摩根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史高治今后对于如何使用发钞权方面的构想。

“我爸爸觉得如今即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仍然要保持和储备黄金一比一的准备金,发钞权在我们手上还是会有很多的好处的。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来控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总量,而这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真是太多了。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美国人民都认定,只有美联储的金元券才是真正可靠的金元券。”

……

汤普孙—哈里斯银行是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银行,也是一家有发钞权,但并没有加入到联邦储备银行组织中来得银行。中西部的银行家总是对东部的那些大资本心怀疑虑。这家银行的老板汤普孙和他的合伙人哈里斯也不例外。

这一天早晨,一个会计急匆匆的找到了汤普孙。

“汤普孙先生,有个事情很不寻常,也许我应该向您报告一下。”会计员杜高这样说。

“啊,杜高先生,发生什么事情了?”汤普孙从办公桌后面抬起头来,望着杜高,温和的说。

“汤普孙先生,最近一个月,有不少人拿着本行发出的金元券来兑换黄金。每一笔数量都不多,但是总数却比前一段时间多了不少,差不多上升了百分之十的样子。”

“哦,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兑换黄金的人上升了这么多这的确有些不太对劲。数据让我看看吧。”汤普孙说。

杜高便将统计好的数据递给汤普孙,汤普孙认真的看了看这些数字,除了兑换黄金的数量之外,其他的数据一切正常。

“现在的经济形势也不错呀,不应该出现大量兑换黄金的事情呀。”汤普孙疑惑的皱起了眉毛。

不过汤普孙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两天之后,德克萨斯州的报纸上就给出了答案。在“德克萨斯人”报上刊出了这样的一条新闻:“德克萨斯警方破获有史以来最大伪造金元券案件。主犯被当场击毙,警方在现场缴获伪造的‘汤普孙-哈里斯银行’发行的面值超过五十万美元的金元券。据负责此案的亨特警长介绍,这些伪造的金元券非常逼真,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而且,他们在现场缴获了全部的用于伪造这些金元券的设备,以及一些从犯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根本就没法确定这些被缴获的金元券是真是假。甚至于,如果将真假金元券混在一起,就是警方的专业人员也无法加以辨别。据从犯交代,他们大概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金元券,这些伪造的金元券都被主犯辛普森运走了,具体的去向没人知道,究竟有多少这样的伪造的金元券流入了市场也没人知道。但估计数量不会小于三百万美元。”

这个新闻给出了让汤普孙感到困惑的问题的答案,显然这个月里多出来的那些兑现黄金的金元券中很多都是那些该死的罪犯伪造出来的!

然而汤普孙先生更希望自己,以及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个答案,因为这件事情只意味着一场挤兑风潮。因为那种伪钞是如此的逼真,以至于几乎就无法加以识别。所有的持有这种金元券的人都会担心自己手上的金元券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么最简单,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趁着银行也无法分辨的时候,到发行它的“汤普孙-哈里斯银行”去把它兑换成黄金。

而依据警方的说法,这些罪犯制造的伪钞至少有面值三百万美元的已经流入市场了,该死的,汤普孙-哈里斯银行的净资产才刚刚有两百五十万美元而已。这些该死的伪钞,再加上真正的金元券,挤兑起来绝对能让这家银行破产。

就像汤普孙看到报纸的时候预料到的一样,当他赶到银行的时候就发现,在自家银行门前已经排好了长队。显然这些人都是来兑换美元金币的。

一看到汤普孙,面无人色的哈里斯和杜高就跑了过来。

“汤普孙先生,这可怎么办?”杜高说,“这样下去,我们的金库支撑不了多久了。”

“有办法分辨真伪吗?”汤普孙问道。

所有的人都摇了摇头。

“我们的专家也无法识别吗?”汤普孙还不死心。

又是无言的摇头。

“那就暂时停止兑换,然后想办法识别!”汤普孙说。

……

几天之后,汤普孙几乎老了十岁。为了识别伪钞,他从警方那里得到了那些罪犯伪造金元券的各种技术,包括油墨,包括纸张和其他的东西。而且,警方从那个被击毙的主犯的保险柜里找到了一套他用来制造伪钞的关键性的东西,包括雕版,包括油墨配方,包括制造流程……更可怕的是,这些东西和他们银行发行的金元券的几乎一模一样。即使有些区别,那也是在他们制定的标准之内的合理误差。这也就是说,真钞和伪钞完全就是无法区分的!

……

这场风波最终不但造成了汤普孙-哈里斯银行的破产,也让整个的银行界人人自危,几乎所有的发行了金元券的银行,都紧张不已。而民间对金元券的信任程度也大幅度下降。只是金币实在是太过麻烦,要不然,都有议员要提议废除金元券了。

就在这样的惶恐中,美联储公开推出了他们的全新的据称绝对不可能仿造的金元券。

“诸位先生,这是我们这次推出的金元券,这些金元券共有如下几种面额……至于大家最为关心的防伪问题,我们和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在这种金元券上使用了最新的防伪技术,这种技术绝不是任何个人,甚至也不是现在任何的国家能够伪造的。”在新的金元券的发行大会上,美联储的发言人保罗·约瑟夫向大家介绍着这种据称无法伪造的金元券。

随后,就有人将样品发给每位记者查看,美联储金元券印制之精美,水印之清晰,色彩之鲜明,纸张之独特也让所有参加了发行会的记者都惊讶不已。不过最让他们惊讶的还是当全场的灯光熄灭,保罗·约瑟夫打开了一盏很暗的电灯,而他手中的那张美联储金元券却在这盏灯下放射出神秘的荧光!

看到这幅场景,几乎所有的记者都对新金元券无法伪造有了相当的信心。而一个星期后,随着新金元券的发行,几乎所有报纸都开始称赞这种精美的,几乎无法伪造的金元券。更有报纸称它为人类纸币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品。而各个大学呀,研究部门呀之类的机构中的站们研究防伪技术的专家也都异口同声的称赞这种金元券的防伪能力。

“这种金元券所用的纸张具有格外特别的手感,哪怕是个盲人,也可以凭着这种独特的手感,轻而易举的分辨出这种纸币和一般的伪造纸币。水印几乎所有的钞票都有,但是能把水印做得这样精致,也非常的困难,几乎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事实上,哪怕是国家,也没有几个有这样的技术实力的。而特殊的色彩的油墨要想复制出来就更为困难,难度比研制出它来要大得多。再加上独特的荧光防伪技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应该是无法出现能以假乱真的伪钞的了。当然,我不是说,伪造完全不可能,但是我敢肯定,伪造它的成本甚至要远远超过它的面值。”在华尔街日报上,耶鲁大学的防伪技术专家马勒先生给出了这样的高度的评价。

于是对手中的其他金元券信心不足的老百姓开始纷纷将这些金元券换成美联储出品的金元券,而其他的金元券开始渐渐在市面上消失……

第四百八十四章 黄金(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