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所以这个时候,边境的布防和边军的士气,亦是十分重要的。

  沈翼作为户部尚书,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让朱祁钰感到有些惊讶。

  至于最后的匠户改制,朱祁钰当然也没想着立刻就能办成,工部大小是六部之一,这件事情实际上会削弱工部的权力,并不是那么好办的。

  不过所幸,这件事情也并不着急,只看张敏的能力,能不能办成了。

  将沈翼的话反复想了想,朱祁钰忽然眸光一闪,开口道。

  “沈先生,前番我官军前往劫掠部族,各关隘官军士气提振效果不错,那么此事是否可以继续行之呢?”

  这……

  沈翼直接就卡了壳。

  这个问题可不好表态,一不小心就要得罪朝堂上的一大批人。

  想了想,沈翼回道。

  “皇上,劫掠草原部族,本是因也先大军压境,为阻其恢复元气所为,然朝堂诸臣亦有怨言,如今战罢,若要继续行之,恐需廷议,此兵部事也,当由于尚书主持。”

  到了,沈翼也没给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甩锅给了于谦。

  不过朱祁钰也不在意,他本就是随口问一句,没指望能就此定下来。

  就如沈翼所说,这件事情涉及到对草原部族的战略大方向问题,这种军国大事,是要下廷议的。

  于是,朱祁钰道。

  “先生所言轻重缓急,朕已明了,方才先生亦曾有言,休养生息,充裕国库,既为急事,亦为重事,朕深以为然,不知先生可有何想法?”

  得,这又是一个大难题。

  前头那个是不好回答,这个直接是回答不了。

  充裕国库,说白了就是怎么赚钱。

  沈老头要是有办法,还至于这么苦兮兮的哭穷吗?

  不过天子既然发问,自然不能不答。

  沈翼从户部的郎官做起,一路升到尚书,也不是毫无心得,想了想,便开口道。

  “皇上,欲要充裕国库,无非开源节流两个办法,若无战事的情况下,我朝廷岁入,实际上要多于所出,所以只要时间足够,五年之内,朝廷当可恢复元气。”

  “开源之法,臣暂无想法,但是若要节流,臣仓促之间,虽思虑不周,但倒是有些想法。”

  看着沈翼有些不自然的表情,朱祁钰倒来了兴趣,今天的奏对,到了现在为止,他其实已经足够满意了。

  沈翼的表现要超出他的预料,国库空虚,想要充裕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沈翼竟然真的有法子。

  “既然如此,沈先生不妨说来听听。”

  沈翼犹豫了片刻,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毅然开口道。

  “皇上,我朝廷支出最大一项,乃是各级官员俸禄,国库当中银两米粮虽不够,但是却有胡椒苏木,故此,若能将两京文武官员俸禄折色,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椒,国库压力可大大减轻。”

  听完了沈翼的主意,朱祁钰脸上不由得浮起一阵苦笑。

  这个户部尚书,可真是被逼急了。

  要不然不能提这么损的招儿……

  胡椒苏木折俸,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

  胡椒是一样珍贵的调料,苏木则是一种中药材,这两样东西,在大明境内甚少出产。

  国库当中有很多,一是因为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了一大批,二是因为这些年东南小国年年进贡,贡品之一就是胡椒苏木,宫里用不了这么些,就都压在了国库里头。

  因为大明并不产这两样东西,所以在民间,实际上还是十分紧俏的。

  早些时候,洪武永乐时,胡椒苏木也常被用作赏赐,到了宣德年间,在时任户部尚书黄福的建议下,曾经短暂的实行过一段时间的胡椒苏木折俸。

  应该说,在当时的效果还不错。

  这两样东西,因为产量稀少,在民间的价格还是被炒得很高的,当时用来折俸,实际上算是变相的涨俸禄。

  至于后来张居正用这个法子,为什么会被骂。

  那完全是因为,黄福用这个法子,只用了一年,张居正用了好几年,甚至还差点想要变成制度。

  物以稀为贵,再珍贵的东西,只要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

  胡椒苏木这玩意虽然珍贵,但是并不是必需品,只有达官贵人,或者是富商巨贾家里,才会舍得买一些。

  大批量的流入市场,必然和在国库一样,导致大笔的积压。

  官员们拿着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喝又卖不出去,可不得跟张居正拼命。

  不过,现在用起来,倒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微微颔首,朱祁钰道。

  “胡椒苏木折俸,可以暂时支撑一段时间,但是不可长久,而且解决不了根本,沈先生可还有什么更好的法子?”



第170章 白吵也要吵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没用过胡椒苏木折俸的法子,是因为他当时地位不稳,需要笼络臣心。

  但是这一世不一样了,拒敌于紫荆关之外,打的也先仓皇而逃,这个功绩虽然不能说是他一个人的。

  不过终归,一应的边境布防计划,都是在他的推动下策划实施的。

  关于这一点,朝臣们,至少是在三品以上的官员心中,是心知肚明的。

  在这次的大战当中,朱祁钰充分展现了一个能够听言纳谏,善于明断,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决定的君主形象。

  这和前世事事处处都要倚重于谦来谋划决断的情况,大有不同。

  具体地说,就是在朝臣们,乃至天下人的心中。

  真正是他这个天子,带着整个大明从危难的局面当中走了出来。

  换而言之,整个战争的走向,是在他的指挥下完成的,而不是像前世一样,他只是一个垂拱而治,给予底下大臣们全力支持的角色。

  至于于谦,既然没有所谓的京师保卫战,那么负责京师布防的他,自然也就没有前世那样的力挽天倾之功。

  如今于谦的主要功劳,一是参与谋划制定了边防计划,二是保证了边境大军的稳固供应。

  然而前者,朝廷参与的大臣有不少,最终做决定的,是朱祁钰本人。

  至于后者,则是他作为兵部尚书的职责。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大战,于谦固然有功。

  但是细论起来,功劳甚至比不上在前线督战,当机立断的王文和直接指挥击退也先大军的总兵官任礼。

  如今的他,再不是前世的一纸令谕,千里边将莫敢不从的于少保。

  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六部尚书。

  这次大战,只是让他和沈翼这两个刚刚被提拔的尚书,真正向朝臣证明,自己有位列七卿的实力,能够在朝中真正站稳脚跟而已。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既然情形已经和前世大不相同,那么胡椒苏木折俸的法子,用用倒也无妨。

  朱祁钰心里有本帐。

  虽然只是在京的文武官员折俸,但是这批人当中,包含了整个高级勋戚集团。

  朝廷现在的俸禄支出当中,各级地方官及在京文臣,虽然数量多,但是高品级的并不多,加起来大约才能占到俸禄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

  剩下的三分之二当中,一半是各级勋戚的俸禄,一半则是宗室诸王的俸禄。

  现如今大明传承的时间还不够长,宗室诸王的人数不多,但是其对于财政的影响,已经逐渐显现。

  待这个年过完,也该将宗室的问题提上日程,不过当下还得再缓一缓……

  大殿当中,朱祁钰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好回答,也没有催着沈翼,反倒是自己的思绪飘了出去。

  君臣两个,就这么坐在殿中,各自拧着眉头沉思。

  直到半炷香之后,沈翼才迟疑着开口道。

  “皇上,臣计算过,若行胡椒苏木折俸之法,朝廷近半年之内,则可以节省近百万两,待明年秋粮征收上来,朝廷可解燃眉之急,便可停用了。”

  得,这就是说没有其他的法子了。

  朱祁钰叹了口气,道。

  “既然如此,户部拟个奏疏,上廷议吧!”

  这种涉及群臣的大事,惯常是要吵一架的。

  当然,结局肯定是户部赢。

  因为不管你怎么吵,户部就两个字,没钱,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朱祁钰已经能够预见到户部提出这个法子之后,早朝上会发生什么场景了……

  户部:“国库没钱了,这半年的俸禄,就发胡椒苏木。”

  一号御史:“户部把持天下税收,竟然沦落到要克扣朝臣俸禄,你失职。”

  户部:“你行你来,反正没钱了。”

  二号御史:“没钱了户部可以合理调配,节省开支,干嘛一定要用胡椒苏木折俸呢?”

  户部:“你说得对,这不是调配着呢,胡椒苏木就挺好,能省上百万两呢。”

  三号御史:“大臣们十年寒窗苦读,就靠那点微薄俸禄过活,你们怎么忍心克扣俸禄,让这些底层官员怎么活?”

  户部:“再说胡椒苏木挺贵的,能卖不少钱,再说就半年,大家撑一撑。”

  四号御史:“呜呜呜,朝廷官员太难当了,户部简直是要底层官员的命啊”

  户部:“呜呜呜,户部尚书太难当了,陛下你换人吧!这几个御史就挺好……”

  反正不管你是恐吓,规劝,卖惨,卖萌(划掉),我就坚守俩字,没钱,任你说破大天去,也没法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