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沈翼虽然是新晋的尚书,但是在这次大战当中,和兵部出色的配合,也在朝中渐渐树立起了威望。

  所以这件事情,吵是要吵一通的,但是只要皇帝这边没什么意见,那么结果就是注定的。

  既然如此,朱祁钰也就不在这上头费心思了,索性就不为难沈老头了。

  人家连自己人都坑,可见是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沈翼如蒙大赦的行了个礼,然后就退了出去。

  朱祁钰看着他离开的身影,心中叹了口气。

  这老头哪里是没办法,是不肯说而已。

  朝廷要削减开支,有的是办法,就算是他摸准了自己的心思,知道军费不容易削减。

  但是其他的地方总是可以动一动的。

  短期来说,宗室这边,占到了相当一部分的支出,国库每年收上来的税收,有相当一部分要归于内承运库,供宫廷使用。

  但是这两处,都太过敏感,一个弄不好,就容易引起轩然大波。

  所以沈翼宁愿触朝臣的眉头,提出胡椒苏木折俸的法子,也不肯沾染这些事情。

  至于长期来说,止兵息战,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都是老调重弹,虽然陈旧,但是好用。

  百姓们的生产能力是很强的。

  只要朝廷不乱加派徭役,征发民夫,地方官好好治理,约束好地方豪强,不大肆欺压百姓,让他们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好好种地,那么百姓们自然会多生孩子多种地。

  人口多了,朝廷能够征收的丁口税就多了,百姓能够安心种地,那么每年的田赋就能足额缴纳。

  如此有个五年,朝廷亏损的元气就能补回来,有个十年,就能重新出现一个盛世。

  要知道,前世的时候,朱祁钰主政的那几年,几乎没有平顺的年景。

  水灾,蝗灾,雪灾,旱灾,接踵而来。

  几乎每年,他都要免去好几个地方的税赋,但是即便如此,那七八年的时间,朝廷的元气还是恢复了个七七八八。

  即便是后来南宫复辟之后,朱祁镇又折腾了七八年,但是终归没有大的战争,朝廷的整个财政状况,在逐渐好转当中。

  如此十几年下来,等他那个侄子上位的时候,才有底气喊出“犁庭扫穴”的口号。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八个字,听起来简简单单。

  然而其中涉及到吏治,土地,税收,徭役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想要平衡起来,本身就十分艰难。

  何况,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对于现在朝廷急需用银的局面来说,很难起到什么助力的作用。

  所以想要充裕国库,只怕还要从其他方面来着手……



第171章 有人不安分

  就像沈翼说的一样,想要充裕国库,无非就两条路,开源和节流。

  节流的法子有很多,但是都需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治标不治本。

  毕竟,再是节流,每年朝廷收上来的税赋就那么多,不可能凭空多出来。

  至于开源,朱祁钰能够想到的法子就两个,互市和开海。

  但是这两件事情,没有一样是好办的。

  稍不注意,就会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即便要做,也还需要仔细再考量。

  沈翼离开之后,成敬便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跟着一个身着飞鱼袍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卢忠。

  “臣卢忠,叩见陛下。”

  朱祁钰收回心绪,将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卢忠身上,开口道。

  “朕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自从那日,他察觉到任礼不对之后,就将此事交给了锦衣卫去查,想来这些日子过去,也该有个结果了。

  虽然早知道被召过来,是为了这件事情,但是卢忠心头还是忍不住一阵叫苦,硬着头皮,上前道。

  “回陛下,臣接到成公公传话之后,即刻便命底下的人去查了这些日子,宁远伯府的人情往来,但是查得的结果,却是并无奇怪之处。”

  “宁远伯自今年二月回京闲住,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朝局,和宫里头,更是素无牵扯,宁远伯本人,更是深居简出,并无异常。”

  说着,卢忠老老实实的拜倒在地上,道。

  “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朱祁钰皱了皱眉,却是摆了摆手,示意卢忠起来。

  卢忠的能力和忠心,他都是信任的。

  既然他说没查到什么,那要么是真的没什么,要么就是对方隐藏的太好,以致于连锦衣卫也揪不出什么蛛丝马迹。

  但是他总觉得有哪不对,想了想,朱祁钰问道。

  “宁远伯和宁阳侯的关系,可查过了?”

  既然起了疑心,那么朱祁钰自然是要这件事情从头查起。

  任礼最开始出现在他的眼中,便是由陈懋举荐。

  所以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要弄清楚的。

  卢忠显然已有准备,回答道。

  “皇上,臣已查过,宁远伯自正统三年被封爵之后,常年不在京师当中,直到今年二月,因被弹劾,才潜居京城,闭门不出。”

  “但是今年二月初,宁阳侯已率大军,前往江浙一代平叛,二者之间,基本没有什么交情。”

  “只有在宁阳侯刚刚回京的时候,宁远伯前去拜访了一次,但是当时有数位勋戚在场,只是谈了些闲话,并没有单独相处。”

  朱祁钰拧着眉头,有些想不通了。

  也就是说,任礼和陈懋两个人,基本上连面都很少见。

  既然如此,陈懋为何会忽然举荐任礼呢?

  现在的京城里头,会如此费心护着朱祁镇的,只怕也就是孙太后了。

  但是按锦衣卫查到的消息,任礼这些年一直征战在外,跟勋戚们的交集都很少,更不要提跟宫里了。

  想了想,朱祁钰还是决定,将此事暂时搁下,等王文回京之后,再细细问他。

  毕竟,对于任礼的怀疑,朱祁钰也只是看到了一份军报而已。

  “此事你再继续去查,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卢忠拱手领命,随即,朱祁钰又开口问道。

  “大理寺那边,最近查案查的怎么样了?”

  自从朱祁钰说要让大理寺重审王振一案之后,大理寺很快就动了起来。

  接连传召了不少和王振有牵连的官员,大多是那些有往来,但是都牵连不深的。

  基本上都是过了堂就结束,最多罚点银子了事。

  整的跟县衙审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似的。

  朱祁钰的本意,一方面是当时局势紧张,想要安一安朝臣们的心,另一方面,也是借机查探一番朝臣的势力往来。

  如今大战已经结束,安心倒是用不着了,所以朱祁钰也就想着结案了。

  不过结案之前,自然是要知道,锦衣卫这回到底都收获了些什么。

  提起此事,卢忠倒是来了精神,开口道。

  “陛下,这段日子以来,臣按照陛下的吩咐,秘密查探京中文武官员的交游往来,已经大致形成了一份档案,已经交由成公公,运到了乾清宫中,陛下随时可以查阅。”

  “嗯,做的不错。”

  朱祁钰轻轻点了点头,道。

  “还有呢?”

  还有?

  卢忠眨了眨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天子指的是什么。

  不过旋即,他便想了起来,道。

  “皇上放心,京师当中各处热闹的酒肆,青楼,妓院,锦衣卫已经都安插了人手,一些大臣家中,臣也正在安排,不过预计还需要些时日。”

  朱祁钰的脸色这才缓了过来。

  锦衣卫所设,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刺探消息,监察百官,二是巡查缉捕,替天子审讯一些不方便公开的案件。

  但是自从蓝玉案之后,太祖皇帝深感锦衣卫权势过大,于是干脆把锦衣卫给裁撤了。

  之后太宗皇帝登基,虽然又恢复了锦衣卫,但是路子已经渐渐跑偏了。

  仁宣两朝,锦衣卫的作用,都更偏向于巡查缉捕,对于刺探消息的老本行,差不多都搁下了。

  这其中原因十分复杂,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文官势力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因为这几代天子都是根红苗正,不需要通过锦衣卫来控制群臣。

  锦衣卫再次把这个老本行捡起来,还是南宫复辟之后。

  不过如今,自然是被朱祁钰不客气的拿过来用了。

  “可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需要报与朕知的?”

  朱祁钰本是随口一问,然而卢忠却是上前两步,脸色有些紧张,很是筹措了一番词句,才道。

  “不敢欺瞒皇上,却有一事,需要禀报皇上知晓。”

  “昨日,锦衣卫侦知,鸿胪寺卿杨善,在一处青楼当中设宴,其间似乎提到,要迎回太上皇一事。”

  话音落下,卢忠便看到天子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可查探清楚,赴会的都有哪些人?”

  到了现在,卢忠心里十分清楚,他已经彻底上了天子的船,自然万分不希望太上皇回来,再生变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