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4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而今天李舜臣召集众人在聚义厅开会,却是因为山下的明廷官府终于注意到了梁山上的这股力量。

  郓城县的蔡知县听说了梁山上聚集了上千流民,被县尉鼓动想要立功,终于有了动作。

  蔡知县派遣县吏上山,想要诏安李舜臣等人。

  李舜臣只觉得非常的魔幻,自己好好一个朝鲜人,在东南参了军,然后又在明廷的山东上了梁山。

  现在明廷官府竟然派人来向自己诏安?

  话本中的剧情也没这么离谱吧?

  面对上山诏安的县吏,李舜臣只能召集众人商议,要怎么处理。

  加上李舜臣在内的十五人,是梁山的核心,再加上三十六名流民头领,齐聚在聚义厅中开会,还真搞出了点声势。

  不过这些流民头领都穿着破破烂烂,大部分人都瘦的皮包骨头,大部分人在之前就是到处乞讨的流民,其实也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李舜臣坐在头把交椅,木下藤吉郎和其余十四人分别坐在两侧,而三十六名流民头目因为梁山上没有足够的椅子,只能席地而坐。

  如果不是因为这聚义厅气派,还以为是丐帮开会呢。

  李舜臣清了清嗓子说道:“郓城县派人诏安,大家怎么看?”

  木下藤吉郎首先跳出来说道:“肯定不能接受诏安啊!”

  “二当家说的对!”

  “不能诏安!”

  剩余的东南新军士兵还没发话,首先是那些流民头目喊了出来。

  这些流民头目可是太了解明廷官府的做派了。

  这一路上不少流民聚集起来自保,各地官府都用出同样的套路,先是假意诏安,然后将流民头目一网打尽,然后将流民击散。

  只要没有人带头,这些流民始终闹不出太大的声势来。

  这些流民好不容易在梁山有了立锥之地,自然不愿意再下山。

  李舜臣看了看四周,他当然不可能接受大明官府的诏安,这次开会不过是试探流民头目的意见。

  他立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将那郓城县的县吏带上来!”

  被派上梁山的县吏姓黄,他是郓城县兵房的书吏,蔡知县需要有人上梁山诏安,黄书吏不幸抽中了签,带着蔡知县的诏安文书上了山。

  等到了梁山,看到梁山秩序井然,守备森严,黄书吏的心更凉了。

  他不是没见过聚集在一起的流民团伙,但是这些流民团伙都是普通百姓,根本不成气候。

  但是梁山上这帮人,又是修建山寨,又是分田地拓荒,俨然是要在梁山上长住的样子。

  等到黄书吏被人带进了聚义厅,更是双腿不停地打颤。

  正坐在中央的李舜臣,虽然看起来年轻,但是眉目之间满是英气。

  分坐在李舜臣左右的梁山“头目”,一个个都挺直腰板,看起来根本不像是流民,反而比济州城内的那些明廷新军还精锐。

  而坐在聚义厅中的流民头目,在黄书吏进入聚义厅之后,就狠狠地盯着他,仿佛要将他食肉寝皮,黄书吏只觉得脊背发凉。

  自己真是太倒霉了!这梁山上根本不是普通反贼!

  黄书吏小心翼翼的对着李舜臣一拜,说道:“郓城县书吏黄坚,见过李大当家。”

  李舜臣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黄书吏。

  只看到李舜臣下首,一名长得很滑稽,如同猴子一样的反贼突然拍了椅子扶手站起来:

  “你这官府走狗,见到我家哥哥竟然不跪!”

  黄书吏吓得噗通一声跪下来,在场的流民头目都觉得解气,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黄书吏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只是不停的磕头说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啊!”

  李舜臣瞪了一眼木下藤吉郎,这才说道:

  “黄书吏起身吧。”

  黄书吏小心翼翼的看了一圈,最后还是跪在地上。

  李舜臣说道:“你上山是奉命来诏安的,不过弟兄们的态度你也看到了,回去禀告你们县太爷,我们梁山不接受诏安!”

  黄书吏听到这话却是一喜,听这年轻头领的意思,是准备放自己下山传话。

  好歹这条命是暂时保住了。

  可是黄书吏又苦着脸,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山诏安,如果完成不了任务,返回郓城县肯定要倒霉。

  他看着李舜臣说话和气,鼓起勇气说道:“大当家的,我们县太爷是真心要诏安诸位好汉,在县里预备了粮食和土地,只要诸位下山,都能分到上好的田地!”

  黄书吏这自然是信口开河了,郓城县哪里有土地分给梁山上的流民,他只是想要将李舜臣等人诓骗下山,然后埋伏在梁山边上的县衙衙役民团就能一拥而上,将李舜臣这些头目杀死,其余的流民就能驱散了。

  李舜臣说道:“哼!我饶你性命,好言好语与你说,你还要诓骗我等下山,来人啊!将这奸诈小吏推出去祭旗!”

  黄书吏吓得面无血色,再次开始磕头说道:“好汉爷爷饶命!好汉爷爷饶命!”

  两名新军士兵押住黄书吏,李舜臣厉声问道:

  “你们郓城县到底有什么打算,你一五一十的说来!”

  黄书吏此时只想要活命,只好将蔡知县的布置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在场的流民头目听完,各个都是咬牙切齿。

  他们本来就因为明廷的坚壁清野政策而失去土地,一路上又被欺压,好不容易在梁山上安顿下来,堂堂大明知县竟然还准备用这么下作的手段对付他们。

  这些流民头目中对明廷官府最后一丝信任也消失了,只剩下咬牙切齿的憎恨。

  李舜臣突然计上心头,他对着黄书吏问道:

  “你且将郓城县的布置一五一十的说出来,本当家的饶你一命!”

  黄书吏刚刚犹豫了一下,又看到如狼似虎的流民头目,直接将蔡知县的布置全部说了出来。

  “将他押下去!”

  李舜臣将黄书吏关押起来,紧接着开始派出手下,打探梁山下郓城县的布置。

  果不其然,郓城县的衙役和团练聚集在梁山下的阮家村里,由郓城县的尤县尉带领,就等着将李舜臣等人诓骗下山,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舜臣将计就计,第二天直接让人下山通传,自己等人愿意接受诏安。

  蔡知县听到消息大喜,让阮家村的伏兵做好准备,只等到李舜臣等人下山就扑杀他们。

  李舜臣下山了,却带上了从梁山流民中挑选的百名青壮,他们直接奇袭了阮家村。

  郓城县的衙役和团练虽然武器装备要比梁山好汉们好上不少,但是尤县尉是本县豪强子弟,靠着带领家丁支援官府,才被蔡知县保举为县尉。

  他本来就是纨绔子弟,被梁山好汉们的突然袭击吓到了,根本不敢组织反击,直接带着亲信就想要从阮家村逃跑。

  衙役头目阮勇是阮家村本地人,作战意志要比尤县尉强多了,好歹带领衙役和阮家村的青壮反击。

  李舜臣这边,除了连队中的新军袍泽是精锐有武器之外,这些流民手上只有竹竿,而且身体瘦弱,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两边都是菜鸡,菜鸡互啄下,最后还是靠着木下藤吉郎冲入阮家村,打乱了阮家村口的防御,让李舜臣找到机会开枪击中了阮勇。

  随着阮勇倒下,阮家村的抵抗彻底崩溃,李舜臣立刻带人冲进了村子,将尤县尉一行人抓住。

  不过李舜臣并没有抢劫阮家村,而是将尤县尉和阮班首等官吏带上梁山,然后将黄书吏放回了郓城县城。

  等到黄书吏死里逃生返回郓城县,将县里衙役团练大败的消息告诉蔡知县。

  本来县衙中听戏的蔡知县,吓的丢掉了手里的折扇,连忙着急县衙诸人开会。

  等到黄书吏向县衙众人说明了情况,蔡知县连忙看向四周问道:

  “尤县尉和阮班首被俘,若是梁山贼攻打县城可要如何是好?”

  郓城县中,张县丞和蔡知县一向不对付,他立刻站起来说道:

  “大老爷,我们应该立刻向济州城内的朝廷新军求援!”

  蔡知县犹豫了一下,黄书吏立刻说道:

  “万万不可!”

  蔡知县看向黄书吏,黄书吏立刻将李舜臣放他时候交代的话说了出来。

  “大老爷,根据属下观察,梁山贼俘虏了尤县尉后就退回了梁山,还放归了属下,并没有攻打县城的意思。”

  “此时不宜将事情闹大啊!”

  蔡知县立刻冷静下来,他是郓城县治安的第一责任人,县尉被俘,向济州府求援,郓城县是保住了,但是他的官位就保不住了。

  他看向张县丞,这家伙果然包藏祸心!

  这张县城是济州府同知的小舅子,早就觊觎自己的位置了!

  蔡知县看向黄书吏,立刻说道:“你们且先去布置城防,黄书吏留一下。”

  等到众人散去,蔡知县这才对黄书吏说道:

  “梁山贼还有什么言语让你带来?”

  黄书吏立刻说道:“那梁山头领李大当家的,是个深明大义的人物,他让我给大老爷带个话。”

  蔡知县立刻竖起耳朵。

  黄书吏看了看左右,确认没有人偷听,这才说道:

  “李大当家说了,只要县里提供粮食,他们保证不攻打郓城县。”

  “可以让梁山好汉们去其他县啊。”

第405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

  过了几天,黄书吏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带领一群民夫将粮食运到了梁山泊边上。

  “快,把车放下!”

  民夫们立刻将运送粮食的车放下,黄书吏带领众人退后到树林中,不一会儿从梁山上下来一群人。

  木下藤吉郎带领着整编的流民围上来,将这些运粮的车推上梁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4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