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46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鹿勃早身为大将,身先士卒,与亲兵走在最前,杀气腾腾的冲向城墙。

  箭雨、砲石、擂木……

  盾牌、长梯、尸体……

  高大的城墙下,鲁口军毫不畏惧的冲了上去。

  但城上的燕军抵抗极其激烈,还愿意追随慕容恪的人自然都是死士。

  越是艰难时刻,慕容恪的号召力便越是强大。

  连死都不怕了,自然不惧黑云军,一个个奋勇激战,即便鲁口士卒爬上城墙,也会被燕军抱着一同跌下城墙。

  鹿勃早与他的亲兵很快就淹没在城头的刀矛之中。

  从李跃的角度看过去,一片血肉飞舞……

  “擂鼓!”李跃挥手。

  激昂的战鼓声响起,将士们悍不畏死的往城墙上攀爬。

  但很快就被城上的刀矛吞噬……

  不到半个时辰,数十架长梯被砸断。

  鲁口军不可谓不勇猛,但这种血战苦战,只有勇猛还不够,燕军同样悍不畏死,一步不退。

  城头仿佛变成了一座血肉磨盘,不断绞碎双方将士的血肉。

  鲜血溅在城墙上,仿佛这座城池也在流血……

  蓟城城池没有襄国高大,却比襄国更凶险。

  不难想象,这道城墙之后,必定还有内城、巷战。

  攻上城头的鹿勃早在亲卫的死命掩护下,才从燕军刀口下逃出一命,从长梯上滑下,跌跌撞撞的回到大营。

  他这一退,意味着攻城失败。

  城头上燕军发出歇斯底里的狂呼,仿佛穷途末路的野兽。

  “受死!”

  充满仇恨的呼喊席卷战场,直冲云霄。

  鹿勃早跪在李跃面前,“末、末将无能……燕军防守严密……”

  周围黑云将投来一阵幸灾乐祸的轻蔑眼神。

  不在一个山头,天然不是一路人,内斗无处不在。

  “非将军之过,来人,快快医治!”李跃看得分明,鹿勃早尽力了。

  而且他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燕军退无可退,众志成城,殊死一搏,抵抗的太激烈,别说鹿勃早,就是万人敌张蚝上去了也没有用。

  “谢殿下。”鹿勃早狼狈的被人扶了下去。

  这时贾坚拱手道:“慕容恪一代名将,城中燕军皆有死志,我军强攻必伤亡惨重,一旦伤亡过多,或生不测之事,今幽州新定,臣以为当退军,缓其死志,数月之后再攻!”

  城墙下已经堆了一层尸体,一次攻城,鲁口军损失七百余人,伤残不计其数。

  这么打下去,精锐就耗空了。

  蓟城到了这种地步,自然会被攻破,不过要看李跃愿意付出多少代价,拿多少人命去填这个窟窿。

  慕容恪的本意也在于此。

  优秀的将领通常都会尽最大可能保存将士、保存国力。

  李跃瞥了一眼王猛。

  王猛的目光却落在城头高高的“慕容”牙旗之上,慕容恪铁了心死守,他也没办法。

  就像李跃死守廉台一样,耗空了燕军士气与国力。

  “再等两日!”李跃实在不甘心。

  慕容恪、慕容儁就在城中,只要越过这道城墙,梁国就会走向辉煌。

  不过翌日崔瑾的信就来了,跟贾坚一样,是劝退的,“慕容垂据并州半壁,拓跋什翼健虎视于弹汗山,桓温陈兵宛城,若攻城不克,徒伤殿下威名,损我军士气,不如暂缓,效当年魏武灭袁氏兄弟之旧事,如今正是春耕,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害民不浅。古之明君征伐,皆不背农时,愿殿下思之!”

  信中隐隐有责备之意,李跃读完,苦笑一声,受累的不仅是前线将士,还有后方百姓。

  遂召集众将,商议退兵之事。

  “退兵?不杀慕容儁、慕容恪,岂能退兵?”张蚝红着眼,第一个叫唤起来。

  刘牢之动了动嘴皮子,但还是沉默下去。

  其他人心中各有想法,但都不说出口。

  李跃道:“过犹不及,将士们自去年深秋征战至今,已经半年,燕军已经大败,不必强攻,传令,退兵!”

  “臣附议!”王猛拱手。

  “殿下英明。”贾坚跟着说道。

  他二人带头,其他将领也就无话可说。

  “领命。”鹿勃早打的如此凄惨,其他人已经不敢再请战,就算有人还想战,也看出李跃有退兵之意。

  决定退兵之后,李跃自己也感觉轻松不少。

  这一战获得的利益足够大。

  而且梁国也没彻底吞并整个燕国的实力,收复襄国、中山、常山,吃下半个幽州半个并州,已经到了极限。

  崔瑾的粮草虽然接应上来,但这么打下去,迟早也会耗空,不如留些家底,下次再来。

  一统天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能打,还要有能收的魄力。

  官渡之战后,曹操大胜,但前后花了七年时间,才彻底灭了袁氏。

  休整两日后,大军陆陆续续拔营。

  李跃设下埋伏,期望慕容恪能出兵反攻,不过这套路早就用烂了,慕容恪没有中计。

  “此战之后,燕国已然凋敝,若不出臣之所料,必有内乱,届时我军卷土重来,一鼓作气,攻陷辽东。”王猛脸上带着几分不甘心。

  “景略所言是也,我们逼他太急,反而同仇敌忾,若是缓攻,国中必其龃龉。”李跃翻身上马,望了一眼城头牙旗上的“慕容”,大声道:“慕容玄恭,后会有期!”

  亲卫朝城头大声重复。

  城头守军一阵摇晃,仿佛不相信这场大战就这么落幕了。

  稚堞之后,慕容恪高大身影显露出来,静静的望着李跃。

  隔着数百步,李跃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挥动马鞭,大军缓缓向南而退。

  蓟城逐渐隐没在山野中……

第四百五十三章 正统

  当初棘城之战一样,羯赵数十万大军被击溃,从此一蹶不振。

  这一战同样如此,燕国去了大半条命,被梁国踩在脚下。

  虽然还占据着蓟城,却处于梁国三面包围之中,被攻陷是迟早的。

  李跃在蓟城周边设下五支人马,贾坚镇守束州,徐成镇范阳,鹿勃早镇乐安,此地也是当年邓桓屯兵抵挡燕军之地。

  秦彪镇居庸、糜进镇雍奴。

  慕容恪无论是北退草原,还是东下渤海,都被堵死。

  稍有动作,五路人马齐至。

  “臣以为可以蓟城为饵,诱燕国人力、物力西出,不出两年,可耗空辽东国力,届时东进,事半功倍。”

  没有其他人在时,王猛才说出心中构想。

  从中原攻打辽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幽燕北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塞,险陆相乘也。

  没有大规模骑兵,过去了也很难立足。

  如今的辽东已经不是秦汉时的蛮荒之地,汉末至晋末连年混战,大量河北百姓避祸辽东,促进了当地的发展,燕国、高句丽、扶余都曾强横一时。

  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于玄菟郡建高句丽国。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大乱,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截断了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

  两年之后,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又于建兴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

  如果不是慕容氏强势崛起,高句丽基本吞并整个辽东。

  “关东稳固,钱粮充足,甲马齐备,周边无扰,方可进图!”李跃慎重许多。

  历史上隋炀帝的教训不能不重视。

  慕容氏进图中原的野心被击溃,只能将重心挪回辽东,与高句丽狗咬狗。

  两边分出胜负,李跃差不多一统北国了。

  事分轻重缓急。

  慕容垂在太原苟延残喘,年轻的岳父拓跋什翼健在漠南不停骚动,苻坚两路攻打凉州。

  李跃积极进取,其他人也没闲着。

  慕容氏被打残后,威胁最大的是江东。

  桓温执掌江东大权后,强势推行庚戌土断,成果斐然。

  今日之江东绝非王谢荀殷时的江东。

  而且桓温一向野心勃勃,肯定不满足于一个郡公,他要走司马懿的老路,唯有北伐,树立功勋……

  “先西后南再辽东!”李跃骑在马上,远眺河北山川河流,胸中豪情万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