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47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王猛却拱手道:“臣以为不妥。”

  “为何?”李跃大概猜出他的意思,几次谈论天下大势的时候,王猛都不主张进攻江东。

  “江东有长江天堑,人才济济,乃天下正统,一脉相承,大梁虽席卷北国,然麾下多为晋人,人心怜晋,未必会尽全力,仓促南下,只会令江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此汉赵、羯赵皆不敢南侵之故。”王猛一脸认真。

  “大梁有天命眷顾,莫非不及江东之正统?”李跃蹙起了眉头。

  司马家干了这么多缺德冒烟的事,如今却因为正统二字动不得了?

  李跃自然不甘心。

  王猛道:“正统即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遂。永嘉以来,胡人席卷北国,忽兴忽亡,一世而强,二世而衰,祸起萧墙,满门猝灭,皆因正统名分不足!”

  “原来如此!”李跃眉头舒展。

  问题不在外面,而在内部。

  十六国南北朝,有几家能顺利传位的?

  刘渊、石勒、石虎都曾强横一时,三人一死,国中血流成河。

  如今梁国实力还比不上当年的他们。

  另外一大问题则是梁国也吸收了大量羌氐乌桓鲜卑匈奴等夷狄,内部问题被隐藏起来,并没有消失。

  整个南北朝其实都在解决这个问题。

  不攻就不攻吧,先把自己的根基稳固下来。

  梁国最大的问题依旧是家底薄弱。

  “依景略之见,大梁岂非不能一统天下?”李跃望着苍茫大地,春日之下,万物勃发,江山如此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从立国之日起,一统天下便是隐藏的夙愿。

  王猛笑了起来,“江东是正统,只限于晋室,而非其他!”

  “知矣。”李跃也跟着笑了起来。

  江东其实已经陷入一个怪圈之中。

  君弱臣强,权臣林立。

  被取代是早晚的事,没有桓温会有刘温、萧温,要么腐烂下去,直到亡国,要么被新崛起的势力取代。

  而新崛起的势力,会冲淡江东的正统性。

  梁国的机会不会少。

  前提是梁国自己夯实根基,不陷入十六国南北朝的怪圈之中。

  “报殿下,蓟城全城举丧,慕容儁病死,托孤于慕容恪、阳鹜、慕容评、慕舆根,世子慕容暐继位,!”

  就在大军离邺城只有百多里时,斥候追了上来。

  “慕容儁既死,燕国内乱将起也!不用两年,孤将得辽东!”李跃笑道。

  慕容恪是燕国的顶梁柱,但慕容儁是燕国的根基。

  根基没了,顶梁柱无处着力。

  一朝天子一朝臣,慕容儁能维持与慕容恪的和睦,但慕容暐却未必。

  燕国早已分成两派,慕容恪、慕容垂、悦绾一派的革新势力,可足浑氏、慕容评一系的守旧势力,还有阳骛、封奕、皇甫真、慕舆根等豪强势力。

  而慕容儁的托孤非常有意思,阳鹜、慕容评、慕舆根与慕容恪并驾齐驱,也就说是大权并非慕容恪独揽。

  能看出慕容儁想玩平衡之道,却学艺不精。

  但以燕国如今形势,内忧外患,急需大权独揽霍光、诸葛武侯一类的人物,慕容恪这么的苗子居然不用,由此也能看出慕容儁对慕容恪的忌惮。

  这种安排只会令燕国更混乱,立即要了燕国的老命。

  “燕国败亡,将由此而始也!”王猛也赞同李跃的看法。

  “给慕容恪送份国书,让他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李跃决定给燕国再添一把火,国书不给慕容暐,给慕容恪,试探试探燕国的氛围。

  “哈哈哈,殿下……英明。”王猛一眼就看穿李跃用心。

  现在看来,不打蓟城好处甚多。

  攻破蓟城,燕国就一心一意固守辽东,今后反而难打。

  但留下蓟城,燕国不得不分出精力防守。

  争天下,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

第四百五十四章 玄虚

  一回到邺城,李跃第一件事便是下令休沐,不仅将士轮流休沐,连王猛、常炜、周牵等朝中重臣也一并轮流休沐一个月。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人不能一直紧绷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统天下是个漫长过程,绝非一年半载能成事。

  既然设有三台六省,就应该让它们发挥职能。

  李跃自己也休息了几天,回到后宫,陪陪几个孩子,放松身心。

  但一连两日,做了同一个噩梦。

  梦到铜雀台中一头石虎咬自己的脚,连猛虎狰狞的表情都异常清晰,然后半夜惊醒,出了一身的冷汗。

  李跃记得三国时,关羽将北伐襄樊,也是做梦野猪啃其足,后来败走麦城。

  这年头玄学盛行,邺城擅谶纬者颇多,恰好缪嵩、刘猗便是此道中人。

  “必是有人行巫蛊之事。”缪嵩想也不想就信口开河。

  李跃眉头一皱,他这明显是要往后宫里面靠……

  按照他的逻辑,在军中屁事都没有,一回宫便有噩梦,肯定是有人在诅咒。

  李跃盯着他,脑海中浮起几个妃嫔,自己一出征就是半年,难免后宫没有幺蛾子。

  很多时候,后宫的争斗比朝堂、战场更凶险。

  慕容儁一向身体强壮,正年富力强的岁数,却病死了,大有蹊跷。

  蓟城细作传回的小道消息,慕容儁借征兵清点人口土地,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才会英年早逝……

  李跃的后宫也是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必然少不了内外勾结。

  刘猗却道:“石虎、石季龙也,殿下席卷关东,驱除胡虏,振兴中夏,石虎身为胡王,自然阴魂作祟,可令沙门做场法事,消解其怨气。”

  “石虎半夜来咬孤的脚,孤还要给他作法事?”李跃睁大眼睛反问。

  “呃……石虎纵横天下数十载……”

  “他不来寻孤,孤还险些忘了此贼,传令,即发三千宿卫军,前往显原陵,将石虎尸首挫骨扬灰!”李跃就不信这个邪。

  石虎死后,葬于襄国显原陵。

  以前在燕国手上,太远够不着,现在正好。

  缪嵩、刘猗默不作声。

  不到五日,石虎尸体就被送回邺城,僵而不腐,栩栩如生,面相更加凶残,配上肥硕的身躯,仿佛一头肥蛆。

  也不是完全没有腐烂,而是腐烂的很缓慢。

  李跃下令暴尸白日之下,众人见尸不腐,皆以为神异。

  还有几个沙门和尚乘机蛊惑人心,说石虎生前崇信佛法,死后自有佛法护佑,劝李跃收敛厚葬之,以免触怒神灵。

  一传十十传百,弄得沸沸扬扬。

  “兄长莫要听他们胡说,石虎尸身不腐,乃是用药泡过,施以西域秘法,方能保存至今。”月姬见多识广,钻研药理,看出其中端倪。

  李跃也不废话,当着邺城百姓的面,一鞭一鞭抽在尸体上。

  世上若真有亡魂,那些惨死在石虎和他爪牙下的百万亡魂,会将石虎碎尸万段。

  联想起他生前的种种残暴行径,心中怒气翻腾,手上力道加重,大声骂道:“孤不能生杀汝,死当杀汝!”

  眨眼之间,皮开肉绽,臭不可闻。

  “乱刀剁成肉泥!”李跃一声令下,亲卫乱刀齐下,最终一把火烧成灰,装在坛子中,抛入漳河……

  各种流言蜚语顿时消停。

  李跃与妃妾们大被同眠,也没再做什么噩梦。

  不过这事并没有到此为止,后宫女官果然搜出草人、符咒,还是从崔言思南偏房中搜出的,女官偷偷上交给月姬,月姬再交给李跃……

  “这种雕虫小技也来糊弄孤?”李跃这几日殚精竭虑,水分流失比较大,但脑子还是清醒的。

  梁国现在非比寻常,已经具备了一统北国的架势,争权夺利自然少不了。

  崔言思的确有各种毛病,胳膊肘往外拐,总惦记着崔家,但绝不会蠢到现在弄死自己,自己倒了,李俭就能继承大位?

  只怕梁国立即分崩离析。

  其实后宫之中,崔言思反而是最没有心机的一个人,什么都写在脸上。

  “她们为何会找上你?”李跃盯着月姬。

  “还能为何?不就是想将我也拖入其中,顺便打击崔氏。”月姬云淡风轻道。

  “你觉得何人所为?”李跃一把将草人符咒扔在地上。

  “兄长家事,小妹就不参涉其中。”月姬埋头医术之中,平日也寻访大山,结交不少道人,身上仙风道骨之气越来越盛。

  李跃忽然心中一动,“你姓张?”

  天下道门皆出张氏。

  张角黄巾起义,张鲁的五斗米教,在此之前还有东汉的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为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成立了最早的天师道。

  月姬年纪轻轻便熟读医书,知道各种经典,绝非寻常人家。

  魏晋玄学盛行,同样道门也在茁壮成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7/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