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121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王安石捋了捋胡须。

  张斐又道:“关键此一时彼一时,王安石不需要将新政与灭夏绑定在一起,公检法的出现,将会改变很多事情,政策也必然需要调整的,而且如果要做好对辽国作战的准备,那么就更加需要财政的支持,变法还将会持续下去。”

  别过王安石后,张斐就急忙忙回家去了。

  见到张斐无恙归来,高文茵真是差点没有落下激动地热泪来。

  “夫人。”

  看着眼眶发红的高文茵,张斐轻轻握住她的柔荑,“我只是去谈判的,又不是去打仗的,你没有必要这么担心。”

  高文茵道:“可是我听说那辽人都是茹毛饮血的野人。”

  张斐呵呵笑道:“这其实是有一点点偏见,但即便真是如此,也不用担心,因为你夫君可也不是什么善类。”

  一旁的许芷倩道:“可是京城的百姓并不这么看,现在人人都在骂你是一个懦夫,还专门为你起了一个绰号,青楼特使。”

  张斐不以为意道:“一个不挨骂的外交官,那肯定不是一个好外交官。”

  一旁的许凌霄忙道:“妹夫切莫大意,这种事可大可小,可能会影响到妹夫将来的仕途。”

  就连许遵都道:“霄儿说得不错,张三,你必须得认真对待此事。”

  张斐笑道:“放心,我有一个法宝,很快就能够扭转这些舆论。”

  许芷倩好奇道:“什么法宝?”

  “吾兄弟,曹衙内。”

第七百六十七章 “义薄云天”

  关于这场高级别的会议,其实是赵顼和张斐事先就窜通好的,其目的就是要稍稍修改王安石当初定下的战略方针。

  王安石的战略方针,其实就是用外事来推动内政进行改革。

  正是因为我们常年受到欺负,我们才应该发愤图强,富国强兵。

  那么倒推的话,富国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开疆扩土,故此王安石必须要积极筹备对西夏的战争。

  如果不走这一步,大家就会很迷茫,我们干这些活到底是为什么?

  当然,这指的就只是西夏,不包括辽国在内。

  自太宗兵败以后,到目前为止,宋朝从上至下,对于辽国就只有一个战略,就是和平战略。

  尽量维持友好。

  韩琦给赵顼的建议,尽量维持两国友好,然后加强防备。

  言下之意,维持友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但是也得防止对方来打你。

  而整件事中,态度最为强硬的是文彦博,但他的意思是,你不能寄望于辽国不打你,只有当伱拥有足够的实力,他才不会打你。

  故此,他认为不应该拆除防御工事,还应该加强。但他的潜在意思,不是要跟辽国撕破脸,而是用实力来止战。

  其实他跟韩琦的理念是相同的,只不过韩琦姿态要更加柔和,而他是比较强硬的。

  而在历史上,赵顼跟王安石的战略其实是高度相似,哪怕后来王安石离开朝堂,赵顼也是继续沿着王安石的战略在走,只不过最后还是输了。

  但是由于张斐的出现,以及公检法的成功,使得赵顼更偏向张斐的战略方针。

  就是将内政和外事分开来算,不再进行绑定。

  虽然主修内政的目的,还是为求开疆扩土,但二者不再具有因果关系,开疆扩土,只不过是改革变法其中一个目的,那就没有必要拿着拓边成功,来给予改革变法的合法性。

  这场会议的目的,就是赵顼要借张斐,来宣布以内政为主的战略。

  但君臣二人,只是用书信来沟通,赵顼并没有事先单独与张斐见面,然后再进行这场会议,原本是应该这么做的。

  只是由于一些不利于张斐的舆论,赵顼为求能够服众,是第一时间就召开这场会议。

  因为先前很多例子,这外交大臣和皇帝都有私下勾当,如果赵顼先单独见张斐,那又会引发很多人猜忌。

  不过君臣二人肯定是要单独见面,谈谈这次的外交过程。

  在第二日,赵顼就派人去秘密宣张斐入宫。

  而李豹也早在马车上等候。

  “现在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上得马车,张斐便向李豹问道。

  “非常不妙。”

  李豹摇摇头,如实道:“上回的仓库税,三郎真是将人都给得罪了,故此这回他们也都是落井下石,不断在坊间制造舆论,抨击三郎你,软弱无能,卖国求荣。

  关键三郎你身在太原青楼的消息,已经被证实,再加上以前一些出使官员的懦弱之举,导致百姓都相信他们的指责。

  这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否则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三郎的仕途。”

  张斐点点头道:“我已经有应对之策。”

  李豹忙问道:“三郎打算如何应对?”

  张斐道:“你密切关注一人。”

  “谁?”

  “曹栋栋。”

  “啊?”

  李豹是疑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道:“当时的情况,曹栋栋是要出兵应战的,是我将曹栋栋给骗去太原的。而那厮回来得知大家都在抨击我,便立刻与我分开,他可是非常看重他们老曹家的名誉,所以这厮肯定会大肆宣扬,然后将责任全部推给我。”

  李豹听得更是一头雾水,如果曹栋栋这么干,那人家说得也都是事实啊!

  这对你更加不利啊!

  “我我不是很明白。”李豹困惑地摇摇头。

  张斐笑道:“其实朝中绝大多数官员,包括坊间的士大夫,都是主张对辽友好,那么当这些人得知衙内当时要出兵应战,却被我给骗去太原。那么他们会怎么想?”

  李豹问道:“会怎么想?”

  张斐没好气道:“他们就会认为,我是在以大局为重,避免与辽国发生直接冲突,故而才选择将曹栋栋带走。”

  李豹道:“他们抨击你,那纯粹是属于私人恩怨。”

  言下之意,他们不会从大局来看。

  “我知道。”

  张斐点点头道:“但是衙内为了自证清白,他在宣扬的过程中,一定是主张对辽强硬,而目前是一个敏感时刻,百姓们也处于愤怒之中,如果真的激发百姓对辽的怨恨,这会令那些人感到害怕。

  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人,只需要稍稍暗示一下,表示我只是担心衙内会意气用事,故而才带着他们离开。

  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证据,就是我在京城就没有去过青楼,而衙内是青楼的常客。

  所以,在担忧和对辽人恐惧的支配下,他们会扭转口风,发表对于我此行的赞扬。”

  李豹听得是冷汗直流,小声问道:“三郎,衙内不是你最好的兄弟吗!”

  “是啊!”

  张斐道:“现在都是,他是能够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当然,我也是如此,而且这番操作,是不会影响到他的,反而能够证实,他们不惧辽人,勇于与辽人作战,不愧是曹家的后人,同时还能够改变我的处境,可谓是一举两得。”

  原来这就是兄弟的定义,往后他若叫我豹哥,我可得制止他,我宁可他叫我小豹。李豹又问道:“为何三郎这回不用报刊,进行还击。”

  张斐苦笑道:“要是能够用报刊的话,我在没有回来之前,就已经在做宣传,许多话是不明说,只能意会的。”

  明说的话,不管怎么说,都是窝囊。

  李豹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张斐又问道:“税务司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李豹忙道:“京畿地的情况比预计的要好得多,虽然这田税最终还是被降到以三成来算,但是比税法改革之前,其实并未减少,反而还多了一些,只是比去年少一些,其中原因就在于商税增多不少。”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一句,“当时三司和那些大地主争得也是非常厉害,因为根据调查的结果,今年田里的收成大概也就是平日里的三成多一点,但是三司希望减免到五成,可是那些大地主坚持三成,丝毫不肯退让,最后是大庭长表示,超过三成就算是违反税法,三司无奈之下,才宣布以三成来计算。”

  张斐抱怨道:“那些大地主就没有因此感激我吗?我们公检法为他们做主了呀!”

  李豹道:“他们以前都不怎么缴税的。”

  “这倒也是。”

  张斐尴尬地点点头,又问道:“那关于税币情况?”

  李豹立刻道:“就咱们京畿地的话,目前收上来七成左右。”

  “七成?”

  张斐皱眉道:“这可比我预计的要少一些,我预计大概能够到八成。”

  李豹道:“这我们也已经调查清楚,主要是因为一些来自河中府的盐商,囤积了一些税币。”

  张斐点点头道:“这些盐商在河中府错失了一波机会,于是就想在这里找回来,不过这回他们肯定赚到了,这群奸商。”

  李豹道:“三郎为何如此肯定?”

  张斐道:“你想想看,商税的增多,预示着货物生产增多,使用货币的情况也将会增多,明年如果没有灾荒,必然是会出现货币紧缺的现象,到时货币会变得更加值钱。”

  李豹稍稍点了下头。

  张斐又问道:“淮南和河北又是情况?”

  李豹笑道:“这两地若无意外的话,还会增加许多,因为税务司发现,以前偷税、漏税的实在是太多了,除了河北的一些州县,许多州县甚至有可能较往年翻一番,即便各地的税收都减少三成到五成之间。”

  张斐点点头道:“官家知道吗?”

  李豹道:“先前我们已经告知官家,官家也非常开心。”

  张斐笑着点点头。

  他要说服赵顼,接受他的战略方针,必然是要先让赵顼看到成果。

  聊着聊着,这马车悄悄来到皇城东北角的小门,张斐下得马车,被一个宦官领着入得皇城。

  由于天气寒冷,赵顼自然不会在阁楼上与张斐“约会”,而是选在书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