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第七十节 积攒

  张秀全是八十年代初从昌江大学党委副书记调任昌江省委秘书长,然后又担任昌江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副书记,在昌江省委里一干就是十年,年初才从省委副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到省人大担任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陆为民还真有些诚惶诚恐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和沈子烈日常交流的一些看法,沈子烈会和他这个老岳父也作为了话题,而且看样子沈子烈应该还与他这位老岳父就自己的一些观点探讨得很深,所以这位在昌江省里很有影响力的老领导怎么会当面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自己,哪怕这中间还有点调侃玩笑的味道在其中,但是能从这位老领导嘴里出来,那就很不一般。

  “张伯伯,您这话可真是让我汗颜了,沈县长平易近人,喜欢和我聊天,我有时候也就不知天高地厚的大放厥词,哪里当得起您这般夸奖?您这样一说,我真有点汗流浃背的感觉了。”陆为民不敢坐下,站在一旁毕恭毕敬的道。

  “哎,年轻人谦虚一点是好事,但是也不必妄自菲薄,子烈的眼界我清楚,若是不入眼的,他根本就不会在我面前提起,他能在我面前几次提到你,而且也还和我谈到你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很有新意,不简单呐。”张秀全炯炯的目光落在陆为民脸上,笑了起来,“坐,别这么客气,到子烈家里就当自己家一样,你日后还要和子烈一起工作,有句老话不是说的好么?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他当县长,你当他的秘书,这也就是分工不同,在单位上你可以把他当领导,但是下来大家就是朋友同事,不必那么拘谨。”

  “坐吧,为民,我爸这个人别看外表严肃,其实他是一个思想很开放,说话很风趣的人。”沈子烈也招呼陆为民入座,一边剥开一枚搁在茶几上的猕猴桃,“来,爸,这是咱们南潭猕猴桃,绿色无污染,纯天然山地特产,味道鲜美,搁了这么多天,正适合吃了。”

  “嗯,你们南潭猕猴桃现在名声大噪啊,上个星期,省委海华书记在我面前也说起了你们南潭猕猴桃利用北京亚运会打响名声的事情,很是高兴啊。”张秀全瞅了一眼陆为民,见陆为民只是微笑却不吭一声,心中暗自点头,这小伙子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哪里像一个大学生,倒像是在机关里浸淫了多年似的。

  “爸,这都要归功于为民的主意,否则我们黎阳这一次猕猴桃还真要出大乱子。”沈子烈也不是一个喜欢揽功于身的人,在他看来自己下边人能够干出成绩干得漂亮,那也就相当于是对自己知人善任能力的一种肯定,那种喜欢抢功揽功的人,恰恰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沈县长,你别这么说,我也就是出了一主意,其它具体安排布置还不都是您和周主任在操作?”陆为民赶紧道:“沈县长,您就别说这事儿了,事情都过去了。”

  张秀全对眼前这个小伙子的观感为之一变,不居功,不高调,连省委书记都看重的事情,这家伙居然就能在自己面前表现得这般淡定,这份心理素质可要些人来比。

  “小陆,话不能这么说,是成绩就是成绩,谁也抹煞不了。”张秀全靠在沙发背上,陆为民很懂事儿的把保姆泡好的茶递上对方的手,“我听子烈说当时也是你提前提醒子烈要认真对待猕猴桃销路问题,才让子烈有所警惕,要不然这件事情恐怕就不像现在这么轻松了。”

  “呃,张伯伯,那也是碰巧,猕猴桃这东西我在广州读书时见过,前两年在广州也算是比较稀罕的洋水果,我们昌江开放程度这边还无法和岭南那边相比,所以和沈县长下乡调研工作是乍一听今年一下子就有好几十万公斤猕猴桃要挂果上市,所以吓了一跳,这才了解了一下咱们昌江这边猕猴桃市场,发现情况很不好,这才像沈县长汇报,也幸亏沈县长及时做出决定,提早安排人跑这项工作,不然真的要出大问题。”

  陆为民很巧妙的把功劳分解到领导头上,这个时候把这些功劳归结到自己头上没有多大意义,一个刚进县委机关的大学生,纵然是你有天大本事,也得老老实实给我窝着,还不如低调一些,既可以赢得领导的嘉许,也算是慢慢积攒人气。

  “呵呵,子烈啊,看来你的眼光没错,小陆很优秀,我已经很多年没有遇上这样优秀的年轻人了。”老人清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小陆这一次也算是为立下了大功,南潭猕猴桃名声打响,销路不愁,也算是给南潭老百姓作了一件大好事啊。”

  “爸,为民和我谈起过咱们南潭猕猴桃产业的问题,我们觉得明年南潭猕猴桃产业形势可能会更严峻。”沈子烈摇摇头,“这事儿我和为民都探讨过几次了,一直在琢磨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哦?”张秀全大惑不解,“不至于吧,南潭猕猴桃在昌州这边也销得不错,北京这样大城市更是名声大振,会有什么问题?”

  “小陆,你说说。”沈子烈一笑,把这个机会丢给自己秘书。

  “呃,张伯伯,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清楚,这猕猴桃第一次挂果期亩产也就在200到400公斤之间,但是从挂果第二年开始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能会达到500公斤,甚至到600公斤,也就是说产量保守估计也会比第一年增长六到八成,也就是说像我们南潭明年猕猴桃产量可能会达到七十万公斤左右,而整个黎阳地区猕猴桃产量可能会达到两百万公斤以上,这样大一个数量,虽说我们通过亚运会这个契机打出了一些名声,但是市场增长能否有这样快的速度,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尤其是据我所知,像陕西和湖北的猕猴桃在明年也会开始大规模挂果上市,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又是一个变数。”

  陆为民耐心的解释道:“今年淮山都有十万公斤猕猴桃变质白白损失掉,明年产量接近要增加一倍,外省还有大量猕猴桃进入市场,弄不好丰收就有可能成为一场大灾难。”

第七十一节 不凡

  陆为民这番话让老人脸色沉郁下来,老人想了一想才道:“这的确值得警惕,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一方面可以借助南潭猕猴桃名声打响契机拓展市场,比如国内其他大城市,这是一个很大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开展工作,如果能够提前和各地那些大批发市场和批发商建立联系,甚至签订合约,也许可以减轻其中风险。”

  “嗯,县里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我们还有另一个想法。”沈子烈接上话。

  “哦?子烈,你还在我面前卖关子啊。”老人笑了起来。

  “我们的想法是如果能够引进一个果品加工企业,利用我们南潭猕猴桃来加工成为果汁或者果酱,不但可以减轻外销压力,而且也可以将这部分深加工的税源留在我们南潭,同时也能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沈子烈字斟句酌的道。

  张秀全心中一亮堂,毫无疑问,自己这个女婿在这方面的想法又是得到了他这个秘书的启迪。

  自己女婿是宣传干部出身,政治理论素养没的说,写东西的文笔也是拿手好戏,但是准确的说搞经济并不在行,这一点他很清楚,像这样引入果品加工产业来消化本地特产水果,增加县里税收和劳动力就业,只怕自己这个女婿还没有这份灵感。

  “嗯,这是一个好主意啊。”张秀全点点头,“但是你们南潭偏处一隅,基础设施落后,招商引资条件很差,能引来企业么?你所说的果汁和果酱,好像我们国内市场还并不时兴,除非是产品外销企业,而这还需要进出口权,这中间难度可不小啊。”

  “嗯,爸,我也觉得这事儿有难度,但是我想了想,有难度并不代表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总得要去试一试才知道行不行。”沈子烈语气很坚决。

  正说到这里,张静宜来招呼一家人上桌子吃饭了,所以这个话题也就此打住。

  吃完中午饭之后,陆为民又陪着张秀全聊了一阵,也谈到了当前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高层关于经济性质的争论,陆为民自然免不了要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拿出来,张秀全在这个问题上倒是十分审慎,没有说太多,这让陆为民也有些遗憾。

  等到陆为民离开沈家,只剩下张秀全和沈子烈翁婿二人时,张秀全才若有所思的道:“子烈,你这个秘书相当不简单啊,我看他对经济方面的了解和领悟相当深啊,你不是说他是岭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么?我倒是觉得他像是学经济的,很在行啊,经济术语一套接一套,而且不像是那种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角色,他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爸,是不是你也大吃一惊?”沈子烈朗声笑了起来,“我也一样啊,开初怎么也觉得为民不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县委办县府办大学毕业生不少,但是像他这样的没有一个,甚至那些个工作好几年的大学生,你要让他自己拿出一点像样的看法观点来,都是休想,为民在岭南读书四年,在学校里就是校团委干部,而且入了党,每年暑假都要在广州深圳那边搞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这个人很有朝气也很有才华,而且没有那些刚出校门大学生的生嫩懵懂感觉,熟悉工作进入状态相当快,我现在都觉得还真离不开他这个秘书了。”

  “那你就危险了!当领导哪能完全依靠秘书?现在不少领导就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讲话谈话稿子是秘书给你写好,工作日程是秘书替你安排好,调研工作是秘书替你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推进工作是秘书替你草你好计划方案,那还要你这个领导干啥?也许有人会说我当领导就是来拍板做决定的,你连基本的构思规划能力都没有,你还谈什么拍板?就是拍了板,那也是瞎拍板!”张秀全脸色一下子就阴了下来。

  “爸,我也就是开个玩笑,我还不至于愚昧到那种程度,为民的确是个人才,但是他对时事政情还不太了解,有些想法观点也有些脱离实际,当然这和他的工作经历有关系,但是爸,你承认不承认他的不凡之处?”沈子烈正色道。

  张秀全沉默了好一阵之后,才缓缓道:“子烈,这小伙子的确是个人才,而且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才,尤其是这样年轻,如果能够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锻炼两年,我看前途不可限量,而且我感觉这个小伙子心性也不差,这样的下属可不好找,子烈,你和他要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有句话可能你听起来有些刺耳不舒服,但是我还是要说,有些方面你还不如他。”

  沈子烈身体微微一震,似乎在掂量琢磨自己老岳父这句话的含义。

  “不说你不如他,就连你爸我,也觉得有些方面不如他,后生可畏啊,也不知道岭南大学的水准就如此之高,居然能教出这样的人才来,看来昌江大学应该好好向岭南大学学习学习才行了。”

  张秀全后面这一句有些感慨的话语让沈子烈心情稍稍舒服了一些,虽然平常和陆为民交流很多,但是乍一听到自己一个县长竟然在岳父心目中还比不过自己的秘书,虽然只是某些方面,但还是让他生出一股很不舒服的情绪,不过沈子烈也算是一个胸襟宽阔的人,反思和自己这个秘书接触这么久,对方的确给了他不少意外惊喜,很多方面自己也在不知不觉的受到对方的影响,这一点他不想欺骗自己。

  “爸,我刚才说的招商引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我是指目前国内政治气候好像对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看法还有些混沌,南潭条件太差,而且国营企业从整个层面上来看也是举步维艰,南潭要想发展,恐怕不得不在私营经济和外资引入上打主意,为民和我探讨过这一点,觉得南潭要想发展必须要先行一步,抢在大家都还在观望的时候出手,否则等到局势明朗了,也许就轮不到我们南潭了。”沈子烈沉吟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是这要冒一些政治风险,但是我觉得值,为民认为顶多也就是一年半载,局势就要明朗化,而且他认为改革开放的大局不会改变,而且还会进一步深化,我认同这一判断,爸,您觉得呢?”

第七十二节 下注

  张秀全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女婿这是在准备下重注赌一把了,这是在赌他自己的政治前程。

  这个时候他甚至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该给尚权智打电话请他多关照沈子烈了。

  沈子烈不担任这个县长,继续干他的常务副县长,或者是副书记,也就是几个月之后沈子烈就可以回来了,但是现在,沈子烈组织关系已经正式转到了南潭县委,也就意味着沈子烈将在这个县长位置上干下去,而要当好这个县长,就不得不面对这样混沌的谜局。

  站在张秀全这个角度,他当然清楚目前国内关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争议,甚至还有人质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认为多一个外资企业,就多一份资本主义,会威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认为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认为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根源,私营企业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这些观点并不是哪个无聊文人想出来的,在国内有着相当市场和影响,甚至一些著名学者和理论家们都纷纷出面呼吁,这背后肯定有持这种观点的高层在支持,尤其是在经历了去年那场风波之后,从政治层面的清理整顿已经开始逐渐蔓延到经济层面上,所以沈子烈所说的的确风险不小。

  如果只是单纯一个两个企业的引入当然问题不大,但是张秀全也知道自己女婿的个性,一旦认定的事情,就绝对不会缩手缩脚的走一步看一步,肯定会迈开大步走下去。

  像引入外资也好,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也好,这些都是目前相当敏感的热点问题,如果大张旗鼓的推动,一旦政治气候变化,对于这个年龄的沈子烈来说,也许就是万劫不复之局。

  张秀全斟酌再三,依然无法作出判断,“子烈,我理解你现在刚担任县长想要大干一番改变面貌的感受,但是在目前国内省内的政治气候下,贸然推动经济上的变革之举,风险太大啊,昌江不是岭南江浙,偏处内陆,政治氛围大不一样,稍不注意也许就要栽筋斗啊。”

  “爸,我想过这个问题,觉得还是利用这个契机搏一搏,大不了我就回宣传部坐几年冷板凳,我还年轻,还有机会,否则我觉得这样浑浑噩噩的在下边混两年,我觉得既浪费了一次机遇,也意义不大。”沈子烈在这个问题上态度相当鲜明坚决。

  张秀全见女婿态度这样坚决,也意识到只怕自己这个女婿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下定了决心,所以略一考虑之后也就点头同意:“嗯,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多说什么,记住,多做,少说,另外,要求得地委主要领导的认可,至少是默认,对了,那安德健的态度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是和他透露过一些想法,他不置可否,但是我感觉他有些动心,黎阳一分为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南边几个县要新分出来成立一个地区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估计老安也有想法,也许他也不想放弃这样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或者说想要借这样一个机会来展示,让新地区的地委主要领导对他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吧。”沈子烈笑了起来。

  陆为民从沈子烈家里出来就一直在琢磨沈子烈把自己带给张秀全见面的意图,也许是自己的表现太过于突出,使得沈子烈也有些拿不准,需要他自己这个老岳父来帮自己评判一下自己的表现和所持观点的可行性吧。

  看得出来张秀全对自己还是比较认可的,沈子烈从省委宣传部下派挂职锻炼,现在却把组织关系正式转到了南潭县委,看样子也是想要在南潭做一番事业,这其中肯定也离不开张秀全在背后的影响力。

  陆为民倒是对这一点乐见其成,至少沈子烈秉性正直,即便是在搞经济工作上欠缺一些实际经验,但是站在这个位置上,只要思想观念对路,敢于突破一些束缚抢占先机,南潭的发展还是很有前景的。

  回到家里,却看见一辆熟悉的自行车停在门口,陆为民一喜,大哥来了。

  “哥,你回来了?”陆为民快步走进门,“今天怎么舍得回来?”

  陆拥军坐在沙发上笑着打量自己这个三弟,“大民,就许你从南潭跑回来,你大哥就在昌州都还不能回家了?你这段时间好像也没有去你二姐那里吧?”

  陆为民挠挠脑袋,叹了一口气,“二姐那里我还真没有时间去,到黎阳都是跟着沈县长一道,哪有机会?当秘书的,身不由己啊,今天回昌州也是沾了沈县长的光,他明天在省里开会。”

  陆拥军比陆为民大六岁,当时考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也算是在那一届南潭中学放了一颗卫星,后来毕业分配分回了红旗机械厂,现在陆拥军已经是车间副主任了。

  “你小子,该知足了,刚毕业就给领导当秘书,谁不知道秘书只要跟对了领导,那就前途无限。”陆拥军长相和陆为民不一样,陆拥军体着母亲,面容宽大白皙,方面大耳,很有一些富态像,而陆为民则和父亲相像,脸型轮廓棱角分明,不过两兄弟性格倒是有些相似,都有些不太安分,而且决定了事情就要全身心投入去做。

  “爸呢?不在家?”陆为民有些惊讶,只有大哥一个人在家。

  “和我吵了一架,爸一生气出门散心去了。”陆拥军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咋了?”陆为民心中一动。

  “还不是为工作的事情,现在厂里情况不太好,大家都在混日子,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就在外边找了一些活儿做,现在我一个大学同学下海了,在上海搞了一个汽车配件厂,主要是为上海大众作配套,厂子很红火,想让我去帮他,我也想去,回来和爸一说,爸就毛了。”陆拥军摊摊手,“说我是共产党员,整天就想到个人利益,那点心思都钻钱眼里去了。”

第七十三节 长兄

  陆为民笑了起来,自己大哥的事情他当然清楚,大学毕业之后分到红旗机械厂,被红旗厂当作重点干部苗子培养,工作几年就提拔到了车间副主任位置上,称得上是前途无量了,但陆为民却知道自己大哥的心思不止于此。

  “爸本来就对你在外边找活儿干不满,认为你这是在犯法越轨,你现在可是好,干脆要跳出来了,那还得了?”

  “厂里就那点工作量,我当这个车间副主任五分之一的精力就可以做得足够好了,难道我就像现在这样整天混日子荒废时间?我在外边帮那些私人厂子设计加工一点活儿,一来是找点收入,业余时间凭本事挣钱,不算犯法吧?二来也算是练练手,增加经验。”陆拥军脸上浮起一抹自豪的笑容,“你哥我大学毕业就是想做出点像样的事情来,这样混日子不是你哥我想要的。”

  前世里大哥的确是辞职去了上海,只不过是在和父亲争吵了一年多后才去的上海,在他那个同学那里干了两年之后就回到了昌州,邀约了一帮原来红旗机械厂的工友同事,自己搞起了一个汽车配件厂,后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还在皖赣两省投资建了企业,成为昌江省内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哥,如果你真的觉得你出去可以比现在更好,我觉得那就别再拖泥带水,索性现在就走!爸的脾性你不是不知道,你再怎么说,他思想也不通,只有等你做的事情证明了你的选择,他才会认可。”陆为民看着自己兄长,郑重其事的道:“你到上海那边去不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也可以学以致用,而且说不定还能发展一些自己的社会关系,日后你若真是自己想要干一番事业,肯定也大有裨益,比起你在红旗机械厂里这样混日子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哥,我支持你!若是需要钱,我也可以赞助一些!”

  “哟呵,大民,你真的这样看?”陆拥军目光闪动,脸上浮起惊奇的表情,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弟弟态度居然如此鲜明的支持自己辞职下海,他还以为自己这个想法肯定会遭到家里人异口同声的反对,没想到竟然会在自己三弟身上收获支持。

  “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老了肯定会留下遗憾,我相信你的本事,肯定可以比在红旗机械厂里做出更大的事业来,现在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下海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行动,有本事的人丢下这个铁饭碗自己去闯荡多了去,在岭南那边这种情况很普遍,不算啥,我那个同学分到岭南省计委,没工作两天就不想干了,就想下海自己去干,当然他家里本来就有厂子,但是我觉得哥你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地来。”陆为民情真意切的道:“你若是钱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些,可以赞助一些。”

  “呵呵,啥时候你哥还轮到找你来借钱了?”陆拥军大笑起来,心里说不出高兴,不是为了自己弟弟对自己这样支持,而是为自己这个弟弟长大成人而感到高兴,“你哥再不济,也不会缺两个出去闯荡的钱吧?你哥这两年在外边帮人设计加工,也挣了一些钱,想做大事业也许不够,但是足够你哥去上海闯荡一番了。”

  “哥,话不能那么说,我们是亲兄弟,血浓于水,兄弟之间还说什么?你要做事情,我们有能力支持,当然要全力支持你。”陆为民语气平和。

  “哦?大民,你才工作两个月,能挣多少钱?你一个月工资能有多少?一百多块吧?”陆拥军笑着打趣自己弟弟。

  “哥,工资钱是我生活用的能有多少?不过我们南潭猕猴桃丰收销路却不畅,我和劲风冒了一次险,把我们南潭猕猴桃运到广州出售,挣了一笔钱。”陆为民漫不经心的道。

  “哦?赚了多少?”陆拥军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自己弟弟脑瓜子居然如此好用。

  “五万块。”

  “多少?五万?”陆拥军大吃一惊,看自己弟弟这副表情,他还以为是不是赚了几千块钱,那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没想到陆为民开口就是五万块,这大大出乎他的预料,脸色顿时严肃起来,“大民,你不是在向厂里推销猕猴桃这一笔里边……”

  “哥,我就知道你会担心这个,放心,我还不至于在这上边做文章,和厂劳服司签合同也是县里现代农业开发公司来签的,我只是搭了一个桥,我和劲风赚的钱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从南潭到广州,劲风跑了三趟,辛苦了半个月,我出面担保,先拉货过去,出手之后再回来付款,净赚五万元。”陆为民对自己第一笔生意相当得意,毕竟这是自己回到这个世界之后的第一次商业运作。

  “唔,大民,不简单呐,你广州那边同学也帮了忙?”陆拥军随口问道。

  “嗯,先把路子理顺了,这边才过去敲定,最后才发货,这无本生意不好做,真要栽了,估计我就得白干好几年了。”陆为民挠了挠脑袋,“不过总算是成了。”

  “你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万事开头难,谁都要有第一次,不过,大民,你在政府里边做事情,这生意上的事情还是最好不要掺和的好,要不你就一门心思离开政府机关。”陆拥军说这番话是语气很是郑重。

  “哥,我知道这里边分寸,所以这些事情都是劲风去做的,我就是参谋策划出出点子。”陆为民点头应是,“我还是希望干好自己本职工作。”

  “唔,你明白其中轻重就好。”陆拥军觉得自己这个弟弟的确长大了,言谈举止间隐隐有了一种泰然自若的大气,以往在自己面前总是扮演倾听者角色,而现在则是有理有据的和自己“平等对话”,而且言语间流露出来的自信更是让陆拥军也是感触颇大。

  陆为民和大哥陆拥军关系一直很好,在读书时代更是自己的学习的楷模,那个时代考上清华大学,对于一个农村县城来说,几乎就是相当于出了状元。

  虽然陆拥军在离开时没有说什么,但是陆为民知道恐怕自己的一番话已经让大哥下了决心要离开红旗机械厂下海了,在陆为民看来,既然打定主意要出去闯荡一番,那还不如早一点下决心,再在厂里消磨一年,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半点意义。

第七十四节 进入视线

  安德健吸着烟,细细的品读着手中这篇文章,秘书齐峰进来他都没有注意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