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这是县委办副主任兼县农办主任周瑜明交给他的一篇文章。

  安德健在担任乔庄区区委副书记兼乔庄镇党委书记时,周瑜明还是乔庄镇农经办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后来在安德健升任双峰县副县长之前,周瑜明被提拔为乔庄镇农经办主任,当安德健后来从双峰县委副书记重新杀回南潭来担任县长时,周瑜明也就调到了县府办担任副主任,两人关系一直保持着。

  《南潭猕猴桃产业发展前景初探》,这是一篇八千字左右的文章,对南潭猕猴桃现状、市场前景、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刚开始安德健还以为是农办弄出来的文章,但是稍一看之后,安德健就知道就凭现在县农办那两个人,拿不出这样的东西,而这也不是周瑜明的笔迹,甚至安德健认为周瑜明只怕也未必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来。

  这篇文章他已经读了两遍,很有些意思,从对南潭猕猴桃种植栽培现状和市场前景和存在问题来看,作者是下了一番心思对南潭猕猴桃产业进行调研的,但这都不是安德健最关心的,安德健最感兴趣的是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构想。

  周瑜明和沈子烈关系也不错,看样子沈子烈也有意要在年底选举之后让周瑜明到县府办去担任主任,周瑜明就这件事情也找过自己,安德健当然很赞同。

  周瑜明虽然工作能力不算强,但是性格温和,善于协调,县委办班子里边他排位靠后,尤其是有徐晓春这个强势常委兼县委办主任,几个副主任都觉得压力颇大,所以周瑜明很早就不想在县委办里呆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沈子烈担任代县长之后也和自己交换过一些工作想法,安德健觉察到了沈子烈的一些意图,不过他当时没有表态,而这个时候周瑜明把这篇文章送到自己这里,显然就是一个试探性的举动了。

  “齐峰,你去请周主任到我这里来一趟。”

  当周瑜明来到办公室时,安德健也已经想通了一些事情。

  “瑜明,这篇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有理有据,更难得的是还提出了一些很有新意的想法,怎么,是你们农办弄出来的东西,农办还真有人才啊。”安德健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沙发,示意对方入座。

  “嘿嘿,安书记,我们农办那两号人的底子你也清楚,哪里写得出这样的文章来?是我从县府办那边拿过来的东西,呃,是小陆陆为民写的。”周瑜明讪讪笑了起来。

  “哦?陆为民?”安德健微微一怔,实际上他也有些怀疑可能是陆为民写的。

  猕猴桃事件南潭获得了地委行署的高度评价,认为南潭县委县府未雨绸缪,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相当完美的处理好了猕猴桃销售工作,赢得了广大种植户的民心,尤其是与邻县淮山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王自荣能升任淮山县委书记的一个表面原因。

  而陆为民在这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安德健也大略知晓,周瑜明对陆为民的表现赞不绝口,认为陆为民是这么多年所见过的大学生中最优秀的一名,这也让安德健对陆为民有了一些印象。

  “嗯,小陆对咱们县里的猕猴桃种植情况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结合了黎阳地区以及全省和全国猕猴桃种植状况,分析了今后几年猕猴桃市场的前景,我觉得他的这些个观点很有价值,对于我们提前做好明年怎样猕猴桃销售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性。”

  周瑜明现在还兼着县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的经理,对于这个职位周瑜明还真有些舍不得,虽然现在猕猴桃的销售季节已经过去了,工作处于停顿状态,但是注册的“南潭”牌猕猴桃商标属于公司,加上协助淮山和阜头两县销售的猕猴桃公司都收取了一定管理费,这笔帐不可细算,一算下来足足有五十多万元,搁在公司户头上,沉甸甸的,也让周瑜明心里既兴奋又忐忑不安。

  而这一切都是在陆为民的指点下搞起来的,所以只要有机会,周瑜明是不吝为陆为民吹吹号抬抬轿的。

  “这个陆为民本事不小啊,这么快就能搞出这样一个东西来?”安德健笑了起来,“看来晓春给子烈县长选了一个好秘书啊。”

  周瑜明也知道自己的这些个小花样在安德健这种官场老手面前是无所遁形的,而且他也从没打算要耍什么花样,所以也只是附和的笑了笑道:“安书记,小陆本来文笔就不错,加上扎扎实实沉下去搞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调研,各种材料也收集得很详实,写出来的这篇东西真的很有价值,我看沈县长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专门指示农业局要认真摸清底细,提早布局,为明年猕猴桃销售做好参谋工作,所以我也就自作主张把这篇文章送给您看看。”

  自作主张?安德健嘴角含笑,这个周瑜明也学会这一套了,自己还说他是个实诚人呢。

  这显然是沈子烈放出的一个相当明显的信号,在这篇文章最后一部分里提出了充分利用南潭荒坡荒山,大力发展包括猕猴桃在内的经济林木栽培,同时依托现有猕猴桃资源,适时引入外来果品加工企业落户,消化南潭本地和邻县的猕猴桃,减轻黎阳地区猕猴桃销售压力,在南潭培植以果品加工产业为主的食品产业,这一系列观点虽然粗略了一点,但是流露出来的意思却很清楚,沈子烈准备要大干一场。

  是谁写的不重要,即便是这篇文章执笔者的眼光思路很值得一提,最重要的是沈子烈要准备动手了,安德健沉吟着,作为县委书记,自己该怎么办?

  国内政治气候还有些飘忽不定,时而左时而右,连安德健自认为在这些方面算是看得比较准确的了,一时间也觉得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沈子烈这是在向自己发出信号,自己是县委书记,经济工作名义上是由政府推动,但是基调却是要由县委来确定,也就是说自己需要就对方的观点想法表明态度。

  沈子烈要这样做肯定是获得了他老岳父的认同,但是安德健想不通的是,莫非张秀全就这样肯定国内风向会向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吹?至少到目前安德健还看不到这种迹象,甚至还隐隐有些向相反的方向吹动。

  也许自己真需要和沈子烈单对单的好生交换一下意见,听听他的想法了。

第七十五节 工业开发区

  “你是说南潭需要规划一个工业开发区?”沈子烈已经把陆为民这篇文章看了三遍,说实话,他是越来越欣赏眼前这个年轻人了,不但能够准确的捕捉到自己内心想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总能相当完美的根据自己内心所想提出解决方案。

  手中这篇文章不用想肯定花费了陆为民至少几个晚上,手写的稿纸仍然可以看出一些修改的痕迹,这只怕也是对方几易其稿之后的定型品了。

  “不错,沈县长,您前段时间和我说过您的一些想法,这一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琢磨,我也打电话到江浙和岭南那边我同学那里去,请他们帮我收集了解了一些关于他们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子,另外我也和在北京的同学联系过,看看高层对发展经济方面有没有什么新想法,之后我才来写了这篇东西。”

  陆为民毫不讳言自己在这篇文章上下的工夫,说实话,回到这个年代,他发现自己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观念,尤其是在南潭这个地方,简直格格不入,他不得不经常调整自己思绪,免得发出惊世骇俗的“谬论”。

  沈子烈很有想法,但是如何帮助沈子烈的想法切合实际的实现,那就需要好生拿捏这其中的分寸。

  招商引资是恒久的主题,至少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前十年都是每一个地方每一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对于南潭这种偏处内陆丘区的农业大县来说,要想发展经济,单单依靠农业肯定不行,发展工业是必经之路,但是怎样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这也是摆在面前一个难题。

  “我县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很快,而猕猴桃产品虽然在国内市场比较小,但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市场成熟度已经比较高,我也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了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业的可能性,我在岭南省计委的同学也帮我收集了一些有关方面的资料寄给了我,我觉得在我们南潭发展以猕猴桃深加工有很好市场前景。”陆为民也知道这也算是身子列对自己的一次考试,“而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业可以进一步带动我县食品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我县最大的企业——县食品厂的改制带来契机。”

  “嗯,我看了你的这篇东西,觉得很有前瞻性,不过,为民,我县这几年里在招商引资的成绩上都是乏善可陈,基本上没有像样的项目,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县里基础条件即便是在黎阳地区都算是比较差的,而黎阳地区在全省也属于三类地区,我看你信心十足,真有这么大信心,还是宽我的心?”沈子烈含笑把手中材料放在一边。

  “你们同学所处的地区不是江浙就是岭南,基础设施建设比起我们南潭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更重要的是那边在观念意识上都比我们这边要开放许多,说实话,在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上我心里都没底,你想让别人到我们这边投资,资本家也不是傻子,他来投资就需要回报,你觉得他们来我们这里投资能得到回报么?或者说回报率够高么?”

  陆为民没想到沈子烈居然也想得这样深远,这让他对沈子烈的观感又深了一层。

  尤其是对方提及到了本地政府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对招商引资的影响,而且还能从资本家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就相当不易了。

  这年头不少领导只会羡慕嫉妒沿海地区发展快,招商引资效果明显,怨恨那些外资为什么不到自己地盘上来投资,却从未有想过资本家不是慈善家,来投资的前提就是要赚钱,而且是要尽可能最快的收回成本,然后赚取更多的利润。

  “我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的,我们南潭地处内陆丘区,要引来一个像样的企业肯定不容易,就像您所说的,基础设施条件我们南潭不佳,这是其一,思想观念、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这是其二,地理位置的影响,我们地处内陆,产品生产出来投放市场,就要考虑运输成本,这是其三,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陆为民知道沈子烈需要自己来为其树立信心打气,而这也是他想要实施自己想法的第一步,也必须要成功的激起沈子烈的上进心,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但是我们也有有利的一面,第一,猕猴桃种植在我们黎阳地区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我们黎阳地区南部诸县大部分丘区海拔都在五百到七百米之间,日照和气温以及土壤品质都是最适合种植猕猴桃的区域,可以说目前在国内我们种植猕猴桃走到了前列,尤其是利用亚运会打开影响力让我们这一优势更为明显;第二,我们南潭农村剩余劳动力丰足,劳动力价格低廉,这是资本家们最看重的一点;第三,我们地处内陆,但是只要我们县委政府对招商引资抱有最大诚意,愿意在土地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大的优惠,我想这也是一大优势。猕猴桃资源,廉价劳动力,加上县委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这三者相结合,我想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嗯,为民,你说了两方面,还有一方面呢?”沈子烈很注意陆为民的观点。

  “还有一方面,”陆为民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沈县长,我觉得既然县里决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那么就必须要在许多方面改进,那么用一个比较完美成功的招商引资范例来也许可以打破我们现在沉闷僵化的工作体制,而推出一个着重发展工业经济的工业开发区,使之成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也许是一个契机,对于推动全县政治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助推器。”

  沈子烈陷入了长久的沉思,陆为民提出的想法很独到,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提法在全国已经不算新颖了,但是在黎阳地区都还是一个新名词,省里除了昌州搞起了一个开发区之外,其他诸如昆湖和青溪两市据说也还只是有这样想法,甚至连筹备组都还没有成立。

  如果南潭这样一个在黎阳地区都算是穷县的县份上要搞这个工业开发区,只怕立即就会成为一个热点新闻,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很难说。

  见沈子烈依然沉思不语,陆为民也知道兹事体大,沈子烈一人也做不了主,还得和安德健商量着上常委会来研究,另外也还要征求黎阳地委的意见,如今局势混沌不清,很难说其他人对这样一个构想有什么样的态度。

第七十六节 临战

  南潭县委县府关于设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的意见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但是设立南潭县工业开发区建设筹备领导小组的构想却在县委常委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几名常委都对南潭县准备建设工业开发区感到意外,认为以南潭县目前的工业基础,并不具备建设工业开发区的条件,尤其是在整个黎阳地区都没有哪个县提出建设工业开发区的设想,甚至连黎阳地区也没有这个说法,南潭来出这个风头,有哗众取宠之嫌。

  “老沈,我不是泼冷水,南潭的情况我们大家都了解,你也来我们南潭有快一年了,搞这个工业开发区,实际意义有多大?我们的基础设施条件摆在这里,地理位置也摆在这里,怎么搞?就像你说的,现在国家已经不提倡财政出资搞国营企业了,我们南潭财政也没有这个力量来搞,那就只有吸引外来资金搞,大家觉得以我们目前的现状条件能吸引到外来投资么?”

  秦海基慢吞吞的吸了最后一口烟,狠狠的将烟蒂捺熄在烟灰缸里,好整以暇的端起茶盅抿了一口,“这个想法很具前瞻性,但是我觉得就目前情形来看,无论是现实条件还是国家政策大气候,好像都不太适合,有些事情我觉得我们还是看一看最好,如果现在就要大张旗鼓的搞这些噱头,我怕省里边会觉得我们是不是在出风头,甚至是在哗众取宠啊。”

  秦海基的目光掠过自己斜对面的几位常委,却没有去看对面的沈子烈和居于正中主位的安德健。

  他需要试探一下安德健的态度,在他看来以安德健的稳重似乎不应该支持沈子烈这样冒失的行动才对,或者是沈子烈向安德健提出来,安德健不好驳这位刚刚上任的代县长面子,所以才推到了县委常委会上来研究?

  秦海基的话如针刺一般扎在了沈子烈的心间,他没有想到这位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副书记在自己就任代县长之后的第一次常委会上就毫不客气的对自己的意见提出了质疑,其轻慢的语气和态度让沈子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怒意在心间蔓延。

  噱头?!这就是秦海基给自己殚精竭虑拿出来的建议下的定论?

  沈子烈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都在突突的跳了起来,其他几名常委望向自己的目光也都变得有些暧昧。

  他强压住内心的愤怒,端起茶盅大大的喝了一口,平抑自己内心的怒火,从政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体会到来自对手的尖锐挑战,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自己岳父送给自己的话,要自己到黎阳这边来工作时要随时保持冷静理智的心态,越是火烧眉毛越是矛盾凸显的时候,越是要保持平常心。

  来南潭快一年时间,自己当这个常务副县长,县里大政策大方向有安德健掌舵,政府具体事务有王自荣拍板,日常工作有其他分管副县长各自操办,他这个常务副县长实际上更多的是充当一个督导者,平时觉得王自荣也没有什么不得了,就看着这县委县府里云淡风轻的就过来了,就算是有些风浪,但都从来没有涉及到过自己,没想到自己刚刚一挑起这副担子,就迎来了这样一场狂风恶浪。

  他知道自己在县委里边的根基还无法和其他常委们相比,尤其是原来大家伙儿都一直以为自己会在明年初就回省里,未曾想到自己组织关系会突然转下来,而且就势接任了代县长,秦海基和曹刚这些人内心的失落和不满可想而知,但是他以为以各人的修养内涵,再怎么有不满,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一种方式迸发出来才对。

  他算是真真切切的体会了一回,也许自己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实质性的现实常态中,上会之前陆为民就提醒过自己,当时自己虽然还没在意,但还是抱着小心为妙的态度好生准备了一番,没想到还真遇上了。

  安德健神态悠闲,手中的钢笔一直在笔记本上涂画着什么,居于主位的他似乎对眼前针尖对麦芒的气息完全没有感觉,目光似乎定在了某处,又像是在深思着秦海基提出的意见。

  “老秦的意见我不能接受。”沈子烈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过于铿锵了,又略略降低了一个调门,“这个工业开发区搞不搞和怎么搞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搞不搞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为什么要搞?搞这个工业开发区的目的意义以及紧迫性,我想向各位常委汇报一下。”

  安德健不为人觉察的微微点了点头,还行,沈子烈总算是进入了状态,反击秦海基最犀利的武器不是态度,而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看样子沈子烈也还是有些准备,当然,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他就真要轻看沈子烈岳父和尚权智的眼光,也更要轻看沈子烈本人了。

  “我当了这大半年的常务副县长,对于咱们县里财政状况才算是有了一个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我相信接下来曹县长也会和我一样有更深刻的认识,不说其他,每年光是教师队伍工资福利保障就是一个把人勒得喘不过气来的绞索,每个月为了筹措教师工资,财政局那帮人都得要揪掉一大把头发。”

  “老干部的医药费报销大家也了解,我们日后也要老去,老了之后身体状况不佳自然就要生病,看病吃药做手术,这花费惊人,我想前两个月老唐县长在省医院住院手术,都要上手术台了,钱还没凑够,家属跑到县委坐着哭天撒地,还是县里边临时到处抓钱才算是凑齐送去,这种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想到日后如果我们老了也是这样,大家不觉得有些心寒么?”

  沈子烈看到秦海基的脸色微动,似乎想要反驳,但是在安德健的目光下,最终没有开口,他就是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秦海基正好也为他树立了一个标靶,虽然这个标靶来得有些突然,但是他也不怯场。

第七十七节 针锋相对

  “再看看我们县城情况,街道应该是还是十年前的情形,我问过咱们县里街上老住户,他们记忆中县城街道的老旧情形至少已经维持了十年没有改变,大街坑坑洼洼,小街小巷污水横流,整个县城街道上只有区区三个公厕,而且其肮脏状况惨不忍睹,老百姓怨声载道,建委张主任告诉我县城下水管线早就需要改造了,否则情况还会越来越差,可一年拖一年,就是没法改造,原因是啥,就是没钱。一个人民公园设施老旧不堪,连我们县城里的老百姓都不愿意去,电影院是七十年代的建筑,已经被安监部门定为危房,要求立即改造,还是没钱。”

  沈子烈语意昂扬,罗列事实信手拈来,这也都是在座诸人平常所知晓的,久而久之习惯了也没啥,但是今天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来,就显得让人有些接受不了了,尤其是这个尚未完全融入南潭的代理县长这样言辞犀利的挑出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窘况,县里也不是不想改造不想新建,可腰包里瘪瘪的没钱,拿什么改造,南潭中学前年建成,到现在的工程款都还没有给黎阳二建司结完,今年我就已经收到了两次黎阳二建司经理的电话,威胁我说如果今年年底再不把工程欠款付清,他就要把几百工人和家属带到咱们县政府来过年,这种情形下,你让县里哪里还有钱来投入这些事关民生的支出?”

  会议室里显得异常的安静,连某委常委喝水声音大了一点都显得格外清晰。

  “我知道肯定不少人心里这个时候也在嘀咕,既然县财政这么困难,还要搞什么工业开发区?这搞开发区难道就不花钱,不但要花钱,肯定还要花大钱,这不是南辕北辙么?”沈子烈又抛出一个问题,这也是在座常委们不少心里的想法。

  “不错,我承认要搞这个工业开发区肯定要投入,而且投入还不会小,首先就是工业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一个不小的支出,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编制人员以及开办费用,这些零七八碎的算下来肯定也不少,但是如果我们不搞这个工业开发区呢?”沈子烈反问。

  “不搞会是什么样?可以预测一下,我们南潭不搞,也就只能一直像现在这样过紧巴巴的日子,随时勒紧裤腰带,想要做个什么都只有幻想一下,坐等看天上能不能掉馅饼,可有这种好事么?”沈子烈语气越发激烈。

  “我们都知道像南潭这样的农业大县,税基薄弱,税源贫瘠,农业税的收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让我们干群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而现在粮价持续低迷,农业结构调整也是举步维艰,可以说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钱袋子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我们本地找不到消化办法,不得不外出到沿海地区去打工,而这些青壮劳动力外出到外地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像农村农忙时无法帮补,家中老人孩子无法照顾,每年回家不但加剧了交通压力,也是一个巨大消耗开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发展我们本地的工业来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呢?”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认为唯有发展工业,也只有发展工业才能真正让我们南潭的财政税收体系进入一个相对健康良好的运行机制中,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目前农村越来越严峻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在目前的机制下,没有工业经济作为发动机,一切都无从谈起。”

  “要搞这个工业开发区,姓沈的也知道这里边有风险,但用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你不去尝试,固然没有风险,但是却永远没有收获,尝试也许会遭遇一些挫折和失败,但是你不去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当领导干部就是要敢担当,敢作敢为,敢为人先,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我认为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

  “呵呵,沈县长,请你冷静一些,我想我们在这里探讨研究这项工作也都是出于公心,处于我们作为一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不存在什么私人感情在其中。我看你是有些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不是反对县里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事实上县里不是一直在抓招商引资这项工作么?工业发展起来的好处毋庸多言,我只是提醒一下,现在条件是否成熟,时机是否合适?”

  眼见得常委们都被沈子烈一番昂扬慷慨的话语有所触动,尤其是县里财政的拮据情形更是有目共睹,很多人都深有同感,秦海基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吭声就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了。

  “去年到今年,中央一直对经济领域抓清理整顿,对于外资和私有经济快速进入和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现在中央也很警惕,准确的说,去年那场风波就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潜移默化积累爆发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治和经济从来就密不可分,无法割裂,外资和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攀升,这会给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觉得作为一级领导干部也的确需要思考。”秦海基语速很慢,语气严肃,“搞这个工业开发区是为了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经济是不是就可以不问是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资本主义性质?我相信大家平常也都在看报纸电视,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明确说法,那就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能以改变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性质为前提。”

  秦海基的话语一字一句,重逾千钧。

  终于还是来了。

  最终还是要提升到这个问题的争论上,沈子烈虽然很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但是看起来似乎避免不了。

  沈子烈瞥了一眼依然面色如恒的安德健,这个家伙还真是稳得起,那就只有自己赤膊上阵了。

第七十八节 杀手锏

  “秦书记说得好,发展经济不能以改变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为前提,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有明确意见,但是是不是外资引进多一些,私营经济发展快一些,就会改变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了呢?”沈子烈反问。

  “据我所知,浙江温州私营经济在当地经济中已经占到了六成以上,难道说温州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治下了?当地党委政府就已经蜕变了?”沈子烈不给对方喘息之机,进一步加强火力,“我记得前年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也很明确的提出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也很明确界定了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是有合法席位的,宪法也明确规定要保护私营经济的发展。”

  “刚才秦书记也提到了目前国家的清理整顿政策,正好我这里也有一份文件复印件,是国务院刚刚下发的《关于促进个体和私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里边明确提出在治理整顿中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并不是国家方针政策的改变,而是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和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以利于个体和私营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这足以说明中央的政策并没发生变化,对于私营经济发展依然持积极支持态度。”

  沈子烈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而旁边的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林顺禄扶了扶老花眼镜,看了一眼沈子烈:“沈县长,可不可以把这份文件拿给我看一看?”

  “当然可以。”沈子烈把这份刚刚收到的文件复印件递给了林顺禄,这份文件刚刚传达到省上,地区这一级都还没有下来,沈子烈也是在陆为民提醒之下才从岳父那里获得了这份文件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