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无疆_分节阅读_第413节
小说作者:瑞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7.61 MB   上传时间:2016-07-04 11:58:23

  看着已然迅速铺开的阜头工业园区二期工程,陆为民满意地点点头,阜城方面在这项工作上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这和糜建良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二期工程基本上是一期的三倍大小,相当于是一个四方形,原来只是四分之一格,而现在,迅速拓展成为一个满格,井字形的道路建设和埋地管线都完成完成,在这方面无论是昌达还是民德都相当有经验了。

  跟随着陆为民的章明泉、糜建良、巫嗣润看见陆为民脸色不错,心情都放了下来,尤其是糜建良和巫嗣润。

  这一段时间陆为民在县里呆着的时间不多,基本上是在跑昌州、丰州,还经常飞京城,春节后陆为民就已经带着田卫东、章明泉飞了两趟京城了,陆为民虽然在县里时间不多,但是这边工作去盯得很紧,经常来搞突然袭击,不声不响就跑到工业园区这边来查看建设进展情况,尤其是企业厂房建设进展和跟进的电力、通讯、自来水、排污管线的进度,一看到哪里有问题,立马就要打电话让糜建良到现场解决,让糜建良也是半点疏忽都不敢。

  巫嗣润也不轻松,接任阜城区委书记兼阜城镇党委书记之后,糜建良相当洒脱,一下子把所有权力责任都卸掉,所有精力都扑到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去了,阜城这边的征地拆迁全部压倒了阜城镇身上,而环城线的大规模启动也使得征地拆迁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再加上陆为民在县里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城区规划和征地拆迁要先行一步,不仅仅是工业园区,新城区和文化旅游影视基地的先期规划建设都要先行启动起来,这给新上任的巫嗣润相当大的压力。

  好在巫嗣润也是在阜城干过多年的,对阜城情况也很熟悉,而之前和糜建良搭档也对糜建良的风格相当了解,糜建良虽然走了,但是留下的一班人马依然很有战斗力,所以萧规曹随之下,工作也还能推动起来。

  不过巫嗣润也知道陆为民让自己到阜城担任区委书记兼镇党委书记绝不仅仅是让自己萧规曹随那么简单,糜建良作风踏实,群众基础好,威信高,做事润物无声,循序渐进,这是糜建良的风格,而他巫嗣润也有他巫嗣润的风格,敢啃硬骨头,敢于迎难而上,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他巫嗣润的作风,从一上任巫嗣润就知道陆为民的想法,所以什么工作都可以放下,首先就是把征地拆迁这一块人马补齐配强,先行启动起来,哪怕工业园区这边的构想都还没有过来,他就先把周围的前期工作启动起来,而且是大张旗鼓的启动起来。

  这番做法也收到了效果,当工业园区二期计划出来时,阜城这边的拆迁征地工作早已经结束,建筑公司队伍可以直接拉上工地进行施工,根本没有半点阻滞,而当这边二期市政道路管线的施工尚未结束时,这边三期和新城区一起规划占地的征地拆迁也已经全面启动,同时环城线的征地拆迁也圆满结束。

  就凭这一项工作,巫嗣润就让陆为民刮目相看,赢得了陆为民的认可。

  “干得不错,建良,工业园区管委会就应该把工作彻底细化,说准确的一点就是要无缝贴身跟进,这边道路管线一通,这边厂房建设也就进入收尾,也就是说,基本上道路管线一旦完善,那边厂房里的机器设备就要可以拉进来试车了,对于我们来说,把时间越是精细化到天,每节约一天既是为人家投资者节约时间成本,同样也能使我们县的经济早一日发展起来,这项工作我们必须要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

  看到一些道路管线刚刚铺通的园区土地上厂房都已经初具规模,厂区内的道路和绿化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陆为民非常满意,他就是希望看到这种丝丝入扣半点都不耽搁的作风,投资商希望效率能够最高,那么我们政府职能部门就应当要满足这个要求么,这同样是自我提高的一种要求。

  “陆书记,你可不知道,我们工业园区管委会就这么几号人,每一个人都几乎都跟了几个项目,我们都是签了责任书,全包到底,从进入园区开始,市政道路管线的铺设到厂房建设再到各种手续办理,一包到底,超过规定时间,或者投资商提出了异议,那都是要承担责任的,我就包了四家企业,这二十天之内他们需要审批的各种手续我都要替他们跑下来,另外还得盯着道路管线和他们厂房的施工,随传随到,所有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都一样,各自包干自己的活儿,至于说工作时间我一概不管,只要你完成任务,让投资商满意就行。”

  糜建良不无炫耀的话逗得陆为民笑了起来,糜建良在招商引资上并无特产,但是他作风务实,办法多,善于协调服务,包括鸿基集团在内的不少企业负责人都相当认可这个家伙,认为对方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麻烦事儿。

  “建良,我知道你们园区人少,但是园区现在还没有正式获得省里批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编制问题上还得忍一忍,不过我答应你,你可以在全县先挑选两到三个人,这一轮又陆陆续续有十来家企业要进场开工,你们今年是一天都别想松活,另外,招商引资上恐怕你们也要有所考虑,不能只指望着县里,你们自己也要主动出击,越是走到前边儿,工业园区下一步的路子就会越好走。”

  糜建良听出了陆为民话外之音,工业园区不只是建设服务,同时也要负责招商引资,前期需要消化建设的项目不少,加之园区建设面积只有那么大,所以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二期规划建设上,但是现在二期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大量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已经步入正轨,也就是说原来一个人可以包干三五家企业,现在可能就要跟进七八家企业,腾出来的精力可能就要放在招商引资上,而且他也听出陆为民的胃口不仅仅停留在目下这些范围内的产业中,这让内心既有些惶惑又有些震撼。

  陆为民就是陆为民,每一步走出去时大家都会觉得走得很大,甚至让大家担心脚步太大会不会摔一跤,但是事实证明他都是正确的,而当大家都醉心于这一步之大时,他的思路已经跳到了下一步,这种永远快一步的节奏让人真有点儿疲于奔命却又无比充实,因为你永远都会感觉到有那么多让你觉得值得追求的东西去为之努力,而这恰恰就是努力奋斗的意义所在。

  “陆书记,您是不是觉得我们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的思路上应该更宽泛一些?”糜建良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

  陆为民微微颌首,能出类拔萃,总归有其道理,糜建良虽然在招商引资上并非所长,但是其思路和嗅觉还是相当敏锐的,自己稍稍露了一点口风,他就能结合之前自己的一些言语琢磨出道道来。

  “嗯,建良,你也注意到了,我们的一期进入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鸿基集团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但是二期已经有了一些细微变化,虽然还是以通用电子元器件企业为主,但是你看,汽车电子电器明显增加,它们有部分需要和通用电子元器件有业务往来,但是他们的下游却主要是供应沪上和岭南,而近期又有两家通讯电子企业要来落户,也就是说我们的电子产业基地已经有了一个雏形,除了通用电子元器件产业外,汽车电子电器和通讯电子极其衍生出来的通讯器材,都有向我们这里聚集的趋势,这个趋势很重要,也意味着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要更有针对性,工业园区你负责抓全面,但是在招商引资上你要安排一个得力人选来抓,你自己好好选一选人,……”

  ……

  “嗣润,前期工作做得很好,我很满意,但是你也清楚县里除了工业园区和新城区的建设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产业基地建设,虽然现在还在筹划当中,也有不少人在担心这个构想可能无法实现,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规划肯定会付诸实施,而且不会拖太久,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这个基地要启动建设,那么征地拆迁的工作量还会成倍增加,你肩膀上的担子还会更重,……”

  “梅坞镇是你的老根据地了,这个产业基地主要会摆在梅坞那边,你要有思想准备……”

  “另外还有一项工作你前期可以稍稍搁一搁,但是下一步恐怕就不行了,那就是这些拆迁户的家园重建,我希望你们不要简单地就是修几栋房子,把群众安置进去就了事大吉,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城镇居民的转化,中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如何让老百姓来适应这个转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这一点你现在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意识的抓起来,……”

第八节 疑点

  陆为民很喜欢这种一边实地谈工作,一边和人谈心的方式。

  他觉得这种方式比起在办公室或者家中,更能让大家把内心对的想法看法倾吐出来,而且这种谈话也很容易激发出很多灵思妙想。

  就像今天,他就想到了伴随着阜头工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园区和新城区建设,城市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如何让城郊的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使他们彻底顺畅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也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探索工作。

  虽然在前世陆为民对于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教训,但是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期的经验教训都不尽一致,既有普遍性,更有特殊性,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出对策,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探索会使得这项工作推进更顺利,而这项工作推进越顺利,推进越早,那么日后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就会越少。

  相比于糜建良,陆为民对巫嗣润更为看重。

  倒不是说糜建良有什么让陆为民不满意的地方,而是因为糜建良实际上是在他来阜头之前就已经成熟起来的干部,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把这个已经成熟的干部提携了一步,让他从科级干部进入到了处级干部序列,虽然这最后一步至关重要,但是陆为民并不认为没有自己,糜建良就会埋没在沙土中。

  巫嗣润不同。

  巫嗣润在性格上和糜建良截然不同,糜建良稳重踏实,作风细腻周密,而巫嗣润则是性格坚韧卓绝,做事喜欢迎难而上,越是有挑战性的工作有难度的工作,他就越是敢于尝试,而且比起糜建良,巫嗣润作风也更大胆,勇于探索,如果说前期稳定局面糜建良更适合,那么当陆为民已经在阜头树立起了威信站稳了脚跟,要让阜城的工作开创一个新局面时,巫嗣润比糜建良就更合适了。

  并不是说巫嗣润就没有缺点,巫嗣润作风有时候过于粗犷,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密,群众工作没有糜建良那么扎实,如果说糜建良工作风格是柔中带刚,柔性更多,那么巫嗣润就是刚中带柔,刚性偏多,在不同时段,这两个人的作风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相较于巫嗣润,另外一个陆为民也很欣赏的干部冯西辉风格又不一样。

  冯西辉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做事有条不紊,口才好,工作有激情,这些都是他胜过巫嗣润的优势,但是在执行力和攻坚克难的能力上却不及巫嗣润。

  每一个干部都有其长处和强项,也有其短板和弱点,你要指望这些干部弥补自己的弱点短板无疑不现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何况这些人都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已经成型,工作作风也定型,如果说要有改变,也只能说是在工作中进一步成熟,在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作为县委书记要考虑的就是把他们用到更适合他们的岗位上,既要让他们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要让他们全方位得到锻炼,尽可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哪怕是改变不了,那么也要学会避开,也就是所谓的扬长避短。

  看见陆为民和巫嗣润谈得很投入,章明泉有意放慢脚步,糜建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两个人脚步都落下来,一边探讨着工业园区的下一步。

  “明泉主任,刚才陆书记说了,工业园区不能只把眼光放在电子产业上,虽然要有所侧重,但是亦可放得更宽一些,前天任国非来找我说,交机厂要搬出来,想要搬到工业园区,晓阳书记也和我说了,要求工业园区要尽早考虑交机厂的搬迁事宜,不知道陆书记知道不知道这个情况?”

  乔晓阳和陆为民之间的关系有些古怪。

  自打柯建设调到市监察局,取而代之的是市监察局办公室主任李峰来担任阜头县纪委书记之后,陆为民和乔晓阳之间的关系似乎热络了不少,乔晓阳主动向陆为民汇报工作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尤其是前期对阜城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乔晓阳说得多做得少,而且经常一个方案修改许多遍,几个月都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所以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好在前一段时间陆为民主要精力并未放在这上边,但翻年之后乔晓阳的工作积极性似乎一下子爆发起来了,改制工作进入快节奏,多家企业的改制方案都迅速获得了通过。

  不少人都认为这是陆为民与柯建设掰腕子最后结果让乔晓阳意识到了现在谁才是阜头的老大,所以主动服软,把自己工作拿起来,免得被陆为民抓住把柄发难,而且也刻意和陆为民改善关系,这种巨大的变化,让很多人都觉得现在阜头是真正进入了陆为民时代了。

  “好像乔书记和陆书记提起过,陆书记赞同交机厂从老城区搬迁出来,但是怎么个搬法,搬到哪里,陆书记没表态,我估摸着陆书记是不是希望在交机厂实现改制之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章明泉沉吟了一下才回答道。

  乔晓阳态度的变化让陆为民有些不解,也曾经问过章明泉。

  章明泉也不太清楚乔晓阳态度大变的原因,但是乔晓阳主动服软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也是向陆为民表明一个姿态,承认陆为民的主导权,愿意配合陆为民的工作。

  对于陆为民来说,阜头县委书记并不是他的仕途终点,而只是一个小站,那么与乔晓阳把关系搞得太僵也没有太大意义,乔思怀作为省纪委副书记,谁要得罪他都得要三思,陆为民不说是怕对方,但是也要考虑为了乔晓阳与对方把关系搞僵有多大意义,可以说只要乔晓阳不是公开和陆为民唱对台戏,陆为民都绝不会和乔晓阳撕破脸。

  “好像乔书记也正在筹划交机厂的改制,我听说乔书记倾向于支持交机厂的MBO构想,正在做方案啊。”糜建良是老阜城了,县城里边的风吹草动他都能了如指掌,交机厂是全县利税大户,也有上百的职工,一举一动的变化,尤其是陆为民明确提出所有县属企业包括国营和集体企业都要推进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不是近期县里招商引资搞得如火如荼,那么交机厂改制绝对是焦点,而现在陆为民又提出了建立文化旅游影视基地建设的宏大构想,那么交机厂的改制就更不起眼了。

  “MBO?听说今年交机厂效益大幅度滑坡?”章明泉不动声色的问了一句。

  “不是从今年开始,而是从前年就开始了,嗯,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因为企业效益大幅度滑坡,才使得交机厂要通过MBO来解决权属问题。”糜建良也显得很冷静,“交机厂前几年的确很红火,既有企业经营层管理有方,也有遇上市场红火的原因,但是从前年开始,交机厂效益停滞滑坡,去年更为明显,今年就更突出了,只是交机厂还有老本可以吃,也就还能支撑得住。”

  “支撑得住?昨天交机厂已经有部分职工来县里上访,要求县里加快交机厂改制,这个动向陆书记很关注。”章明泉看了一眼糜建良。

  糜建良顿时警惕起来,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下,“乔书记不是一直在和厂里研究方案么?怎么会这个时候来上访?何况要说上访,也该印刷厂和毛巾床单厂职工来上访才对,怎么会是交机厂的职工?”

  章明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

  阜头三大国营企业,交机厂效益最好,一直是县里利税大户,印刷厂也只是要死不活,毛巾床单厂八十年代火过一段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就沉沦不起,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好在印刷厂和毛巾床单厂规模都不大,职工数量也不多,县里裱糊着也就这么一年一年拖过来了。

  陆为民给乔晓阳交待的任务就是国企和集体企业改制,搞好调研,摸清情况,做好方案,在阜城镇的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改制上,还算是顺利,这些企业规模小,效益也都还不错,通过产权转让或者直接由经营者购买实现产权转移,都问题不大。

  三大国营企业不一样,包袱重,资产大,负债大,如何来实现改制,本身就有很多争议,乔晓阳丢开了印刷厂和毛巾床单厂,先搞交机厂,也许是本着先易后难的思路,并无不妥,但是县交机厂职工上访不但不是反对改制,而是要求加快改制进度,这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照理说对于职工来说,要推进管理层收购是很容易引发普通职工的反对的,即便是企业效益不好,也一样会引起职工的怀疑和反对,但是交机厂的职工们觉悟就这么高了,或者说他们的观念已经如此跟得上时代了?

  糜建良和章明泉都有些费解。

第九节 火中取栗

  “你他妈这是在弄巧成拙!”乔晓阳狠狠的把手上的文件砸在桌面上,满脸铁青,看着对面这个满不在乎的男子,“你想干什么?逼宫?你能逼他的宫,还是故意在给我找麻烦?”

  “乔书记,别说得那么难听,这不过是一个暗示,我不是已经把它处理下来了么?信访办一给我打电话,我就让人把他们带回来了。”中年男子显得很随意,似乎并不担心乔晓阳的情绪问题,“我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我要说你的进度太慢了,这个方案做了又改,改了又推翻重来,再改,我知道拖下去也许还会有好处,但是你考虑过没有,再拖下去,也许姓陆的就有其他打算了呢?”

  “你怕他换人?”乔晓阳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你也会怕?”

  “如果有合适人选,我当然会怕,但是现在有谁能替代我么?”中年男子摊摊手,淡淡的道:“你以为我做到现在这一步没有一点准备?真要有人来替换我,我们也许可以用更小的代价拿下厂子。”

  乔晓阳眼睛中亮色一闪而逝,“那为什么不试试?”

  “哼,我只是说也许可以,这其中存在变数,变数就是既有可能用更小的付出拿到更大的收益,也有可能一无所获。”中年男子摇摇头,“我素来奉行我只拿我该得的一份,贪得无厌会受报应。”

  “会受报应?你现在做的就是拿你该得的一份喽?”乔晓阳不屑的道。

  “或许你觉得我有些口是心非,但是我认为这是我该得的。”中年男子显得很坦然,“交机厂这几年上缴的税利相当于印刷厂和毛巾床单厂两家合起来的三十倍还多,可我呢,工资和他们厂领导差不多,奖金多一些,你觉得这公平么?现在印刷厂和毛巾床单厂欠银行贷款多少,都是政府担保的,交机厂呢?政府的三百万贷款还是交机厂担保,最终还得交机厂来扛起,陆为民来了想过要还这笔钱么?”

  乔晓阳一时间无言以对,沉默了一下才道:“所以你觉得你该拿回你认为是你该得的东西?”

  “无所谓该得不该得,我现在可以拿,我就拿,乔书记,你不也一样么?”中年男子悠然道:“时不我待,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这个道理我们都懂,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乔晓阳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道:“你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否则我不会触动一下你们,再拖下去也许就要引人怀疑了,交机厂的效益短时间滑坡正常,连续两年下滑,厂里边职工也有意见,虽说也要给他们撒点花椒面,但是有些事情拖久了就容易起变化,我觉得不能再等了。”中年男子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我不知道你还在等什么?”

  “等什么?你以为我瞻前顾后是胆小怕事儿?陆为民是什么人你不清楚么?双峰企业改制是他一手主导,对MBO这些勾当他了如指掌,如果不是你前年就开始做准备,你要换到他来阜头之后才来玩这一手,你试试!”乔晓阳语气凶狠的道:“他是高手,我不知道他在双峰那边玩了多少花样,但是我仔细了解了那边企业改制情况,基本上都玩活了,而且现在的企业所有者都对他交口称赞,能做到这一步,你敢小觑他?如果不是他现在心思主要扑在其他工作上,哼哼,……”

  “那也许他就是同道中人呢?”中年男子笑了起来,“无所谓啊,只要能玩活,那皆大欢喜,给他一份儿,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的事儿,我还真有些怕遇上内行高手,翻来覆去揪着不放,就这么拖也得拖死呢。”

  乔晓阳一窒,陆为民的风格他并未真正掌握,他也不清楚陆为民在这些企业改制上究竟有多少猫腻。

  虽然在双峰那边陆为民大刀阔斧的进行产权量化改制,推动绝大多数集体企业完成了改制,涉及资产数千万,但是陆为民本人并未过问具体个案企业改制,而是在政策制定上发挥作用。

  乔晓阳也有些疑惑,他也不认为这种方式能为陆为民个人带来多少收益,或许那些企业主会会给陆为民送上一份红包,但是你不具体参与,企业老板不可能给你多少,要说收获,也只能说陆为民在政绩上有所收获罢了,这还需要建立在这些企业改制之后都取得了良好效益的情况下,当然,事实上这些企业也大部分做到了。

  “任国非,你我都不了解陆为民真正想法,或许他是为名,或许他是为利,或许他就是想要捞取政绩,不确定因素太多,你不要做蠢事儿。”乔晓阳阴阴的道。

  耸耸肩,任国非无可无不可的道:“既然你这么说,那就按你意见办吧,不过我提醒你,时间有限,你老这么拖拖踏踏,很容易出事儿。”

  “你懂个屁!你以为我愿意拖,MBO在乡镇企业里边搞,大家都不吭声,也就罢了,我前期搞了那么多街办企业,那就是在打基础,造舆论,你以为陆为民就敢轻易把交机厂这么大一个招牌企业说MBO就MBO了?要等时机,也要和上边的政策相契合。”乔晓阳没好气的道。

  “嘿嘿,你自己掂量着办吧,我们现在可是坐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想你也不愿意这样一个机会从我们手指缝里白白流走,我可以再找机会,乔书记,你就难喽。”任国非摊摊手,站起身来。

  等到任国非离开之后,乔晓阳才仰靠在椅子里闭上眼睛,慢慢思索着。

  事实上在陆为民来阜头之后,乔晓阳就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和陆为民和平共处了。

  陆为民是来捞政绩的,他要做事儿,要做让上下都满意的事儿,阜头的工作就得要跟着他的思路转,而自己没有谋求到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就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有和他抗衡的资格,尤其是在宋大成全面倒向陆为民只后,乔晓阳就知道这阜头彻底姓陆了。

  乔晓阳没有心思和陆为民过意不去,但是要让他跟着陆为民摇尾乞怜,他也不愿意,柯建设被陆为民踢出局更坚定了乔晓阳的心思,所以他主动积极向陆为民靠拢,自己刚提拔为副书记,一两年内要离开不易,但是要让他一两年厮混他也不愿意,那么捞点儿实惠就再合理不过了。

  交机厂改制是最好的机会,任国非他本来就有交道,只是没想到这家伙心思这么深沉,早早就在做准备了,大概也是看到改制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通过改制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任国非和他在这一点上有着共识。

  既然有共识要合作就再容易不过了,任国非有资源,掌握着企业主导权,而他乔晓阳也不弱,分管经济,而且陆为民也把企业改制交给了他,而且企业要改制,无论是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也好,管理层MBO也好,乔晓阳都能找到合适的合作者和资金,这几乎就是天作之合。

  任国非抛出了橄榄枝之后,乔晓阳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但是他也知道陆为民不是易与之辈,要想过陆为民这一关,还得要有周密的部署,寻找合适的机遇。

  在乔晓阳看来,上边政治风向的影响,陆为民本身工作重心的倾向,前期阜城那些集体企业改制打好的舆论基础,再加上交机厂经营状况的“恶化”,这几者要素不可或缺,只有这几方面都具备之后,才可能顺畅圆满的实现目的,而现在他已经初步赢得了陆为民的认同,各方面条件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任国非搞企业很有一套,所以那边乔晓阳很放心,但是政府这边的操作他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任国非对于政府这边的门道他并不清楚,乔晓阳不希望由于任国非的冒失而导致这一次改制的失手,所以他宁肯慢一些,也要寻找最合适时机。

  像县交机厂这样大的国营企业改制,归根结底要由陆为民来点头,他不过是具体操作,如何来让陆为民认可这一过程和结果,这相当考究。

  陆为民是个中高手,搞了那么多企业改制,他不会一点都觉察不到其中的猫腻,但是乔晓阳揣摩过陆为民的心思,这样大的企业改制,涉及千万元的资产转移,其中真正清清白白没有一点利益交易显然不可能,水至清无鱼这一点陆为民能当县委书记就不会不明白。

  陆为民可以容忍一定限度的交易,但是前提是不能超越他的底线,而对于乔晓阳来说,不超越底线,那利益就不可能最大化,就没有意义,所以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陆为民觉得有人从中牟利,但是在他容忍范围之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陆为民相信这一点。

第十节 威逼利诱

  陆为民冲了一个澡出来,顿觉全身神清气爽,四月的气温还没有完全升起来,都说春捂秋冻,但是陆为民却很喜欢这种凉一点的天气,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头脑更清醒,思考问题也能更敏捷。

  阜头的基础设施的确太老旧了一些,出来了县委县府大楼外,宿舍也都多是八十年代初期到中后期的一些老旧房屋,设计不太合理不说,而且不少都是采取通走廊和共用厕所和自来水的方式,这样的确一层楼可以多住人,但是对于一个个家庭来说却很不方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6页  当前第4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11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无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