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农家母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麻辣香橙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56 KB   上传时间:2014-11-27 14:13:02

冯玉姜也疑心过钟继鹏的钱去了哪里,偶尔也会买点什么吃的用的来家,但是用不了的。自己攒了?给他妈了?吃了喝了?还是贴野女人了?后来她慢慢就看开了,现在管不了的事情,随他去。摊上这么个男人,冯玉姜捏着鼻子认了。想起上辈子,临老了还叫他一脚踹倒在地上,现在钟继鹏总算不敢再动手打她,有事也开始跟她商量,偶尔来家还打个勤咧刷个碗啥的。冯玉姜想,比着过吧,全看在孩子的份上!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偏僻农村,父母离婚,孩子容易叫人瞧不起的,甚至,儿子将来说媳妇还会因此叫女方挑剔。

饭铺子好好开,挣钱也够几个孩子吃喝花用的了,山子要是考上了高中,开销就会更大。家里的地呢,当初钟母的地是一起分给冯玉姜家的,跟钟母分家后,钟母按村里的习惯,要把自己的地分给两个儿子家子种。钟母一口人也就一亩多地,钟老大家提出要小堰屯那块地。那块地是好地,一亩四,不过真要划出一半给钟老大家,余下七分,一溜窄条子,也不方便种啊!

那时候庄稼产量还不高,一亩小麦,顶好的也就能打四五百斤。本村那些沙岭地,遇上干旱年,连两百斤都不能保证。冯玉姜有时真搞不明白,一样的土地,一样的种,怎么上辈子到后些年,小麦都能打到一亩地上千斤!可能是品种不好,可能是水浇不上,也可能是化肥还没开始大量用吧!

钟母要的那些粮食,要拿走她家田地里的一小半出产。冯玉姜仔细算了算,一亩地,庄户人功夫不算钱,除掉成本,除掉公粮,盈余也就够个糊口的。并且这地,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再没有牲口,很难种好。不说旁的,单从人手上算,她种这些地就顾不过来。

冯玉姜从老宅回来,思虑了小半夜。

第二天初八小孩会,冯玉姜特意把包子锅搬出去摆在集市上,这就是专门对付今天拿着压岁钱赶集的小客人的。在这些小客人中,冯玉姜不意外地见到了钟老大家的两个孩子,是他家三儿子三壮、小闺女四巧。

三壮领着四巧,在冯玉姜的包子锅旁边站着,笑嘻嘻地说:“四婶子,买包子吃。”

“你两个,吃就吃,四婶子还能要你的钱?”冯玉姜说着,抓起高粱莛子,一人给他们串了一串油煎包,说:“拿去,别烫着。”

“怪不得我妈说四婶子发财了。”两个小孩接过包子,也不提钱了,怪高兴。

冯玉姜说:“四婶子哪里发什么财,四婶子都快愁死了,正想找你爸妈给帮忙个呢!”

“帮什么忙?”三壮一边啃着包子,一边口齿不清地问。

“我想叫你爸妈帮我问问,村里谁家人手多,我家的地给他家种了。”冯玉姜说着就笑:“你四叔上班不干活,死懒不动,我一个人,家里的地我实在种不过来了。”

******************

下晚冯玉姜刚收了摊子,正在把炉子锅子的往下搬,钟老大两口子匆匆赶来了。冯玉姜停下手里的活,招呼他们进饭铺里坐。

钟老大家的开门见山就问:“他四婶子,我听说你家里的地不想种了,想转给旁人种?”

冯玉姜说:“有这个打算。把他奶的地给你家一半,我家还剩下六亩多,你看我一个女人,根本种不了,地都让我抛荒了,草比庄稼还肯长。我就寻思,我留下两亩将就种,弄点口粮吃,余下的,全都转手给旁人种。当然,也不能白给他,我不要他的钱,不要粮食,除了交公粮,谁种我的地,谁帮着我把他奶那三百斤小麦,三百斤棒子、两百斤地瓜给了。也不知有没有人愿情种,我正想叫你帮着在村里问问。不过要先说好了,种一年算一年,那地,还是我家的,就是给他家种罢了。”

钟老大家的一听,眼珠子转了几圈,在心里飞快地合计。她一听到冯玉姜要把地给旁人种,直觉就是有便宜可占,火急火燎地就来了,生怕来晚了冯玉姜把地给了旁人家。

刚大包干分了地的农民,对土地,那种渴望尤其强烈。

现在听听冯玉姜这条件,其实也算不上有啥便宜。不过转念一想,她家里人手多,要是接手了,倒也没有什么亏吃。虽然还要交公粮,不过公粮给的价钱也不低。两百斤地瓜不算什么,一麻袋差不多就够了。三百斤小麦,三百斤棒子,换四亩多地种,搁在劳动力多的人家,能行!再者说,她家要是种这地,就用不着按斤称粮食给钟母,钟母在她家里养老,那就算是钟母都吃了,倒省了钟母翻账说嘴。

而冯玉姜家里孩子小,人手少,又忙着开饭铺,也划算。这就是冯玉姜算了小半夜想出的法子。叫她一个女人整天围着那几亩地忙,种不好不说,开春需要买牲口不说,眼下也出产不了几个钱,还耽误了做生意、看小五。

钟老大家的在心里合计了半天,问冯玉姜:“不能再少点了?”

冯玉姜说:“那不能。他奶要这老些粮食,地给旁人了我上哪弄粮食去?不行的话,我就只能自己种了。就这,我还得再贴五十斤豆子,五十斤大米。大嫂子你随口帮我问问,没人种就算了。”

钟老大两口子对了一个眼色,钟老大家的便说:“他四叔忙,看你一个女人种地不容易,干脆,这地我家种了吧?”

“大嫂你种?我寻思还是叫旁人种好说话,万一遇上收成不好,叫你吃亏,你要是说拿不出那些粮食怎么弄?”

钟老大家的说:“收成不好那没法子,怨不着你,该怎弄怎弄。话说开了,他奶的粮食我管,这地你给我种吧!”

冯玉姜答应了。她留下了两亩离镇子近些的地,剩下的四亩多地,就都给了钟老大家的。两下约好了,今年的粮食冯玉姜照旧给,已经种上了的三亩麦子、大豌豆,还是给冯玉姜收,下茬再转手给钟老大。

现在,冯玉姜没有退路了。地转了手,除了两亩口粮地,一家人的生活就落在了生意上。

这条公路,整整修了大半年。第二年收完了麦子,修路队交了工,撤走了。那一阵子冯玉姜的饭铺子人就少了很多,一天也没有几个人,天气热,油煎包也不方便卖,冯玉姜索性就重新推上手推车,去走街串巷卖凉粉。收入虽然比不上饭铺子,倒也够娘几个日常开销。

值得高兴的是,小五会走路了,就是嘴笨,除了喊妈,话还不怎么会说。冯玉姜卖凉粉,就把小五放在长筐里推着,一边的长筐里放凉粉、调料、配菜,另一边坐小五。小家伙坐在长筐里,拍着小手,看着热闹,咿咿呀呀说着旁人不懂的婴国语言,倒是比闷在家里高兴多了。

钟继鹏喜欢小五,那是显而易见的。旁的几个孩子小时候,钟继鹏很少抱,如今或许是因为年近四十,或许是因为偏爱老小,倒经常抱着小五去溜溜,像个母鸡似的张着胳膊,跟在小五后面看他一步一趔趄地学走路。

冯玉姜想,四十岁的钟继鹏也会一天天老去,等他老了,也不知能不能变得和软踏实。

因为公路是分段修的,听说整条路要等到入秋才能通车,冯玉姜相信,通了车,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多了,饭铺里的生意就能重新红火起来。

******************

眼下的大事情,就是山子要中考,二丫也要考初中了。

冯玉姜对二丫倒不担心,就二丫那个要强的性子,考本乡的初中,还是不会有问题的。对山子中考,冯玉姜却不能不担心。

中考考得好,可以升高中,也可以上中专。然而当地学校能考上高中、中专的人,十个里面也没有一个两个的。

离中考还有半个月的样子,老师忽然叫人带话给冯玉姜,叫家长第二天上午到学校去一趟。

“要不你去?”冯玉姜问钟继鹏。

“你去吧,能有什么事?我估摸无非就是考高中,准备钱啥的。”钟继鹏说。

第二天冯玉姜抱着小五,一路找到山子的班级。老师正在讲课,冯玉姜便在门口等,她张望了一下,没看到山子。反倒是老师看见了她,走了出来,问清她是谁后,叫她到校长办公室去。

“中间那条直路,一直走,到头了左拐,找校长室的牌子。”那个老师指点着说,“你认得字不?”

“认得。”冯玉姜转身去找校长室,临走又瞥了一眼教室,还是没看到山子。

山子在校长室里。冯玉姜进去时,便看到山子低着头,正站在办公桌前,一副蔫吧的样子。靠墙的长椅子上坐着两个穿着挺讲究的中年人,看样子是夫妻。冯玉姜心里咯噔一下子,连忙过去说话。

“你自己看吧!”

校长板着脸递过一张纸条,冯玉姜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这什么东西?冯玉姜反复看了两遍,还是没弄懂。她抬起头,疑惑地望着校长:“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这是你儿子写给我女儿的,你懂不懂?这是一首情诗,情诗!看看他干的什么破事!”

“你儿子把这纸条放在我女儿书包里,还叫她同学发现了。这不是败坏我女儿的名声吗?”

冯玉姜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扭头去看山子。山子就站在那儿,低着头,眼睛里憋着两汪眼泪,不吭声。

“山子,你写的?”

“是他写的字,老师同学都能认出来。”校长说,“叫你们家长来,也是为了对两位同学负责,尤其是人家女同学,肯定影响不好,哭了好几回了。”

冯玉姜看着纸条又气又急,说:“山子,你这孩子,你怎么不听话呢!”

冯玉姜这么一说,山子两颗眼泪珠子终于掉了下来,憋屈着声音说:“妈,不是那样的……”

椅子上的中年女人蹭的站了起来,指着山子骂道:“不是哪样的?老师同学都说是你写的,你还想抵赖?你败坏我女儿的名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也不去撒泡尿照照?我们家,可不是你们这种人能巴上的。”

作者有话要说:橙子9、10、11出差三天,今天晚上动身。每天更新一章,已经拜托乖巧的存稿箱了。

因出差情况无法预估,只怕不一定能及时回复各位的留言。橙子不在家,文文全拜托给各位了。

话说boss也真够狠的,刚放完假就让橙子出差,画个圈圈诅咒他吃泡面没有调料包!

  ☆、第39章 好消息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们家可不是你们这种人能巴上的。”

十七岁的山子,个子已经比冯玉姜高出一个头了,瘦高,挺拔,穿着半旧布褂子,低低地垂着头,在听到中年妇女这样的辱骂之后,终于抬头看了那妇女一眼。

那时候,小孩上学都晚,初三年级又是可以留级复读考中专的,班级里二十岁露头的学生甚至都有。小学毕了业就出门子,或者中学毕了业就娶媳妇的,算不上稀罕。这个年龄的学生,就像那时候风靡的朦胧诗一样,男女的交往已经有了,只不过,比较含蓄隐秘。

一般家长遇上这种事,要么默许,要么暗暗给他掐灭了,免得搅起来难听。因为这事闹到校长室,兴师问罪的,还真是不多见。大概是山子的纸条碰巧叫多事多嘴的女生发现了,咋呼得好些人都知道,女孩家里急于澄清吧,态度就十分强硬。

学校处理这种事情的方式,无外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闹出去学校影响也不好。山子成绩很好,马上中考了,学校还指望他考出好成绩给学校增光争脸呢,校长找来冯玉姜,也无非就是想叫家长压服孩子好好陪个礼,认个错,把这事按下去就算了。没成想,女生的父亲是小镇上有些身份的,是乡里的干事,女孩的妈开口就要求学校必须给山子处分。

“我孩子不对,我保证他不再去打扰你家闺女。这背了处分,他还怎么考学?你两位消消气,就原谅这一回吧!”冯玉姜道歉。

“这个小孩,道德败坏耍流氓,你保证有什么用,平白败坏我女儿的名声,处分都便宜了,就应该直接开除!”女孩的妈眼睛里带着鄙夷扫了一眼冯玉姜,再看看冯玉姜怀里的小五,“上学不好好上,净想好事,他还想考学?你赶紧把你儿子领回家去,正好领回去看小孩。”

冯玉姜说:“小孩子不懂事,纸条不也没写啥吗?”

“那是情诗你懂不懂?我女儿都说了,就是你儿子,整天死缠着她,死不要脸。我女儿是城镇户口,哪是你们这样的人家能妄想的?”

山子看了一眼冯玉姜,她眉头紧紧地皱着,脸色十分难看。山子终于抬起头,对在场的人说:“我没缠着她。纸条是她先写的。”

在场的人,包括校长,都明显愣了一下,女孩的妈随即就咆哮起来:“你胡说什么?你还敢说瞎话!”

山子默默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也没给女孩父母看,直接就放在校长面前。冯玉姜赶紧凑过去,纸条上同样是两行她看不懂的字: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校长看了又看,女孩父母坐不住了,也起身凑过来看,女孩的妈就吵吵起来:“就这么一个破条子,谁知道是谁写的?”

冯玉姜马上扭头去看山子,山子抿了下嘴,说:“谁的字,老师同学也都认识。而且背后有她的名字。”

校长把纸条翻过来,只看到角上一个小米粒一样的字:洁。

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着迷朦胧诗。这样的条子,放在情蔻初开的少年少女那儿,也就是一个朦朦胧胧的表达,十七岁的山子成绩好,相貌也好,难免就被哪个少女记挂上了。这个叫张雅洁的女孩给他写过几个小纸条,喜欢在上面抄一两句席慕蓉的爱情朦胧诗,女孩漂亮又洋气,山子就不免也回过小纸条。

被人发现纸条还公开了,山子一开始并没把实情说出来,他还寻思自己是个男的,不能把人家女生丢出去。可没想到,女孩把事儿全推给他身上了,女孩的父母竟然这样子欺负人。

朦朦胧胧的小初恋啊!

女孩的父母脸色就尴尬难堪了。他们这女儿也十七了,仗着城镇户口,本打算毕了业能攀上一门高枝的,也因此就格外维护女儿的“名声”,哪知道现在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这种事,男孩一方被传出去,倒也不会太怎么样,女孩这样做要是被传出去,那可就不好听了。

“校长,你看这纸条,还用不用拿去叫老师同学都认一认?不能胡乱冤枉了谁的。”冯玉姜就对校长说。

校长看看那夫妻俩,笑笑说:“那个,我看,就算了吧?你娘俩该上课的上课,该去忙的去忙。马上就中考了,山子希望还是很大的。”

冯玉姜一手抱着小五,一手拉着山子,抬起头从校长室走了出去。冯玉姜是直接往大门口走的,经过山子的教室,她站住,松开山子的胳膊,说:

“你去上课吧。”

“妈,是我不好……”

冯玉姜说:“天鹅肉咱不指望咬一口,你呀,你给你妈争口气,好好考。”

******************

山子中考的分数还没出来,二丫的好消息倒先来了。

那天头晌,二丫从学校看分数回来,脸上看着有点不高兴。冯玉姜寻思怕没考好,就安慰了一句。

“二丫,是不是考得不好?你本来就是跳级的,考不好也不碍事。”

二丫撇着嘴巴说:“是考得不好。我在我们学校考了第一,但是咱乡里有个家伙比我的分数还高,抢了全乡第一名,气死我了。”

冯玉姜一听,把手上正在洗的碗一撂,激动地说:“那你考全乡第二?考上初中了?”

“嗯。这倒霉第二名。”二丫说。

冯玉姜在饭铺里转了一圈,擦着手看看饭铺桌案上的菜蔬,说:“那个,赶紧再去多买点旁的菜,这个事,该请老师喝酒的,咱不能装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农家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