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纵火烧祠堂的人由我提走审问,这几个下人我照常卖到漠北为奴。”

  沈荣华扬起一张笑脸,很平静地问杜氏,“我要是不答应呢?”

  “那要看你有没有不答应的资本。”杜氏腾得一下站起来,以冷傲尖锐的姿态俯视沈荣华,冲那六个健壮的婆子挥手说:“先把她们几个带走。”

  婆子们刚要动手,就有一个媳妇跑过来喊杜氏,又摆手示意婆子们先别绑人。

  “大、大太太,二公子醒了,揽月庵的师傅喊你快回去,要不就……”来传话的媳妇喘了口气,又说:“揽月庵的师傅还说大太太应少造冤孽,否则……”

  沈谦昱此次伤得很严重,医尼以七天为期,能醒则醒,若醒不过来,那就永远不会醒了。今天刚三四天,杜氏听说沈谦昱醒了,又是欣喜又是激动。她瞪了来传话的媳妇一眼,没让那六个婆子停手或是继续,转身快步离开。

  来传话的媳妇是刚到篱园当差的夏嫂子,杜氏不认识,沈荣华却知道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又看到鹂语在人堆里冲她打手势,沈荣华暗暗一笑。

  沈荣华走近那六个婆子,冷声说:“放了她们。”

  那六个婆子连看都没看沈荣华一眼,依旧用木棍押着周嬷嬷等人,一动不动。

  李嬷嬷身旁站着一个手拿皮鞭的媳妇,此人正是芦园管事李文平的妻子,李锁的娘,人称平嫂子。大长公主将芦园赐给了沈荣华,沈荣华就是李文平一家的主子了。主子的话没威力,下人也不光彩,所以平嫂子很生气。

  “好奴才。”沈荣华看了平嫂子一眼,笑意吟吟说:“应该把她们打出去才是。”

  说完,沈荣华率先动手,拿出碧泉剑,就向为首的婆子砍去。她不懂武功及剑法,天下闻名的碧泉剑拿在她手里就当菜刀用,只是这把“菜刀”太锋利。别看那婆子粗壮,躲得倒快,沈荣华只砍断了木棍,并在她胳膊上划出深深的血痕。

  平嫂子一看沈荣华出手了,赶紧带着她的人向那六个婆子发起了攻击。她带来的婆子媳妇有十几个人,所用的武器都是皮鞭和木棍,攻击性要比那六个婆子猛烈得多。不出十个回合,那六个婆子就被打出的茗芷苑,在大门口被踩到地下。

  燕语燕声赶紧把周嬷嬷和佟嬷嬷扶起来,初霜等人也站起来,都到沈荣华身边问安。佟嬷嬷看到那六个婆子被打倒了,活动着四肢给另外几个婆子使了眼色。

  “主子姑娘,怎么处置她们?”平嫂子兴冲冲地问。

  沈荣华慢腾腾地擦着碧泉剑上的血迹,说:“她们不是篱园的人,擅入篱园非奸即盗,先每人打三十大板,绑到后面的大树上,等官府来处理。”

  “是,姑娘。”平嫂子打板子非常熟悉,马上安排人动手。

  佟嬷嬷咳嗽了一声,说:“姑娘,这位嫂子带人把那几个婆子打倒已经很辛苦了,还是请她们喝杯茶、歇一会儿,打板子的事就交给我们。”

  “好,就交给你们。”沈荣华冲平嫂子等人做了停止的手势,又让燕语燕声准备茶点款待她们,又对佟嬷嬷几人说:“悠着点,不能出人命。”

  “老奴明白。”佟嬷嬷想出这口气,就说明她没被杜氏打服吓住。杜氏把她们的卖身契握在手里,是想掌控她们的命运和生死,好在她们没被慑服。

  鹂语拉着夏嫂子来到沈荣华面前,没等她们说话,沈荣华就让初霜给她们记一功。之后,沈荣华就去跟李嬷嬷和平嫂子等人说话了。

  “让嬷嬷见笑了。”沈荣华冲李嬷嬷难为情一笑,又说:“嬷嬷也知道我年纪小、见识浅,不知道象下人卖身契这一类问题该怎么解决,还请嬷嬷指教。”

  “真是难为姑娘了。”李嬷嬷轻叹一声,说:“朝廷对奴才买卖有严格的律法规定,一地官府也会干涉。可象卖身契掌握在谁手里这样的问题属于家务事,官府不会插手。按名门大族不成文的规矩,属于哪一房的奴才卖身契应由本房主母掌管,不属于哪一房的奴才卖身契由公中掌管。贵府大太太虽是一族宗妇,也不能掌控二姑娘的下人的卖身契,二姑娘还是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多谢嬷嬷指教。”沈荣华眯起眼睛,冷哼了一声。

  ……

  借夏嫂子吉言,沈谦昱真的醒了,不过醒来的时间非常短暂。杜氏进到屋里,他只睁开眼看了杜氏一眼,就闭上眼睛,又昏睡过去了。杜氏喜极而泣,赶紧把两位医尼都请来询问沈谦昱的情况,得知这是要苏醒的正常反应,她才放心了。

  下人来报,说沈荣华让芦园的人打了那六个婆子每人三十大板,并绑到树上示威,罪名是擅入篱园寻衅滋事,还说要等官府的人来了一并处置。杜氏气得心肝肺腑四肢脑袋都疼,可她此时要守着沈谦昱,确实分身乏术。

  “先让她猖狂吧!这几笔帐我会慢慢跟她细算。”杜氏咬碎银牙,一口恶气出不来,只能渗入五脏六腑,慢慢演变成毒瘤,以更毒的方式扩散出来。

  文嬷嬷轻手轻脚进来,低声说:“太太,大姑娘她……”

  “别提她,不争气的东西。”杜氏厉声打断文嬷嬷的话,看着躺在床上的沈谦昱,长叹一声。且不说养在闺阁时,她是受宠的宁远府嫡女,就说嫁到沈家将近二十年,她感觉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从来没象这两天这么儿狼狈过。

  她苦心教养的女儿本是精明机敏之人,虽说此次与沈荣华正式交手败得很惨。但杜氏并没有责怪女儿,胜败乃兵家常事,她希望沈臻静能鸣金再战。可沈臻静竟然甘心情愿钻进沈荣华的圈套,都没有半点想出来的意思了。一个杜昶就能让沈臻静神魂颠倒,沉浸于自我幻想的儿女情长中,已经忘记大敌当前了。

  一个婆子站在门外冲文嬷嬷招了招手,文嬷嬷出去了,过一会儿,又进来了。

  “什么事?”杜氏紧紧握住双手,让自己保持斗志昂扬的情绪。

  “回太太,二老爷和三老爷回来了,卢同知也来了,下午刘知府会早早过来提前审篱园案子,说是怕耽误了我们给大长公主腾宅子。”

  “审吧!早点结案早点轻松。”杜氏慢慢张开手,又突然一下握紧了。她和沈慷早已商量好了,不管案子怎么审,情况怎么变,她都有应变之策。

☆、第八十四章 再审篱园之案

  听说沈恺和沈恒回来了,卢同知也来了篱园,沈荣华让佟嬷嬷带人押上那六个婆子,同她一起去见卢同知。卢同知问明情况,只说确定这六个婆子不是沈家的奴才,也不是篱园的下人,到篱园打人绑人确实是寻衅滋事,但没说怎么处置。

  沈恺和沈恒不想把事情闹大,赶紧打圆场,让沈荣华把那六个婆子放了。篱园面临这么多事,长房一家惨乎惨矣,他们都希望沈荣华适可而止。他们也知道杜氏是有手段的人,不管跟谁斗,杜氏都会是胜利者。而今天,杜氏显然没达到目的,此事无疾而终,这是自杜氏嫁到沈家绝无仅有的事。杜氏不会就这么放过沈荣华,也在意料之中,可杜氏若再施诡计跟沈荣华斗,也要好好掂量一番。

  沈荣华也没想揪着这件事不放,既然沈恺和沈恒出面调和,她也会适时拿出自己的条件,她笑了笑,说:“三叔,我有一件事不明,想请教三叔。”

  “你说。”沈恒也知道沈荣华要问的问题很尖锐,但他不能回避。

  “在五妹妹侍候的下人的卖身契应由谁掌管?”

  “自然是你三婶掌管,府里象这种事都有例行的规矩。”

  沈荣华点点头,把刚才杜氏到茗芷苑绑人,她跟杜氏起冲突的前因后果复述了一遍,又转向沈恺,说:“父亲,母亲不在了,咱们二房确实缺当家主母。可即便是二房没有当家主母,还有父亲和管事嬷嬷,我下人的卖身契也不该拿到大太太手中,对不对?知道的会说大太太顾念小叔,关照二房,不知道的定会可着劲儿埋汰父亲,还知会想到什么腌臜事呢,唉!真可怜我们二房的名声。”

  沈恺听出沈荣华的话外之音,不禁皱起眉头斥责她,“你没轻没重地胡说什么?你想要你下人的卖身契,我直接去找大太太说,绕这么大的弯子有什么用?”

  等的就是沈恺这句话。

  别看沈恺性子绵软,他心里跟长房憋着气呢,连沈慷都敢顶撞,跟杜氏叫板自然不含糊。她这个父亲肚子里有才华学问,有时候也挺有用,就是欠调教。

  “父亲教导得极是,女儿知错了,多谢父亲。”沈荣华赶紧给沈恺行礼,陪笑说:“父亲若把我下人的卖身契要回来,我会跟父亲说一件大事,保证让父亲受益非浅,又吃惊不小。以后父亲得意于此事时,千万别忘记谢谢我。”

  “什么大事?”沈恺听沈荣华说得神乎其神,更是一头雾水,又见沈荣华一副卖关子的表情,挥手说:“卖身契的事明天就能办好,你先回去吧!”

  沈荣华心里有了底气,赶紧给沈恺和沈恒行礼告退。时候不早,下午刘知府提前审案还有热闹可看,她要趁这空档赶紧吃饱睡足,到了下午才能打起精神。

  “沈二姑娘。”卢同知去查看昨夜大火现场回来,在篱园的甬道上碰到了沈荣华。在卢同知看来,沈荣华有心计、有深度,更有后台,是个不能怠慢的人物。

  “小女请卢大人安。”沈荣华恭敬施礼,礼数周到。

  “沈二姑娘快快免礼。”卢同知笑了笑,又说:“听说大长公主把当年林阁老珍藏的书籍都赐给了沈二姑娘,卢某想借阅几本,不知是否方便。”

  “当然方便,书不是用来珍藏的,而是给好学之人阅读的。”沈荣华回答得很爽快,又满含令人愉悦的恭维之意,“大长公主昨天才把书赐给小女,小女想整理一下,列一份书单,到时候,卢大人可按书单借自己想读的书。”

  “多谢沈二姑娘。”卢同知清楚现在朝廷的格局,内阁五人,与林闻有关联者有三位。他若能借到林阁老当年留下的书,无形中就站到了林阁老的师弟和学生那一派,这是一条攀附人脉乃至高升的捷径,他自然高兴,又说:“若沈二姑娘有事需本官施予援手,本官在律法礼术范围之内自当竭力而为。”

  “多谢卢大人。”沈荣华知道这次是她的外祖父显灵了,赶紧抓住机会,借坡下驴,“小女还真有一件事要请教卢大人,希望卢大人能指导一二。”

  “沈二姑娘请讲。”

  沈荣华冲卢同知施礼说:“我一个丫头有一个远房表哥姓白,是东塞北邺州人士,自己打猎并做一些皮毛生意。前些日子,他从东塞北运一批珍贵皮毛到江东去,结果财物被山贼洗劫一空,人也受了重伤。他好不容易才到了津州,找到他的表妹,也就是我那个丫头。现在,他的伤养好了,想回东塞北,可没有户籍路引寸步难行。他想着干脆在津州落户,重开一份户籍,不知需要什么手续。”

  卢同知沉思片刻,说:“按律法要求,他自己在某地有百亩田地或有一套三进的宅院,买下的时间必须半年以上,就可以直接在当地落户。或者某地有三个拥有百亩田地或一套三进宅院的人给他做保,他也能直接在当地落户。”

  “他自己没有田地或宅院,若采用找人做保的方式应该可行。我有大长公主赐下的庄子,可以算他的一个保人,还差两个,我不想让家里人知道这件事。”

  “卢某信任沈二姑娘,也可以给他做保。”

  “多谢大人,还差一位,不知江阳县主行不行?”

  卢同知点头一笑,说:“烦请沈二姑娘把他的资料还有你和江阳县主这两位保人的资料都给我,三天后就可以到府衙取户籍路引了。”

  沈荣华向卢同知郑重道谢,并言明在给他送资料时,顺便把整理好的书单拿给他。又解决了一件大事,沈荣华身心轻松,阴沉的天在她眼里都是晴空万里了。

  回到茗芷苑,沈荣华跟初霜说了给白泷玛在津州落户的事,又让初霜去找白泷玛要资料。初霜很快就拿着白泷玛的资料回来了,落户的事也就算有眉目了。

  未时正刻,津州刘知府一行到了篱园,又把西侧的敞厦当成了临时公堂。此行除了刘知府、师爷及衙役,还有一个特殊的人,就是被当成嫌犯控制的杜昶。

  “李嬷嬷,临时公堂一切事宜都准备齐全了吗?”

  “姑娘放心,有姑娘提点,准备得比上次还周全。”李嬷嬷以前称沈荣华为沈二姑娘,现在直接改称姑娘了,这就是把沈荣华当主子了。大长公主让沈荣华代管篱园一年,其实是给人们接受的时间,明眼人都知道篱园已属于沈荣华了。

  “有劳嬷嬷费心。”沈荣华听出李嬷嬷对她称谓上的改变,她对李嬷嬷也越发客气了。李嬷嬷侍候大长公主多年,就算成为她的奴仆,她也不能怠慢。

  杜昶自到了篱园,看到沈荣华,就一直盯着沈荣华看,目光复杂而尖锐。沈荣华知道杜昶在看她,行事更加淡定自如,脸上始终带着温和明媚的笑容。杜昶既然来了,她就不会让他失望,自然会给他送上一份“厚礼”,让他终生难忘。

  “初霜,人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姑娘放心,那些人知道姑娘要代管篱园,都听话得很。”

  “那就好。”沈荣华附到初霜耳边,又交待了几件事,让她马上去安排。

  篱园的案子于未时正刻再次开审,虽是临时公堂,却也极其威严隆重。刘知府、卢同知及师爷、衙役各就各位,没有大长公主坐阵,他们也自然了很多。

  沈荣华以篱园主事的身份听审,沈家参与听审的人还有沈恺、沈恒、杜氏和万姨娘。另外,沈家还有两个听审者比较特殊,是坐着软榻被抬来的,那就是沈慷和四太太吴氏。沈惟直到现在时昏时醒也没个准儿,好像丢了魂一样。篱园出了大事,四房必须有人参加听审,吴氏只能勉为其难,忍着伤病来了。

  刘知府端坐在书案前,一手捋着胡须,另一只手重重拍响惊堂木,将篱园前几天发生的事简单陈述了一遍,又说:“此次篱园出事导致东西跨院因爆炸坍塌,多处起火,三死多伤,颇为严重。上次耗时一日,本府只审问了篱园的下人及管事,了解到篱园出事前后的情况。事关皇家体面,本府决定时隔两日再审,务必将案子查实审清,给圣勇大长公主一个交待,让沈阁老在天之灵安息。”

  听刘知府说审理篱园的案子是为了让沈阁老在天之灵安息,沈家三兄弟都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先人在天之灵不安左不过是有未了的心愿或心存遗憾、子孙不孝,亦或是死得不明不白。沈阁老曾是盛月皇朝的风云人物,不管因哪种情况在天之灵不安,都会成为朝野争相议论的话题,把沈氏一族推向浪尖风口。

  除了沈惟,沈慷、沈恺和沈恒都有功名在身,且都是有品阶的官身。虽说现在家丁忧,孝期一满,就会涉及到起复的问题。若有人抓住沈阁老在天之灵不安一事做文章,他们休想谋到满意的官位,甚至还会被御史言官弹劾。

  刘知府很会说话,他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就给了沈家三兄弟莫大的压力,不说官话套话,却把自己说得很实在。其实,他认真审理篱园的案子是迫于大长公主的威严,但案子怎么判,大长公主并没有明示他。他之所以不一蹴而就,要隔上两天再审,就是想等上面的人给一些提点或指示。可直到现在,上面的人都没问起篱园的事,更没有人给他指示。听说大长公主要把篱园收回去,他心里就有了另一番打算,想把这案子早点了结,没人指点,公事公办总归没错吗?

  决定公事公办,刘知府的底气就足了,不管将来谁问起,他都有合情合理的答复。别看沈慷丁忧之前比他的品阶高两级,又是沈阁老的嫡长子,沈贤妃的兄长,他可别打算顾及沈慷。所以,对于沈慷抛来的眼色和暗示,他视而不见。

  “卢同知,上一次该审未审的名单列出来了吗?”

  “回大人,列出来了。”卢同知把名单交给刘知府,又说:“上次该审未审的人主要是沈四姑娘、沈六姑娘及沈家四房的下人。因人数众多,时间紧迫,下官以为应挑出了几个主要的人审理,若每个人都审,口供也大同小异。”

  刘知府点头说:“就照你所言审理,挑谁受审也由你来决定。”

  卢同知拿过名单,说:“依下官之见,就挑沈四姑娘的丫头白茶、沈六姑娘的教养嬷嬷韩嬷嬷、沈四太太的大丫头月白受审。再从这几位主子身边挑上两个下人做陪受审,以便补充。另外,还有几个本不该受审的篱园下人要提供事出当日的一些消息。他们都向衙役或下官报了名,大人看这些人应该怎么审理?”

  “本来不该受审就主动要提供消息的下人只有两种可能。”沈慷没等刘知府答复,就从软榻上挣扎着起来,高声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一,他们被人买通或威胁,要提供假消息或作伪证;第二,他们居心不良,想要卖主求荣。刘知府为官多年,想必也清楚不该给这些人可乘之机,免得他们兴风作浪。依我之见,刘知府不但不能听他们所言,还要把他们揪出来,打上一顿板子,问出主谋之人。”

  “哈哈哈哈,沈大人言重了。”刘知府没继续沈慷的话题,就把他晾在一边不理不睬,又吩咐卢同知把挑出来受审的下人和主动提供消息的人都带上来。

  沈慷见刘知府不给他面子,很生气,还想再开口,被杜氏以眼神制止了。杜氏知道今天的审判对长房极其不利,她已做好最坏的准备,也有了应对之策。尽管她的应对之策是下策,她不得已而为之,但有失有得才是常理。

  仅半个时辰,挑出来受审的人就审理完毕了。白茶、韩嬷嬷和月白交待事件的起始经过,沈荣瑶和沈臻萃之所以要跟沈荣华对着干,以至于惹出祸端,都是四太太吴氏身边的王嬷嬷怂恿鼓动并策划的,而与王嬷嬷密谋此事的人就是沈臻静的教养嬷嬷何嬷嬷。至于龙头节当天东西跨院为什么会坍塌、茗芷苑的门房为什么会起火、祠堂门口的火盆爆出火油盒却没起火,她们就不得而知了。

  刘知府寻思片刻,说:“带王嬷嬷、何嬷嬷过堂受审。”

  卢同知忙说:“回大人,王嬷嬷和何嬷嬷年纪不小,且又受了家法,都有伤在身,不便过堂受审。王嬷嬷听说要审她,曾企图自杀,被下官派人看押了。”

  “此等怂恿谋害主子的恶奴不但犯了家规,也犯了国法,本该重罚。”刘知府敲吃惊堂木,沉声说:“将二人押回府衙收监,待案子审清之后一并判决。”

  “是,大人。”几名衙役应声退出,去押王嬷嬷和何嬷嬷。

  刘知府给王嬷嬷和何嬷嬷定了罪,二人只要被关进府衙大牢,活着出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可她们毕竟是奴才,若背后没人撑腰,哪个敢谋害主子?这个问题刘知府摆明了不想再追究,奴才要替主子办事,还要替主子挡罪,这也是规矩。

  王嬷嬷是吴氏的左膀右臂,此次被定罪,吴氏不但不惋惜,反而很畅快。若不是因为篱园出事,她根本不可能发现王嬷嬷是杜氏安插在她身边的钉子。今天借官府的手很麻利地拨掉了这个钉子,她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大嫂,你说若王嬷嬷死在大牢里,变成冤魂,会来找我还是找你?”吴氏别有意味地看着杜氏,杜氏的脸色越阴沉,她就越觉得畅快。

  “你的下人就是变成冤魂也不该来找我,她就是含冤而死,冤枉她的人也不是我。”杜氏的脸色很难看,但说话的语气很坦然,好像王嬷嬷她没有任何关联。

  沈惟刚跟吴氏订下亲事,还没嫁过来,她就费心埋下了王嬷嬷这个暗桩,轻易不会用。这次沈臻静为谋害沈荣华,设下了连环计,结果害人不成反害己,还暴露了王嬷嬷。这是杜氏莫大的损失,事到如今,她也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装出无所谓来掩饰。她知道吴氏也就是用暗话敲打她,还不敢跟她撕破脸。

  吴氏抹泪哽咽,说:“这王婆子真不是东西,我母亲和我还有六丫头都这么信任她,可惜我们所信非人。六丫头中了奸计,惹出这么大的祸事,都成惊弓之鸟了,可怜见的。这帮丧尽天良的,专拣软柿子捏,欺负我们一家就这么痛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