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沐榕雪潇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523 KB   上传时间:2015-08-11 14:11:10

  杜氏冷冷哼笑两声,说:“四弟妹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谁是阴谋的受益者,谁就是阴谋的设计者。篱园的事很严重,死伤了这么多人,长房和四房都有人受伤。四姑娘和六姑娘是祸事的直接制造者,闺誉是毁了,也难逃严惩。大姑娘没有对下人严加约束,纵仆惹祸,也难逃指责与非议。四弟妹心情不好我能理解,四弟妹有气可以冲我撒,谁让长房和四房同病相怜呢?”

  “损了阴德的,也不怕遭报应,迟早害人害己。”吴氏斜了沈荣华一眼,恨恨地说:“这小贱人倒是风光了,跟她那养汉娘一样无耻,迟早让她好看。”

  吴氏嘴上骂着沈荣华,心里对沈荣华又妒又恨,同时也恨毒了杜氏。对于杜氏意有所指地套近乎,摆出长房损失惨重的事实,拉拢四房,吴氏并没有立即贴上去。她确定王嬷嬷是杜氏安插在她身边的人,无论杜氏如何巧舌如簧,也安不到沈荣华头上。沈荣瑶和沈臻萃跟沈荣华对着干,也是王嬷嬷挑唆怂恿的,目的就是按沈臻静的诡计谋害沈荣华,还要让她们做沈臻静的替罪羊,结果害人不成反害己,又害了大家。这一点,杜氏就是说得天花乱坠,也难以掩盖事实。

  杜氏刚想再说话,就见沈臻静扶着披红的手如杨柳拂风般走进来,后面跟着沈臻萃。两人都戴着白纱帏帽,进到临时公堂,两人就躲在一棵花树后面往这边张望。沈臻萃在看吴氏,而沈臻静目光晶晶发亮,她看的是杜昶。杜氏当即气得心窝疼,可她不敢发作,以免不慎小题大做,沈臻静的名声可就彻底扫地了。

  沈荣华端坐在篱园主事的位置上,看到杜氏和吴氏嘀咕,她的嘴角挑起不屑的笑容。又看到沈臻静和沈臻萃进来,她嘴角的笑容慢慢扩大,一张俊脸越发明媚灿烂。好戏少了沈臻静,就如同好菜少了调料,根本热闹不起来。

  刘知府把上一次审问的口供拿出来简单看了一遍,寻思了一会儿,又和卢同知商量了几句,才让衙役把主动提供消息的人带上来。人带上来之后,刘知府敲响惊堂木,告戒他们必须实话实说,若有半句诬陷之辞,定会严惩不怠。

  主动提供消息的人有秋生和他的干娘秋婆子,还有因砍伤何嬷嬷,被沈谦昊下令打了一顿关起来,今天才刚刚放出来的宋嫂子和几个老婆子。看到这几个要提供消息的人,尤其看到宋嫂子那仇恨的眼神,沈荣华暗暗冷笑。

  沈慷看到这几个主动提供消息的人,心里很膈应,在他看来,主动提供消息者无异于卖主求荣者。他咳嗽几声,又冲刘知府招手,想要发言,被刘知府重重拍下的惊堂木打断了。看到刘知府不给他脸面,他脸色胀红,心里憋了一口恶气。

  主动提供消息的人之中就秋生一个男子,刘知府就点名让他先说。秋生十五六岁的年纪,但说话并不怯场,他先自报姓名,又提供有关孙亮的消息。他说孙亮是篱园出事前几天才调过来当差的,平时跟篱园的人接触不多,经常在灵源寺后山和一个书生见面,且他出手大方,经常带一些很贵重的东西回篱园。

  杜昶听到秋生的话,心里不由一颤,他是一个很敏感的人。秋生的话虽然含糊,却意有所指,没明确提到他,却让他心里异常难受。孙亮的尸体是在灵源寺后山发现的,而那天他正好出现在那里,再加上秋生的说辞,他的嫌疑就更大了。

  秋婆子主要说了篱园出事那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她出去小解,远远看到孙亮提着一包刨花上了祠堂的房顶,往房顶上撒刨花。等她小解回去,又看到孙亮偷偷提着刨花登上了茗芷苑的围墙,孙亮经过的地方都有一股浓烈的煤油味。

  又有一个婆子说篱园出事当天,也是天快亮时,看到孙亮提着一个瓶子偷偷摸摸从前院出来。从时间上看,应该是在秋婆子看到孙亮往房顶上撒刨花之前。

  沈慷听婆子说孙亮在天快亮的时候从前院出来,当即就发威呵骂,并让人把这个婆子拖出去打板子,可惜没人听他的命令。这一次刘知府没阻止他,只是别有意味看着他,并给卢同知使眼色。沈恒实在看不下去了,让沈恺劝阻他,沈恺只轻哼一声,没说话,沈恒只有硬着头皮劝了他几句。

  “你接着说,其他人不得喧哗。”刘知府重重拍响了惊堂木。

  “你们……”沈慷指了指沈恺和沈恒,气得咬牙切齿。他不只恨刘知府不给他面子,更埋怨沈恺和沈恒不同他一起与刘知府抗衡。大长公主让沈家人三天之搬出篱园,至少是现在,篱园还是沈家的产业。篱园出了事,即便是惊动了官府,也应由官府和沈家人共同解决,可现在刘知府根本不听他的建议,还独断专行。

  杜氏见沈慷几次开口,都没得到刘知府的响应和尊重,心里长气。她跟沈慷已经商量好了最后的对策,可沈慷总想显示自己,总想控制局面,这看到别人眼里就是欲盖弥彰。杜氏虽已打定主意,可看到沈慷急切,也不由心乱如麻了。

  被刘知府点名的婆子说她看到孙亮采买东西回来,大概是辰时正刻,在角门外往火盆里塞东西。孙亮往火盆里塞的东西都不一样,一边塞一边往火盆上面贴记号。等孙亮进来,她就溜到角门外,想看看孙亮往火盆里塞了什么。她拨开银霜炭,还没看清孙亮塞的东西,就听到有人在里面叫她。她刚要进去,又看到孙亮贴的记号都掉下来,她就胡乱把那些记号贴上,才进去了。

  “你说的可是实话?”刘知府看了卢同知一眼,面色越发谨慎。

  “民妇不敢有半个字的谎言,民妇敢拿脑袋担保,请青天大老爷明察。”

  刘知府沉思了一会儿,低声问卢同知,“你怎么看?”

  “下官之前也跟大人有一样的疑问,今日听这婆子一说,虽然觉得太过巧合,倒也不是不可信。”卢同知笑了笑,又说:“篱园出事那日,只有前院、茗芷苑和祠堂这几处的门口摆了火盆。结果祠堂安然无恙,茗芷苑起了火,烧了门房和倒座房,前院的东西跨院被炸得坍塌了,这说明孙亮在这几个火盆里塞得东西不一样。孙亮肯定是跟搬火盆的婆子约定好了,结果他做的记号被人无意一换,就阴差阳错了。下官觉得若不是这婆子无意间换了记号,那只能说是沈阁老显灵了。”

  刘知府既然接下了篱园的案子,就要做好案宗供上司审核,还要留给后来者查阅参考,而且案宗上必须写明调查到的原因。篱园三处地方摆放了火盆,前院的东西跨院被炸得很惨,茗芷苑起了大火,祠堂却无事。若原因写成是沈阁老显灵,他肯定会被人笑话,若按婆子说的写,那就合情合理了。

  “你所言倒也合乎情理,上一次本府审问为什么没有听你提起?”

  “回、回青天大老爷,上一次篱园刚出事,民妇的魂都吓丢了一半,哪敢多说半句话?再说,上次青天大老爷也没让人提供消息呀!这次不是说有赏吗?”

  “谅你也不敢胡说。”刘知府真心感谢婆子给他提供了思路,又说:“提供真实消息者确实有赏,来人,赏这婆子二两银子,以鼓励后来之人多说实话。”

  “谢青天大老爷、谢青天大老爷。”婆子给刘知府磕了几个响头,又满眼感激地看了看初霜。若不是初霜看她老实,教她说了这几句话,她哪能得厚赏呀?

  一见这婆子得了知府大人的赏,之前提供消息的人满脸妒羡,准备提供消息的人都跃跃欲试。知道一些隐秘消息、却没机会表达的人就更加着急了。

  沈荣华与初霜相视一笑,初霜冲她点了点头,给跪在最后面要提供消息的婆子使了眼色。这个局是她们临时布下的,有些话也是刚交待下去的,收效却比她们预想得要好。她现在篱园主事,过几天就要代管篱园,想听她的话、为她效力的人自然很多。这一次她手握主动,胜得漂亮,那就让这一仗漂亮到底。

  跪到最后面的婆子姓针,接到初霜的暗示,大有摩拳擦掌之意,怕别人抢了先,她赶紧跪到前面,说:“青天大老爷,我、我、民妇有重要消息要说。”

  刘知府见被审问的人都很活跃,很高兴,指着针婆子问:“你有什么话要说?”

  针婆子磕了几个响头,说:“篱园出事那天,碰巧民妇当值,正在东跨院打扫庭院。别人都去吃烤肉了,就民妇一个人干活,民妇心里长气,就坐在花树旁休息。这片花树离角房很近,民妇听到死了的银柳在角房门口嘟嚷了一些话。”

  “她嘟嚷什么话?”卢同知看了刘知府一眼,赶紧追问针婆子。

  “她说杜公子故意放出口风,可见有心,可大姑娘……”

  “住嘴——”杜氏腾得一下站起来,凶狠的目光死死盯住针婆子。

  “好阴毒、好算计。”杜昶发威,一把推倒了一只长颈雕花缂丝花瓶,摔得粉碎,他怒视沈荣华,喘了几口粗气,说:“大人,请允许学生说一句话。”

☆、第八十五章 可怜的替罪羊

  听到有人把沈臻静和杜昶扯到了一起,杜氏气昏了头,当即拍案而起。站起来之后,她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和杜昶身上游移,又万分后悔。她对针婆子这句话反应强烈,不正好说明针婆子所言真实,而且是她刻意遮掩的事吗?她一向深沉机警,可此时却关心则乱,被逼上了死角,不得已才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沈臻静听到针婆子的话也很吃惊,银柳当时到底说了什么?她很想知道下文。杜氏打断了针婆子的话,而且反应这么激烈,令她心里很别扭。又看到杜昶发了威,她的心怦怦直跳,她希望杜昶能冷静下来,最好让针婆子把话说完。她春心荡漾,早已忘记自己身处公堂,一言一行不慎,都有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

  “坐下。”沈慷狠狠瞪了杜氏一眼,心中恶气得以宣泄,可他却更不舒服了。

  杜氏乖乖坐下,回头看到沈臻静正注视杜昶,她气得直咬牙。她苦心培养的女儿真是鬼迷了心窍,怎么会看到杜昶这无家势、无地位、无功名的人呢?吴氏扫了杜氏和沈臻静一眼,笑得别有意味,又把沈臻萃拉到身边亲昵低语。

  刘知府摸着惊堂木,注视了杜昶一会儿,才问:“杜公子有何话说?”

  杜昶冲刘知府抱拳道谢,之后,他转向沈荣华,冷笑问:“不知在下哪里得罪了沈二姑娘?让沈二姑娘费尽心机、几次设计陷害,还请沈二姑娘明言。”

  “莫名其妙。”沈荣华摇头冷笑,根本不在乎杜昶的质问,长舒一口气,才说:“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杜公子虽得我祖父青眼赏识,但我不敢认同祖父,在我眼里,杜公子如同平凡路人。若一个陌路之人不侮辱我、欺负我,不挑衅我的底限,我根本不屑于理他。杜公子若不知道怎么得罪了我,又为什么认定我费尽心机陷害你呢?一个路人只是偶尔同我走一条路,我没事就招猫逗狗陷害他?杜公子认定我很闲?再问一句粗俗话,杜公子认为我是闲着没事吃撑的人吗?”

  沈荣华话音一落,就引来笑声一片,尽管这笑声中有吴氏等人的嘲笑声。而她毫不在乎,仍端坐在椅子上,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根本屑于理会杜昶。两世交葛,无尽恩怨,她已对杜昶了解得极其透彻,杜昶的缺点正是她的利剑。杜昶表面上清高洒脱,平易随和有度且温文尔雅,实际上他内心自卑阴暗、心胸狭隘、狠辣恶毒且精于算计。只要把他逼急激怒,他就会丧失冷静,从而原形毕露。

  此时,杜昶怒了,离现原形也不远了。沈荣华只要从容淡定,把对他无尽的轻蔑都渗透在笑容中,以神态鄙视他,就能逼得他慢慢丧失理智。

  杜昶面红耳赤,尤其看到沈荣华淡然轻嘲的神态,他恨不得扑上去狠狠撕咬她,把她的面具、把她的画皮咬破撕碎,露出她丑陋可恶的真面目。他也清楚自己的处境,也知道此时不能跟沈荣华叫板,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他只是拿沈家的清誉在沈慷面前挑拨了几句,又跟夏嫂子说了几句闲话,这在他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沈荣华为什么想毁掉他的前程、还要把他逼尽绝境?

  卢同知见杜昶盛怒不已,怕影响审案的进程,赶紧过来劝阻。有人来劝,杜昶的理智就战胜了冲动,可他对沈荣华的怒恨有增无减。

  刘知府见杜昶平静下来,拍响惊堂木,说:“针婆子,你接着说。”

  “刘大人,小女有话要说。”沈荣华给刘知府行了礼,又给李嬷嬷使了眼色。

  “住嘴。”没等刘知府开口,沈慷就怒了,若不是他行动不便,看他的样子都要扑上来打沈荣华了,“此处虽是临时公堂,也代表官府的威望,不是你能胡言乱语的地方。老二,你也不管管她,我们沈家女儿的闺誉全让她给败坏了。”

  沈恺强笑几声,站起来冲刘知府行了礼,又转向沈慷,说:“大哥,二丫头这几天在篱园主事,过几天又要应大长公主之命代管篱园。开眼的人都知道,别说以后,就是现在,我们在篱园都要倚仗她,怎么说也要给她几分面子吧?我们沈家女儿不少,若都象她这么败坏闺誉,估计连今上都要高看一眼了。”

  “你……”沈慷挣扎着想从软榻上起来,结果浑身疼痛,又乖乖躺下了。

  沈恺不理会沈慷发怒,冲众人抱了抱拳,又慢腾腾坐下了。那姿态、那神情就象是对众人说我女儿给我争气了,你们都来恭喜我吧!别矜持、别客气。

  杜昶重重冷哼一声,说:“我说沈二姑娘怎么敢肆无忌惮呢,原来要代管篱园了。大长公主慧眼慧心,被人蒙蔽恐怕也只是一时之事,还请沈二姑娘慎言慎行,多积阴德。举头三尺有神明,若人德行有亏,必遭恶报,这是古今之公理。”

  他这番话引来了诸多唏嘘感叹,也引起了沈慷、杜氏、沈臻静、万姨娘及吴氏和沈臻萃母女等人的共鸣。在沈家,沈阁老一死,沈荣华就被踩进了烂泥,谁成想她能这么快咸鱼翻身。在他们看来,沈荣华没特殊之处,得大长公主青眼不过是走了狗屎运。可她偏偏不安分,还作威作福,不让她遭报应都天理不容了。

  沈恺气急,刚要开口斥责杜昶,就被沈荣华以眼神制止了。口舌之争占了上风也能让人心里痛快,可沈荣华不想占这个上风,她想得到更实际的东西。若能让杜昶气急败坏,却又不敢明说,从而导致他丧失理智,这才是真正的上风。

  “多谢杜公子提醒,不过——”沈荣华轻叹一声,看了看被杜昶打碎的长颈花瓶,很为难地说:“刘大人,小女不敢置喙审案,只想说这花瓶。”

  刘知府忙问:“这只花瓶怎么了?”

  “回大人,这只花瓶不是稀世珍宝,也不是传世古玩,它出于太宗启顺年间的江东官窑。这长颈雕花缂丝花瓶原是一对,而篱园只有一只,因并不是珍品而无人在乎。不成想昨夜黄公公只在这里逗留了片刻,就看中了这只花瓶,说是李大总管府上收藏了一只。李大总管酷爱这只花瓶,还说要花五千两银子寻找这一对之中的另一只,黄公公要出五千两银子买下这一只花瓶去送给李大总管呢。”

  沈荣华所说的李大总管就是宫中的都领侍太监李得隆。他原是侍候先皇的一个小太监,只因替先皇挡过刀,陪先皇钻过狗洞,是主仆却有患难情意,很得先皇信任。今上登基之后,封他为都领侍太监,是后宫太监和宫女的大总管。别说是后宫一干奴才,就是朝廷官员和太后、皇后也要买他几分情面。

  李大总管肯花五千两银子找一只并不珍贵的花瓶,可见他情有独衷。话又说回来了,凭他今时的身份地位,喜欢什么还用自己花钱淘澄吗?这世道最不缺开眼的人,这不,黄公公一见这个花瓶就要出银子买下来送给他。他开出五千两银子的高价只是提高了花瓶的价值,碰上谁倒霉只能花钱免灾,比如杜昶。

  如今黄公公要花五千两银子买下送给李大总管的花瓶被杜昶一把打碎了。这事要是让李大总管知道,黄公公再“美言”几句,连刘知府都要吃挂落了。

  “你、你……”杜昶指着沈荣华,气得说不出话了,连手指都哆嗦起来。

  “是老身办事不周,姑娘本来交待要把这只花瓶搬出去的。”李嬷嬷长叹一声,亲自带要收拾花瓶的碎片,见杜昶又要指斥责难沈荣华,她冷哼说:“杜公子,你就消停些吧!李大总管是什么身份你又不是不知道,惹怒了他,恐怕连宁远伯府都救不了你。老身劝杜公子就是受点儿委屈,也要把这件事平复了才好。”

  起初,沈臻静听沈荣华说这只花瓶是黄公公要花五千两银子买下送给李大总管的,她第一反应就是沈荣华想讹诈杜昶,这令很气愤。可听李嬷嬷一说,她满心气愤就转化成了担忧,杜昶已被官府当成嫌犯控制,若再惹下这桩是非,就真有大麻烦了。宁远伯府最擅长明哲保身,就算能救杜昶,会不会救都是未知数。

  杜昶很清楚自己又中了沈荣华的圈套,可他不敢再发作,因为他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不是侮辱责难沈荣华就能解决的。他表面清高,其实最想攀附权势,内心却对权势无比热衷,对于高高在上的掌权者,他有一种本能的发怵。听说被他打碎的花瓶是李大总管想要的,他气得心肺欲摧,却又手足无措了。

  沈荣华暗哼一声,站起来冲刘知府施礼,说:“打扰刘大人审案,小女自知罪过,请刘大人恕罪。杜公子打碎这只花瓶只是节外生枝之事,小女希望刘大人能妥善解决,给大长公主和李大总管一个交待,毕竟杜公子是刘大人带到篱园来的。小女想请刘大人稍后再议此事,当下还是继续审案为重。”

  “刘大人还是先审案吧!”沈慷有史以来第一次认同了沈荣华的话。

  “好,审案之事不能耽搁,花瓶之事稍后解决。”刘知府掐了掐眉心,暗示卢同知开导杜昶几句,他又一次敲响惊堂木,让针婆子抓紧时间说话。

  针婆子磕了几个响头,定了定神,说:“银柳又嘟嘟嚷嚷说了几句话,民妇也没听太清楚,就见她满脸怨气,可能是死摧的。大姑娘从正房出来,看了看院子里没人,就去了角房,刚进去就跟银柳吵起来了。民妇想听听她们吵什么,就听到一声尖叫,又有什么东西打碎了。民妇想着可能是银柳对大姑娘无理,就想去叫人,刚走到月亮门,眼瞅着东跨院就被飞来的两个火球炸塌了。”

  沈臻静虽说戴了帏帽,又躲在杜氏身后,有花树掩映,但这临时公堂中有多数都看到她了。听完针婆子的话,各色目光扫向杜氏身后,这其中就包括刘知府和卢同知。沈臻静赶紧低下头,安静站立,只怕杜昶看到她慌乱紧张的模样。

  杜氏如坐针毡,却不能乱动一下,只能咬牙忍耐。看到吴氏和沈臻萃窃窃私语,不时冲她投来讥嘲的目光,她恨得差点咬掉自己的舌头。别说沈臻静只是打了银柳,就是把银柳打死也不算大事,只是她受不了众人别有意味的目光。

  刘知府和卢同知互看一眼,微微点了点头。东跨院坍塌时,银柳明明可以跑出来,因头部受伤昏迷,才死在角房门口。象银柳这种家生子奴才,别说是被主子打昏而耽误逃生,就是被主子打死,也民不报、官不究。所以,银柳之死只能算意外伤亡,官府不会因此而惩治沈臻静。只不过沈臻静太过狠毒,连刘知府和卢同知都在心里对她颇有微辞,他们的家眷更会把沈臻静当成洪水猛兽看待了。

  “你可还有话要说?没有就退下去。”

  针婆子见刘知府让她退下,没有说赏她,有点着急了,说:“银柳还说大老爷受了伤,连如厕这等私密事都是她伺候的,大姑娘起初答应让她给大老爷做通房丫头了。大姑娘骂她痴心妄想,要是敢多嘴,就把她打一顿配给一个卑贱肮脏的马夫。银柳说大姑娘要是说话不算数,她就把大姑娘见不得人的事抖出来,让杜公子看清大姑娘的真面目,大姑娘就别想嫁给杜……”

  “住嘴——”沈慷、杜氏还有杜昶齐声喊呵针婆子,连临时公堂都安静了。

  杜氏最怕别人知道沈臻静爱慕杜昶,她苦心培养的女儿不能低嫁。可针婆子在临时公堂上抖出了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不只沈臻静的闺誉受损,还会影响她高嫁名门。她对这事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不令她闹心地膈应才怪呢。

  杜昶浑身难受,却不知道该做何反映了。他不过是不愤沈荣华冷落他,就想让夏嫂子带几句粗野低俗的话敲打沈荣华。他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却不知惹恼了哪路神灵,倒霉事接踵而来。他先是被当成杀人嫌犯控制了,又被针婆子这样的人胡说,还打碎了李大总管想要的花瓶,现在不知道怎么又跟沈臻静扯到了一起。沈臻静的相貌实在难看,若她是出身皇室望族的嫡女还可以考虑,可她的父兄也不出息,祖父又死了。被这样的女子看上令他做呕,这才是他的大麻烦。

  卢同知冲针婆子挥手,说:“你先下去吧!下一个是宋嫂子。”

  宋嫂子自被点了名,就一直偷偷看杜昶,见杜昶给她使了眼色,她才有了说话的底气。沈荣华一直看着宋嫂子,而宋嫂子总在躲避沈荣华的目光,神情也不似刚才那般苦大仇深了。看来宋嫂子要反水了,还好没交待她说什么、做什么。

  至此,沈荣华确信宋嫂子是杜昶安插在篱园的眼线。杜昶无财,不知道他给了宋嫂子什么好处,让宋嫂子为他办事,难道宋嫂子被他那张俊脸吸引了?这倒是一桩妙事,她可以借此打击沈臻静,又能给杜昶一个不大不小的回击。

  “民妇、民妇也没什么话要说,民妇只是想说夏嫂子最不是东西,被二姑娘给银子利用,恩将仇报,在知府大人面前陷害别人,大人千万别听她的,她们……”

  “夏嫂子是谁?她在本府面前陷害谁了?本府为什么要听她的?”刘知府听说宋嫂子言语中的端倪,重重敲响惊堂木,怒斥:“你这妇人真是胡言乱语。”

  卢同知冲衙役挥手说:“把她带下去。”

  宋嫂子还想再说些什么,被衙役很衙役很粗鲁地拖走了。其他几个要提供消息的婆子都有些胆怯了,也没说出什么要紧的消息,问讯很快就结束了。刘知府和卢同知商量了一番,接下来要提审放火烧祠堂的婆子,这才是重头戏。

  “小人还有话要说。”秋生急匆匆进来,跪倒在地,他身后还跟着两个黑衣人。秋生跪倒,两个黑衣人却冷着脸,抱着胸站立,根本没有要跪刘知府的意思。

  刘知府一看他们的打扮就猜到是揽月庵的暗卫,不敢要求他们下跪,只对他们视而不见,很和气地问秋生,“你刚才也提供了消息,这回还有什么要说?”

  “回大人,昨夜篱园的祠堂、花房和茗芷苑的后罩房都着起了大火,草民知道纵火行凶者是谁。”秋生看了看身后的黑衣人,又说:“纵火行凶的主谋是大公子,还有礼山礼海和几个庄丁,他们先是在这几处洒了煤油,才点的火。”

  “你这个狗奴才,竟敢诬陷主子,来人,给我把他拖出去乱棍打死。”沈慷情绪激动,突然发威,不知触动了身上哪条经络,疼得他呲牙咧嘴。

  杜氏凶狠的目光死死盯着秋生,但她没开口制止或责骂。沈谦昊是昨夜纵火的真凶,她和沈慷都很清楚,沈慷可以威威赫赫装糊涂,她若是也这样,就有欲盖弥彰之嫌了。秋生揭露沈谦昊是纵火的主谋和真凶,支持秋生的人是他身后那两个黑衣人。杜氏不认识这两个黑衣人,但她猜到他们是揽月庵的暗卫。

  她很清楚秋生这时候举报沈谦昱纵火烧毁祠堂是受人指使,而指使者就是要把沈谦昊推于人前,让世人都知道沈谦昊烧毁了祖宗灵位,这一点就能成为他一生受制于人的污点和把柄。至于指使者是谁,杜氏不得而知,但她并不怀疑沈荣华。她认为沈荣华虽得大长公主青眼,但还不至于能指使揽月庵的暗卫。

  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此次杜氏不怀疑沈荣华只能说明她犯了一个谨慎的错误。因为穿黑衣的男子不可能都是揽月庵的暗卫,还可能是虫七的手下。

  沈荣华小施一计,轻轻松松就把杜氏带到了沟里。官府怎么判沈谦昊纵火一案,她无权也不会干涉,她只是想让世人都知道沈谦昊纵火烧了沈阁老和沈家虚祖的灵位。将来沈谦昊若能晋身官场,御史言官肯定会把他当肥鱼来抓。

  刘知府和卢同知低语了几句,给衙役头目使了眼色,又转向秋生,说:“你提供的消息很有价值,一会儿去师爷领二两银子的赏赐。但昨夜的大火并没有烧伤人,大长公主又让沈家赔偿了修葺篱园的费用,纵火之事就不立案了。”

  听到刘知府的话,沈慷和杜氏及沈臻静都松了一口气,其他人也不会唏嘘了几声。秋生悻悻地跟着师爷下去领银子,衙役头目也悄悄跟出去了。

  沈荣华看到衙役头目跟着秋生出去,微微摇头暗笑,这一回,刘知府上钩了。

  刘知府看了看天色不早,重重拍响惊堂木,让衙役把那几个放火烧祠堂的婆子带进来。沈荣华已让佟嬷嬷做好了准备,那几个婆子就押在临时公堂一侧的角房里。衙役很快就把婆子们带进来了,一同带来的还有互通消息的婆子和媳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